冻融循环后纤维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使用淤泥陶粒为粗骨料分别配制无纤维、塑钢纤维(HPPF)和聚丙烯腈纤维(PANF)陶粒混凝土,经冻融循环试验后,研究其表面破坏特征、质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与微观结构的变化。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纤维能够有效抑制陶粒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改善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冻融损伤使陶粒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脆剥落,但质量损失不明显;冻融循环后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弹性模量变小,变形增大,劈裂抗拉强度变小。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其耐久性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冻融循环可以造成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不仅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混凝土脱落,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外观,更严重的是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使构件承载力降低,主要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提供依据。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抽样日期 报告日期: 试验单位: 编号 试验依据 1 2 3 1 2 3 第1页共1页 山东邹平魏桥镇兴源建材部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魏桥镇2014年农村公路工程2014.6.15 合同号:2014.6.20 委托单位:山东邹平魏桥镇兴源建材部 试样信息:用途:地面 委托项目;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试样描述: 规格型号:150mm*150mm*550mm 表面平整、事件完整 90940 jtge30-2005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试件编号1/// / 制件日期2014-5-15/// 桩号部位/// / 龄期(天)28/// 试验日期2014-6-13// / 150*150*550///试件尺寸(mm) 150*150*550// 150*150*550 抗折强度 单值
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快速冻融法,对冻融循环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100%)与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加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动弹模可做为破坏的评定指标.
混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混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分析评价各种纤维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延性的提高效应。试验表明:钢纤维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且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掺量增加而增长。在同...
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混杂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姓名:程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指导教师:刘沐宇 20070401 混杂纤维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程龙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120600.aspx
复合陶粒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大量的试配试验,分析了复合页岩陶粒植生混凝土在不同因素(水胶比、胶骨比、粉煤灰掺量、碎石取代率)影响下,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页岩陶粒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都会随着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水胶比宜确定为0.26~0.30,粉煤灰掺量宜确定在20%左右;在骨料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胶骨比在0.60到0.80的范围内变化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劈裂抗拉强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碎石取代率的提高,立方体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大.
冻融循环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为研究冻融损伤后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退化机理,通过对54块混凝土试件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基本力学性能在经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超声波速损失率均高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显著下降。
海洋疏浚泥陶粒MA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陶粒混凝土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采用海洋疏浚泥陶粒后,消耗大量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固体废弃物,节约陆地粘土和页岩资源,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混合骨料(ma)混凝土兼有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优点。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海洋疏浚泥陶粒ma混凝土的陶石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石比为1∶1时,陶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针对新拌混凝土振捣时间对力学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振捣时间最佳为15s。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委托单HYC`
北京恒永诚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委托单hyc-wt-406 委托单位及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小红门再生水厂 委托人陈文聪联系电话13522310497委托日期2013年12月21日试验编号 水泥厂家冀东水泥牌号冀东水泥品种p.o强度等级42.513c-031 砂子产地滦平品种及规中砂13s-044 石子产地滦平密云品种及规 格 25mm13g-062 掺合料及外加剂品 种 生产厂家掺 量% 试验编号委托检测项目检测依据 hy801减水剂 北京冶建13d-018□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弹性模量 □gb50204-2002 □gb/t50081-2002 粉煤灰i级三河和众13mf-045 s95矿粉13k-039 材料水泥水砂石子掺合料
硅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硅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硅粉混凝土的静态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硅粉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静态抗压强度。
矿物掺合料增强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针对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水泥用量偏大、强度偏低的问题,将粉煤灰、矿渣粉、纳米二氧化硅三种工业废弃物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在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配制中,重点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纳米二氧化硅、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对应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排序由大到小,其中单掺纳米二氧化硅(5%)效果最为显著;复掺粉煤灰(10%)、矿渣粉(15%)和纳米二氧化硅(8%)对水泥浆强度发展有良好的超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微观分析,找到了矿物掺合料影响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微观原因。
浅析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应用
粉煤灰陶粒是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以粉煤灰陶粒为骨料配制的混凝土以其轻质高强、保温隔热、耐久性能好等优点,在结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对不同水平因素影响下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基本性能和相关耐久性能的分析。进而为验证了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材料应用于大体积、大规模结构工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将33块规格为150mm×150mm×150mm块试块分成11组,每组3块,分别做好编号标记。对这11组试块分别进行0、1、2、3、4、5、6、7、8、9、10次冻融循环,同组的试块同时进行冻融。试验表明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橡胶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裂缝,并有细小颗粒脱落。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则其表面的裂缝会变多且越来越粗。橡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的幅度呈增大趋势。
再生橡胶粉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废弃轮胎橡胶粉、陶粒,并调整水泥用量,来试验测定再生橡胶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劈裂强度、比强度三项力学性能。得出废弃轮胎橡胶粉对试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比强度影响较大;水泥用量对抗劈裂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废弃橡胶粉。
烧结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采用粉煤灰烧结而成的陶粒作为轻集料,在不同的胶凝材料体系下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制备陶粒混凝土。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与粉煤灰掺量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量为300kg/m3且粉煤灰掺量为0时混凝土净用水量达到最大,为151kg/m3;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其净用水量逐渐减少;当粉煤灰掺量为15%时,陶粒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达到最高,胶凝材料总量为300kg/m3的28d强度为38.7mpa,相比早期强度增大幅度达120.3%。
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沈阳地区固化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固化土技术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节能环保的特点,是解决低等级道路建筑材料短缺的有效方法。详细分析了沈阳周边地区分布风积砂和粉土的工程性质,采用中路系列固化剂进行固化土性能试验,获得其力学性能指标,为该地区固化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不同种类纤维加筋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对碳纤维加筋土、玻璃纤维加筋土和聚丙烯纤维加筋土进行直剪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不同种类纤维对土体力学性能增强效果的差异。并对3种纤维进行了表面微观观察和拌和效果的比较,总结3种纤维表面物理性质与分散性的异同,分析补强效果差异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3种纤维中,碳纤维表面最为粗糙,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在纤维长度12mm、纤维掺量0.3%的条件下,聚丙烯纤维对土体强度补强效果最好,玻璃纤维和pan基碳纤维相对较差。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一类新型陶粒混凝土夹芯楼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一类新型陶粒混凝土夹芯楼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陶粒混凝土夹芯楼板是一种压型钢板与陶粒混凝土的组合楼板,其空腹部分采用聚苯乙烯板填充,是一种新型轻质节能板材。依据对三块该种板材的力学试验,对该种板材的受力机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同时给...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通过对70.7,100,150mm三种立方体和100mm×100mm×300mm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及劈裂抗拉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强度的尺寸效应、立方体与棱柱体强度之间关系、弹性模量及其与立方体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利用数值回归分析法给出了相互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合成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提高作用,对劈拉强度则有提高,但也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两种纤维的使用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选取.
冻融循环后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定侧压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利用混凝土静、动三轴试验系统,完成了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4组不同冻融循环次数、4种恒定侧压下的双轴压压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考察了不同侧压应力水平下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试件表面裂缝分布及走向特征。测量了4种侧压应力水平下的极限抗压强度及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变值,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分析了定侧压下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双轴压压极限强度和变形性能(包括峰值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和侧压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和侧压应力水平的主应力空间的双轴压压强度准则,为寒冷海洋环境条件下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结构在经受双轴压压荷载作用时的强度分析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冻融后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冻融后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钢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纤维体积率等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冻融后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对冻...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副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