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决策逼近理想解的辽宁省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多目标决策逼近理想解技术的技术之上利用正交投影法改进TOPSIS法,然后从指标属性差异的角度运用粗糙集理论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专家分析法相结合形成了用于TOPSIS法的指标权重;以辽宁省为例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研究表明:文章运用的评价方法与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地下各行政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实际状况,改进的评价方法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模型精度较难控制。在深入分析灌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供用水结构以及各部门需水要求等影响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spass软件中因子分析工具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到了相当程度,继续开发的潜力较小。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吻合,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提供了方便的运算工具。
基于突变理论的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针对具有计算简便、减少对确定主观权重依赖的突变评价法评价结果分值偏高的缺陷,提出利用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算法改进,从而调整综合评价值,使结果更加合理、易于接受。以河南省人民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与目前广泛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一致,从而为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评价方法。
挠力河流域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近年来黑龙江省挠力河流域工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基于挠力河流域灌区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选取耕地灌溉率、地下水开采率、地下水利用率等8个指标,对挠力河流域灌区内现状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锦西灌区、东泄总灌区、友谊西部灌区、锦南灌区、大兴灌区、八五三灌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继续开发的潜力比较小;三环泡灌区、五九七灌区、龙头桥灌区、尖山子灌区、七里沁灌区仍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可以适当增强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挠力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研究采用了两种评价方法,以便评价结果能更加合理、可信;同时也证明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合理性.
基于熵权法及灰色关联模型的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为更加系统、全面的反映区域水资源状况,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对承载力评价代表性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选择,然后对指标权重与综合得分利用熵权法确定。结果显示:万元gdp耗水量、污水处理率为影响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辽宁省2010-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最大该区域水资源状况呈转好趋势。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银川平原为例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耦合信息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研究表明:银川平原2006~2014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平均值为0.358,开发潜力较小,已出现地质环境问题。从空间上看各地区间存在差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吴忠市最高,银川市和石嘴山市次之,但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需在今后发展中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
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适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3年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是0.5540,对v2的隶属度为0.7119,说明湖南省的城市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但已具有相当规模;各城市对v2级的隶属度均在0.5以上,表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城市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其中长沙和张家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
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年第$!期江苏水利 袁晓宇 规 划 设 计 $概述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当地的水资 源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包括工业! 农业!社会!人民生活等"的能力"其内 涵可概括为#某一地区在一定的社 会!经济!技术阶段$水资源可持续开 发利用的最大规模"水资源承载能力 具有区域性!动态性!有限性!模糊性 和可增强性等特点"它具有自然%% 社会双重属性$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 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能力$也与社会 经济系统开发水资源系统深度有关" 它的大小取决于区域自然环境!水资 源量!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社会经济 结构和承载驱动力等方面大小" 研究表明$只要对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不超过其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水资源就可以持续利用$因此$水资 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并具有 现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通过评审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评审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三~十五日在陕西户县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黄委、长办、徐州市水科所、山东省水科所、河南省水文总站、等29个单位,共四十八名。大会由评审会主任、徐州市水科所沈立
基于可拓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水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撑之一。本文采用物元模型和可拓关联度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根据评价区实际数据建立评价方案和理想方案的物元模型,然后通过可拓关联度直接评价方案的优劣。关联度是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标准,越接近理想方案则关联度越大,表明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值越大。实例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是可行的,结论是合理的;这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和谐论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以人水和谐的理论为核心,以"健康、发展、协调"为3大量化准则,构建了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阜阳市为例,构造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市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阜阳市整体水资源承载力较差,且各县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均衡,沿淮县市情况相对较好。
和谐论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以人水和谐的理论为核心,以\"健康、发展、协调\"为3大量化准则,构建了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阜阳市为例,构造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市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阜阳市整体水资源承载力较差,且各县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均衡,沿淮县市情况相对较好。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水资源承载力能够客观、科学的评价一个城市水资源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本文以临沂市为研究区域,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沂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相当规模,部分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值,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
第33卷 第9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no.9 2005年9月jour.ofnorthwestsci2techuniv.ofagri.andfor.(nat.sci.ed.)sep.2005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 ξ 赵新宇1,费良军 1 ,高传昌 2 (1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11) [摘 要] 在分析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 载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的研究。此外,还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模型、社会目标度量、城市居民日生活用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实证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作为供应用水的比重加大、开采量逐年上升。由此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通过对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由主成分关系式得出相应的主成分评判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根据地下水承载能力状况,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应是:划定地下水资源超采区,实行分区评价和管理;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制、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其他用水制度相协调;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监视和监督工作;综合治理由于不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保护地下水资源。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地下水资源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新时期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阐述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管理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果应用的同时,针对存在局部水位持续下降;局部水质呈恶化趋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地下水管理保护责任制;推进地下水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涵养和保护;争取将地下水管理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等对策与措施。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西安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绝大多数行政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小于0.5,分值最高的周至县得分为0.5279,分数最低的高陵县得分仅为0.2573,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普遍较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该区域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跨流域调水、人工回灌、节水、加强管理监督等提高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
辽宁省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措施
辽宁省是北方缺水省份,地下水资源在保障辽宁省城乡生活和各行业生产用水及维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水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文中主要针对辽宁省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出了几项治理措施与建议。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视角的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基于在保证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发,构建其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2008-2015年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广东省水资源承载现状为可承载状态,符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并且认为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是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力,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密度增长与经济高速发展却是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压迫因素。由此,建议未来应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对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文章针对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综合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的复合系统来构建评价体系,并从物理性和经济性角度分析水资源稀缺状况,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同时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得出山东省近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并预测未来15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发现山东省现处于重度缺水状态,若不加以治理未来15年将会步入水资源过度短缺阶段。
韩城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主要是摸清韩城市范围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规律。调查评价得出:黄河漫游区、居水、芝水漫滩阶地质、黄河滩阶地质除降雨不给外,河水补给量较大地下水较为丰富
沈丘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分析
沈丘县位于河南周口市东南部,通过对沈丘县地下水埋藏、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地下水水质的调查分析,初步估算了沈丘县县域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为沈丘县城乡供水工程开发利用饮用地下水资源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湘西自治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文章以2006-2015年湘西自治州水资源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湘西自治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该地区2020、2025、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湘西自治州水资源承载力逐步下降,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为了探索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3个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确定2个主成分对潍坊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的较好方法;(2)人口情况、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3)2000—2010年潍坊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本研究评价结果较好,可以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六安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为得出适用于安徽省六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消除以往评价模型的主观性,基于六安市近10年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突变级数法中的突变理论对六安市近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综合模型。将突变级数法共分为4种模型,分别为折叠模型、尖点模型、燕尾模型和蝴蝶模型,分别计算该模型的归一化公式用于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选取当地12种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思路明确,可以弥补静态模型中的不足,同时消除主观评价方法的主观因素,相较于其他方法,在保证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经过模型计算后发现,六安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呈先提高后平稳趋势,但水资源承载力普遍较低。在2007—2009年,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数均在0.88以下,最高时仅在2015年达到弱承载标准,其余时段均为低承载标准。所得结论符合实际情况,证明该模型的科学性,可为当地水资源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资料管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