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煤的煤质指标与各单煤配比的结构关系
法 , 对谭家山煤矿 4号井进行了火灾危险性模糊评 价 , 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矿井火灾是一个典型的 模糊识别问题 , 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火灾评价指标体系 , 并将评价过程中不确定因 子进行了定量化 。这对完善矿井自燃火灾防治技术 和管理措施 、有效控制煤炭自燃引发的事故以及减 少因煤炭自燃所造成的资源积压和浪费都具有较大 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 参考文献 : [1 ] 金 磊 , 徐德蜀 , 罗 云 1 中国 21 世纪安全减灾战略 [ M ]. 开封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1998. [ 2 ] 孙 斌 , 李树刚 , 常心坦 , 等 1火灾危险源评价及预测技术 探讨 [J ]. 陕西煤炭 , 2001 ( 2) . [3 ] 袁树杰 1应用火灾指标评价煤矿井下火区状况的探讨 [J ]. 煤矿安全 , 2000 (12) . [ 4 ] 石平五 1
《现代配煤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及煤质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现代配煤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及煤质评定 标准实务全书》.. 作:本书编委会 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2005年1月 16开 4册 光盘:1张 定价:998元 优惠:468元 .. 详细: 货到付款 .............................................. 《现代配煤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及煤质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现代配煤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及煤质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www.***.*** 书籍目录 《现代配煤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及煤质评定标准实务全书》 第一篇配煤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第二章煤的润湿 第三章煤的浮选脱硫 第四章型煤与型煤添加剂 第五章煤的自燃与阻燃剂 第六章界面化学中的测试方法 第二篇煤质的检测试验方法与产品分级、计价法 第一章煤场煤样采取与缩制方法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检
煤质化验指标
煤质化验指标 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 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 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 基灰分的(aar)。 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
赵各庄选煤厂精煤配煤系统改造
本文简述了赵各庄选煤厂精煤配煤系统改造前后的对比情况,简单介绍了精煤配煤的原理,重点介绍了精煤配煤系统工艺流程及经济效益。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炭灰分分级(ad,)煤炭硫分分级(st,d) 序 号 级别名称代号 灰分范围 (ad,%) 级别名称代号 硫分范围 (st,d%) 1特低灰煤sla≤5.00特低硫煤sls≤0.50 2低灰分煤la5.01~10.00低硫分煤ls0.51~1.00 3低中灰煤lma 10.01~ 20.00 低中硫煤lms1.01~1.50 4中灰分煤ma 20.01~ 30.00 中硫分煤ms1.51~2.00 5中高灰煤mha 30.01~ 40.00 中高硫煤mhs2.01~3.00 6高灰分煤ha 40.01~ 50.00 高硫分煤hs>3.00 煤炭发热量分级(qnet,ar)煤的挥发分分级(gb/t212) 序 号 级别名称代号 发热量范围 (qnet,ar kj/k
鲍店煤矿选煤厂配煤工艺改造及效果
介绍了鲍店煤矿选煤厂为适应市场形势,调整产品结构,对配煤工艺进行的改造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瘦煤和长焰煤在捣固焦炉配煤中的优化配合
瘦煤和长焰煤在捣固焦炉配煤中的优化配合
动力配煤原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硕士学位论文 动力配煤原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姓名:邢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热能动力工程 指导教师:孙保民;范星龙 20060301 动力配煤原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作者:邢诚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27条) 1.成玉琪优化动力配煤是符合中国燃煤特点的洁净煤技术[期刊论文]-洁净煤技术1997(1) 2.胡伟峰北仑电厂1号炉配煤掺烧试验与分析1998(02) 3.陈怀珍.陈文敏动力配煤综合效益评述[期刊论文]-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9(4) 4.钟辉.张军.撒应禄配煤是稳定发电煤质的方法之一[期刊论文]-锅炉技术2001(12) 5.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组燃料管理工程19
煤质化验知识
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知识、煤质分析技术知识、煤质分析设备技术问题解答 一: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知识、煤炭化验设备技术问题解答 1.挥发分的含义?对挥发分的测定有何技术要求? 答: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900±10℃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7min,由煤中有机物分解出来 的气体和液体(呈蒸汽状态)的产物。 挥发分的测定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测定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所以 在测定燃煤挥发分时,对测定的技术要求很严。具体如下: 技术要求:(1)高温炉内温度应严格控制在900±10℃的范围内,当放进试样后,炉温应 在5min内恢复到900±10℃。 (2)加热时间的计时应用秒表,即当试样一送入高温炉的高温区开始计时,到试样离开高 温炉为止,这一操作过程应准确为7min。否则,试样做报废处理。 (3)测定时应用专用的坩埚。当坩埚在炉内灼烧时应避免坩埚与坩埚之间、坩埚
工业分析和煤岩指标评价煤电厂入炉煤煤质和燃尽率的对比
依据燃煤电厂实际锅炉运行状况,对比分析了工业分析和煤岩特征两类煤质指标在煤质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煤岩参数较工业分析更详细地揭示了煤质的变化和混煤特征,连续采样结果中工业分析的标准差系数不足5%;而镜质组、惰质组含量的标准差系数可达15%,矿物质含量标准差系数更达50%.在煤质参数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方面,工业分析中除挥发分与燃尽率的相关系数较大外,其他参数的相关系数都很小;而煤岩参数与燃尽率的相关系数则大得多,且以镜质组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41.4%).在两个分别基于工业分析和煤岩特征的综合评价指标与燃尽率的相关系数上,前者很小,且不能通过统计检验;后者可达-42%,且具有统计显著性.
筛选厂配煤均化系统工艺改造
文章主要介绍筛选厂配煤均化系统的工艺改造。筛选厂配煤均化设备系统主要包括检测控制设备系统以及配煤设备系统。筛选厂配煤均化系统检测控制系统的工艺改造主要包括煤炭数量检测控制系统工艺改造和煤炭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工艺改造。筛选厂配煤均化系统配煤设备系统的工艺改造主要包括原煤的储存系统工艺改造、配煤给料系统工艺改造、原煤破碎筛选系统工艺改造、过粉系统工艺改造以及随产品进行分仓系统工艺改造。通过一系列工艺改造最终可以使筛选厂产出煤炭质量稳定并保持高质,同时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洗选配煤工艺研究和改造
叙述了长平洗煤厂末煤系统配煤工艺,比较了配煤方案,提出了系统改造,并进行了效益分析.指出,长平洗煤厂商品煤品种中标末煤要求灰分较高,根据原煤性质的变化,采用合理、多变的配煤方法,即能保证商品煤的质量符合要求,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回收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介休选煤厂配煤中心技术改造
汾西矿业集团选煤厂配煤中心存在数据传输信号误差大、给煤量不稳定等问题,技改后采用光纤传输数据,优化了配煤程控系统,设置了空气炮自动控制装置,有效提高了配煤效率,满足了客户需求。
炼焦配煤专家系统
炼焦配煤专家系统 导读:炼焦配煤专家系统是专业解决炼焦生产优化问题的管控一体化系统。本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和专家系统技术,规范了储煤管理和炼焦生产过程,重点解决了优化配煤计算、镜质组计算和焦炭质量预 测问题,保证了原料煤合理地使用。 炼焦配煤专家系统是专业解决炼焦生产优化问题的管控一体化系统。本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专家 系统技术,规范了储煤管理和炼焦生产过程,重点解决了优化配煤计算、镜质组计算和焦炭质量预测问题, 保证了原料煤合理地使用。 系统特点: 具有储煤优化调度管理、优化配煤、焦炭质量预测、生产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化生 产组织方式,更是焦炭生产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条件,降低综合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系统功能: 1、在原料煤管理方面,系统具有优化煤场的使用,跟踪单种煤,自动记录落煤回煤的功能,从而减少了混 煤造成的品质波动。长期使用可以建立完整的焦炭质量
煤沥青对配煤结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为了考察煤沥青对配煤结焦性能的影响,以不同配加方式和比例的煤沥青添加到配煤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3%质量比的煤沥青后,配煤的灰分显著降低,挥发分和粘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煤沥青替代焦煤可以比替代肥煤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最佳的煤沥青加入比例为3%。
PLC控制变频器在喷煤配煤工艺中的应用
针对高炉喷煤配煤系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plc控制方案,介绍了变频器控制方式及工作过程。
洗煤厂配煤工艺技术系统改造
为改变常村煤矿外运产品质量不合格,洗选产品单一性,洗选副产品不能合理利用等问题,洗煤厂以积极的创新意识、组织管理、技术改造等方式改变不利因素,通过副产品的合理掺配来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和工艺系统的灵活调整,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开发配煤专家系统实现配煤管理的飞跃
开发配煤专家系统实现配煤管理的飞跃 作者:冒建军 一、前言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宝钢煤炭的年使用总量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以上的水平,而且全国的煤 炭供应已从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资源走向按照市场配置资源。这就要求宝钢把高炉、焦炉、电厂生产与煤 炭市场资源配置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宝钢安全、稳定、低成本的用煤,确保高炉、电厂生产的安全顺行。 在此环境下,宝钢从98年开始开发《宝钢配煤专家系统》,并于2000年投入运行,并在使用过程中随 着市场变化和厂内生产的变化对系统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宝钢用煤从资源--进厂--使用--效果跟踪全方 位的管理,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配煤管理,将我国的配煤技术和配煤管理推进到新的阶段。 二、开发的背景 宝钢自从85.9投产以来,宝钢炼铁生产规模和炼铁生产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铁产量由投产初期1 座高炉年产325万吨上升到
化工厂配煤筒仓结构多筒体施工
化工厂配煤筒仓结构多筒体施工
煤矸石砖原料用量配比
本文将详细探讨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煤矸石砖的原料用量配比问题。我们将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煤矸石砖?2.为什么选择使用煤矸石砖?3.煤矸石砖的原料用量配比有哪些要求?4.如何进行合理的原料用量配比?5.原料用量配比对建筑工程有什么影响?
浅析煤田地质勘查活动中的煤质工作
煤炭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贡献了非常显著地力量。煤炭的获取离不开一项关键的活动,地质勘查。而其中又涵盖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煤质工作。它的涉及面非常广,而且对于工艺特征等要求非常高,它是目前的煤田地质勘探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文章重点的分析介绍了煤质工作相关的内容,希望以此来促进国家的煤田地质勘查活动的发展,进而带动国家经济进步。
XX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
xx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稳定和提高我矿煤炭质量,加强原煤生产、运输等各环节煤质管 理,适应市场需求,依据《煤炭生产事业部2010年煤炭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结 合我矿煤炭赋存条件及实际煤质状况,特制定煤质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坚持“以质量求生 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加强煤炭生产、运输全过程的煤质 管理,确保原煤质量符合公司及用户要求。 第三条矿生技科主要负责日常煤质检查工作,生技科专人负责采掘工作面 煤质情况,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加强职工的煤质教育工 作,包括煤质知识的普及、工作面煤层赋存状况的了解、现行煤质制度、措施的 贯彻等。 第四条矿属各科室、采掘队、机运队、矿物工程队,在煤炭生产、运输等 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必须遵守本细则;煤炭生产、运输各相关环节,依照本 细则
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
附录: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及煤样的制备175 第一章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 1.1煤的工业分析组成 1.2煤的元素分析组成 1.3燃煤分析常用基准 a、收到基(旧称应用基——y) 计算煤中全部成分的组合称为收到基,用ar表示。 b、空气干燥基(旧称分析基——f) 不计算外在水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称空气干燥基,用ad 表示。 c、干燥基(旧称干燥基——g) 不计算水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称干燥基,用d表示。 d、干燥无灰基(旧称可燃基——r) 不计算分(水分、灰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挥发分、固定碳)称干燥无灰基,用daf表示。 1.4四种基准与工业分析成分或元素分析成分之间的关系: fc—固定碳v—挥发分a—灰分m—水分c—碳n—氮 so—有机硫sp—硫化铁硫h—氢o—氧ss—硫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设备技术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