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化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分析
对电气化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分析 2009-07-14 15:01 对电气化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分析 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是信号设备的常见﹑多发故障, 也是影响行车安全 的主要故障之一。多年来,局、分局、电务、工务部门为减少这类故障 做了不懈的努力, 如采用和推广高强度绝缘和粘接式绝缘轨距杆等。银 川分局还下发了《工电行车设备结合部养护维修管理办法》,这些针对 设备本身及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以提高其可靠性的措施是十分必 要的。但轨道电路露天动态运用,各种综合因素对其影响较大,若想达 到减少和消除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的目的,还需各方继续努力。 1. 消除误区,达到共识,联合整治 轨道电路是车站集中联锁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电路已不 仅仅反映列车占用和出清, 它已成为铁路运输行车指挥和编组站自动化 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在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编组站编组能力,铁路运 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中起着越
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分析与整治方法
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原因分析与整治 匡文彬 电务综合维修车间 摘要:通过对粤海铁路有限公司管内近几年电务系统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 分析,就如何减少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的整治措施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轨道电路红光带分析整治 轨道电路是信号联锁关键设备之一,由于轨道电路露天动态运用,各种综合因素对其影响较大, 并且牵涉到多个相关部门,结合部管理有一定难度。轨道电路红光带是信号设备的常见﹑多发故障, 从我们公司历年信号故障统计数据来看,轨道电路故障约占整个信号系统故障的30%~40%,频繁 的轨道电路故障降低了整个信号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影响运输生产的安全和效率。自我们公司成立 以来,电务、工务部门为减少这类故障做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近两年结合信号设备中修,积极推 广新材料和新工艺,如采用和推广高强度绝缘、整体胶接绝缘和粘接式绝缘轨距杆,推广更新fyg、 fa
电气化铁路概述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在跨跃式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全国路网整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正在稳步 实施。电气化铁路以其高速、重载、环保的优势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本文意在对新建电 气化铁路牵引站的供用电相关技术及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1电气化铁路概述 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 中国于l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一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 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来自高压输电 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 牵引机车行驶。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 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20%~26%,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 输成本低
电气化铁路概论
电气化铁路概论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 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 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1993年发布的《铁路技术政策》牵引动力与供电一节中做了如 下阐述:积极进行牵引动力改革。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 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管好用好蒸汽机车。合理安排牵引 动力的布局。在主要繁忙干线,高速铁路煤运专线及长大坡道,长隧道地 区等线路上,应采用电力牵引,其它线路逐步采用燃牵引。大力提高电气 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实能力,采用高强度, 耐腐蚀,少维修,无维修的导线及接触网零部件。加强接触网的等电压保 护,优化机构与接触网的绝缘匹配,改善引网关系。逐步实现牵引供电系 统控制自动化、远动化及运行管理智能化。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故障检测
既有电气化铁路电分相改造的探讨
以武广线第六次大提速分相改造工程为例,进行既有电气化铁路电分相改造的探讨和论述。武广线第六次大提速时,分相改造施工时间极为紧迫,质量要求很高。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从理论上得到了保证,在实践中加以指导,确保了分相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同时也对三跨绝缘锚段关节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探析电气化铁路外电建设
本文对区内电气化铁路外部电源建设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提前启动征地工作、盯紧外电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把握供电局有关要求、制定中间检查制度、统一投运条件等建议,推动电气化铁路建设顺利进行.
电气化铁路带电跨越施工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建送电线路的跨越形式开始千变万化,从原始的竹木跨越架到先进的悬索、吊篮式跨越架,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施工的需要产生的。文章以钢管跨越架带电跨越运行中的电气化铁路为例,详细介绍跨越架的基本情况、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参考。
浅谈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铁路的电气化发展改革,铁路电气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负载能力、运行速度,以达到高效运输。本文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原则,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 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 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 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 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 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 的位置和高度上。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
中国电气化铁路50年
1958年6月15日,中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正式开工建设,从此中国铁路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50年弹指一挥间。从创业、徘徊到高速发展,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今天,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中国的电气化铁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跃居世界前列。让我们一同回首我国电气化铁路50年的发展历程,一同期冀中国电气化铁路更美好的明天!
京郑电气化铁路全线开通
1998年8月8日ss8型056号电力机车牵引着29次列车徐徐驶出北京西站,它标志着京广铁路北京—州电气化改造工程经过5年建设胜利开通。至此,全国铁路电气化通车里程达到11695km。
电气化铁路概论 (2)
电气化铁路概论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 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 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1993年发布的《铁路技术政策》牵引动力与供电一节中做了如 下阐述:积极进行牵引动力改革。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 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管好用好蒸汽机车。合理安排牵引 动力的布局。在主要繁忙干线,高速铁路煤运专线及长大坡道,长隧道地 区等线路上,应采用电力牵引,其它线路逐步采用燃牵引。大力提高电气 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实能力,采用高强度, 耐腐蚀,少维修,无维修的导线及接触网零部件。加强接触网的等电压保 护,优化机构与接触网的绝缘匹配,改善引网关系。逐步实现牵引供电系 统控制自动化、远动化及运行管理智能化。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故障检测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简介
挂。 ;义 0 这种绝缘 的。 地 横跨 ! 。
第1讲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
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二 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技术发展三 1825年英国人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开创了人类轨 道交通新纪元。我国于1881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 各庄煤矿铁路;1909年由詹天佑工程师主持的我国第一条自 主设计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通车,拉开了我国铁路发展 的序幕 最早的蒸汽机车照片 1879年,在柏林的世博会上,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合 作展出了约550m的电气化铁路,人类第一次采用电力来 牵引列车 1881年5月,德国在柏林近郊的利希特菲尔德修建的 一条长2.45km的电气化铁路投入运行 目前世界上电气化铁路主要有3种供电制式: 第一种:1.5kv、3kv直流制 优点:直流串励电动机机械性能好、调速方便; 机车设备简单 缺点:供电电压较低;供电半径小 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广泛应用。旅客换乘方便,供 电半径可以小;供电线路在建筑群
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 -94- 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亚君 河钢宣钢物流公司 摘要:铁路信号系统在工矿企业铁路运输中,已有相当广泛 的运用和发展,轨道电路是车站集中联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状 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运输生产的安全、有序。轨道电路由于某种原 因,出现短路或断路,导致继电器失磁落下,控制台显示屏出现红 色光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红光带”现象。轨道电路出现“红光 带”列车进路无法办理,或已办理好的进路非正常关闭,对运输作 业造成影响,为减少“红光带”故障对运输生产造成的干扰,我单 位就如何减少轨道电路发生“红光带”现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对 轨道电路故障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性的提出预防轨道电路发 生“红光带”现象的具体措施,效果明显。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运输生产 1、轨道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以两根钢轨作为导线钢轨之间用接虚线连接
电气化铁路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气化铁路及其牵引负荷的特点,分析研究了电气化铁路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总结了国标对电气化铁路之类的负荷接入电网后所产生的电能质量要求。
电气化铁路组合式同相供电经济性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组合式同相供电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营后的经济效益,计算组合式同相供电的回收年以评估组合式同相供电的经济性,并以电气化铁路实例计算结果说明了组合式同相供电经济性优势。
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预防
由于铁路轨道电路分别设于铁路线路上,受外部综合因素影响较大。"红光带"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影响铁路信号正常的故障,频繁的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会降低铁路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影响运输生产的安全和效率。本文对"红光带"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铁路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铁路轨道电路已经成为监测钢轨完整性、列车运行状况及其他相关信息控制的一种手段。由于列车在运行中对钢轨的不断碰撞、轨道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施工不当、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的发生较为普遍,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本文对铁路轨道红光带故障影响因素做了分类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故障发生的几项措施。
减少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
通过对电化区段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减少轨道电路空闲红光带。
浅谈电气化铁路ABC——中国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始建于宝成线宝鸡’风州段,全长91kin,于1961年8月正式通车,至今已40余年,截止2002年底全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8336km,涵盖郑州、北京、成都等儿个铁路局,伴随着已开工的郑州’徐州电气化工程建设。济南铁路局即将步入电气化铁路的运营,成为电气化铁路的新成员。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工频单相交流电力牵引制,额定电压25kv。牵引动力为电能,牵引供电设备将国家电力系统输送的电能变换为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形式,电力机车则完成牵引任务,因此牵引供电设备和电力机车是电气化铁路的两大主要装备,铁路其他装备和基础设施应与之相适应。讲稿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电气化铁路的基础知识、牵引供电系统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和人身安全。今天先讲第一部分一中国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谬误之处,请不吝指正。
电气化铁路人员电气安全规则
2013年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 铁运(2013)60号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本规则为保证电气化铁路沿线有关人员的电气安全和有 效地防止触电伤亡事故而制订 第2条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的各导线及其相连部件,通常均 带有高压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 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 第3条当接触网的绝缘不良时,在其支柱、支撑结构及其金属结 构上,在回流线与钢轨的连接点上,都可能出现高电压,因此平常应 避免与上述部件相接触;当接触网绝缘损坏时,禁止与之接触 第4条在跨越接触网的通信线、电力线、金属绳索及机车车辆的 车顶等靠近接触网的建筑物上作业时,必须遵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第5条新建的电气化铁路在接触网接电的十五天前,铁路局要把 接电日期用书面通知铁路内外各有关单位。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要 立即转告所属有关人员。从此开始视为接触网带电,所需要的作业,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地铁安全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