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在经鼻插管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在颌面部手术经鼻插管中的优势。方法选择80例颌面部手术经鼻插管成年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组(W组)和普通PVC气管导管组(P组)。比较两组患者经鼻插管试探的次数、插管时间及鼻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鼻插管均获得成功,插管时间相似。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插管试探次数少,且鼻出血的频率及出血程度均小于普通PVC气管导管。结论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插管试探次数少,出血轻微,更适合经鼻插管麻醉的需要。
经Airtraq喉镜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的比较
目的观察airtraq喉镜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需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钢丝加强型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每组45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后,用airtraq喉镜分别携带钢丝加强型导管或普通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用airtraq喉镜完成气管插管,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1.1%)低于a组(95.6%)(p<0.05);b组插管时间[(35.4±16.6)s]显著长于a组[(26.8±9.0)s](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rtraq喉镜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患者的气管插管,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
引导钢丝对经鼻气管插管时鼻咽部损伤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经鼻腔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引导钢丝对减轻鼻咽部损伤的作用。方法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引导钢丝引导经鼻腔插管)和对照组(不用引导钢丝),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所用时间和鼻咽部损伤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从插管至确认导管位置正确所需时间比对照组长[(68.1±13.7)svs(57.8±11.5)s,p<0.01)];观察组、对照组致鼻咽部损伤者分别为7例(11.7%)和16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丝引导经鼻腔气管插管虽然延长插管时间,但可减轻气管插管对鼻咽部的损伤。
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用于临床,填补国内空白。方法设计并制作超微弹簧圈、外套塑胶管、导管尖端成型、印刷刻度。利用超微弹簧圈和外套塑胶管的成型技术完成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的制作。结果临床应用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自主生产的钢丝加强型导管明显优于普通硬膜外导管。与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比较,硬膜外阻滞的各项并发症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可显著减少置管损伤硬膜外神经、血管的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口明视带管芯钢丝导管气流引导用于困难插管的体会
目的评价经口明视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插管用于全麻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体会。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气道困难患者2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4例。a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完成插管;b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采用小c形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来完成插管。结果a组插管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时间上,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次操作的成功例数a组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明视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插管法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的优点。
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手术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4例,麻醉时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观察组124例,麻醉时置入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硬膜外阻滞置管时、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穿刺不适程度。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阻滞时置管感觉异常、注药遇阻、回抽见血、回抽见脑脊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出血、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不适程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置入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能减少穿刺部位不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抗弯曲钢丝气管导管在头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抗弯曲钢丝气管导管、异型气管导管、普通气管导管在头颈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40):抗弯曲气管导管组(a组),异型气管导管组(b组),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比较每组的气管导管弯曲度、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麻醉期不同时点的气道压(paw)、呼末二氧化碳压(petco2)。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气管导管弯曲度:a组优于b组、c组;气管插管后10minpaw、petco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30mina组paw、petco2与b组、c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弯曲气管导管弹性好,可任意弯曲,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在钢丝引导下完成困难气道气管插管27例
气管插管是进行呼吸道管理的前提,是麻醉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据报道困难气道的发生率为1%~4%[1],目前解决困难气道较好的办法有在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光棒等辅助下气管插管,但往往由于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原因难以普及。笔者采用钢丝引导,经普通喉罩进行气管插管27例,
鼻痂堵塞气管导管到气管插管质控的改进1例
患儿,男,3岁11月,体质量17kg.既往病史无特殊,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感染四项、胸片、心电图)均正常.因患严重儿童龋病,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龋齿修补术.
塑料管导引经鼻盲探二步气管插管术
塑料管导引经鼻盲探二步气管插管术
不锈钢丝与铜丝引导插管对比腹透导管功能畅通率
随着新的腹膜透析连接技术的问世,腹膜炎的发生率已有显著下降。但腹透导管功能障碍仍时有发生,严重者需要重新植管,增加患者的痛苦。我们采用不锈钢丝引导插管,并与铜丝引导插管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优越性。对象与方法1.对象:1999年9月~200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腹透患者46例为a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21~80岁,住院
新型三通式加强钢丝型气管导管的研制和应用
介绍一种新型三通式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设置三通式接头,主通道有通气和连接两方面作用,侧通道可在自主呼吸时放置吸氧管,起到吸氧或吸取分泌物的作用。同时气管导管内置钢丝防止打折。
普通气管导管自然弧度塑型光棒引导对鼻气管插管的影响
光棒(lightwand)引导气管插管方便快捷,对口腔黏膜、牙齿等损伤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特别对部分困难气道患者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1],因此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其在经鼻气管内插管中的应用亦有报道[2],适宜的光棒塑型形状对成功实施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至关重要[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光棒传统j形塑型经鼻气管插管并发症较多,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折弯弧度光棒在经鼻气管插管中应用效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分娩镇痛时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评价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分娩镇痛时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产妇2407例,年龄18~40岁,体重50~100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硬膜外导管组(ⅰ组,n=1203)和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ⅱ组,n=1204),硬膜外穿刺成功,蛛网膜下腔注入适量局麻药后,分别置入相应硬膜外导管,置管深度3cm.记录置管时感觉异常、意外脱管、困难拔管、导管打折、硬膜外出血的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情况,成功置管时间、病人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泵药液用量等.术后随访神经损伤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置管时感觉异常、意外脱管、导管打折的发生率降低,硬膜外出血发生减少,一次置管成功率升高,成功置管时间缩短,困难拔管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病人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药液用量及术后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时麻醉并发症减少.
鼻咽通气管引导胃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管用于全麻患者术中安置胃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择期消化道手术患者。依据胃管放置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放置方式,观察组采用鼻咽通气管引导下留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鼻腔黏膜出血率。结果:观察组鼻腔黏膜出血率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o%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p〈o.05)。结论:鼻咽通气管运用于全麻患者术中安置胃管可以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鼻腔黏膜出血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柔性加强型钢丝导管在麻醉操作中硬膜外间隙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柔性加强型钢丝导管对麻醉操作中硬膜外间隙置管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并常规行硬膜外连续镇痛的400例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4岁,按照病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柔性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c组为传统普通导管组,两组均常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l2~3),两组分别留置相应的硬膜外导管,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48h,观察各组患者硬膜外用药量,患者运动阻滞功能恢复至0级的时间,改良bromage分级,开启pca泵后各时段伤口静息疼痛和动态疼痛的vas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病例在置管过程中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患者的触电反应、导管置入血管、回抽有血及术后下肢异常感觉、运动功能或痛觉过敏等情况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c组组硬膜外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9%与98%,蛛网膜下腔注药成功率分别为98%与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手术麻醉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升降变化趋势一致(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蛛网膜下腔局麻药用量、硬膜外间隙局麻药用量、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基本一致,最后一次硬膜外给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置管过程中a组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高于c组(p0.05);a组术后下肢异常感觉2例(1.0%)低于c组11例(5.5%);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a组10例(5%),c组12例(5.4%);寒战a组为1例(0.5%),c组5例(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满意度a组(99%)高于c组(90%)(p<0.05).结论柔性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高,可改善硬膜外间隙置管质量,用于硬膜外阻滞安全有效,在整个麻醉及术后镇痛期间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选用.
神经外科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人经鼻气管插管发生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1月本院神经外科病人95例经鼻气管插管中发生痰痂堵塞气道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应的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规准确的护理减少了的气管插管痰痂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正确的有效吸痰方法和按需气道湿化能提高人工气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经口气管插管牙垫保护套的设计及应用
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行大型手术时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之一。当气管插管成功后,需借助牙垫来保护气管导管的安全性。目前,牙垫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支撑牙咬面,防止患者咬扁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牙垫还可用于昏迷患者的口腔护理以及急救洗胃操作等。无论牙垫被用于哪项医疗操作中,都会出现一个极易被医护人员忽视的问题:口唇
呼吸过滤器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加强气道湿化的应用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对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加强气道湿化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留置气管插管的145例病人停机拔管前使用呼吸过滤器,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留置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通畅,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运用呼吸过滤器可提高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加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前馈控制在气管插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气管插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实施前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分层级进行培训和考核,使用视觉识别标识和安全查检单,建立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报告模式;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与上报流程.结果:气管插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0%下降到2.05%.气管插管护理质量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应用于气管插管的安全管理中,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鼻咽通气管不同插管方式对通气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鼻咽通气管不同插管方式和插管深度对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单纯静脉全麻下出现明显鼾症的小手术成年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组(ⅰ组)和盲插(ⅱ组),每组18例。记录插管前(t0)、插管后面罩自主通气1min(t1)、5min(t2)、10min(t3)的sbp、dbp、hr、spo2、petco2和自主呼吸潮气量(vt),记录鼻咽通气管插管长度。结果ⅰ组、ⅱ组鼻咽通气管的插管长度分别为(15.8±2.1)cm和(12.4±1.1)cm,ⅰ组插管深度明显长于ⅱ组(p<0.05)。与t0时vt相比,ⅰ组t1时vt和ⅰ组、ⅱ组的t2及t3时vt都明显增加(p<0.05);组间相比,ⅰ组t1时vt明显高于ⅱ组(p<0.05),增加了18%。与t0时petco2相比,ⅰ、ⅱ组的t2及t3时petco2都明显降低(p<0.05)。插管鼻咽通气管后两组spo2都明显上升(p<0.05)。ⅰ组t1时hr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1)将鼻咽通气管插管插至距声门1cm~2cm处通气效果好,值得临床参考使用。(2)盲插鼻咽通气管通气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置管长度偏短。
自制双绞线样钢丝清理气管导管内痰垢的应用体会
气管插管患者气管导管内容易形成痰垢,不便于清理,长时间通气后可造成导管不完全性阻塞。2009年7月~2011年8月,我们设计了双绞线样钢丝,用以清理导管内痰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22~
柳笛气管导管结合LED光棒急救插管系统的研制
目的:研究一种平时常规应用,战时方便使用的气管插管系统。方法:采用医用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医用橡胶、金属导丝、led光源及其工作装置组成直接插管的气管导管和光棒系统。结果:使用该插管系统,对体位要求低,不需要喉镜辅助窥喉,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气管插管,提高伤病员的救治成功率。结论:该气管插管系统结构巧、体积小、质量小、操作简单、便于携带,适合平时、战时卫生分队及战现场急救。
带负压插管吸痰致气管插管堵塞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咳、痰、喘3天,呼吸困难2h"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收治入院。入院后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辅助呼吸,以及抗炎、祛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内吸痰时,采用了不阻断负压边插边吸的方法,吸痰结束后,患者突然发生烦躁、呼吸困难、惊恐貌、面色青紫、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so2)迅速降至0.60,呼吸5次/min,心率130/min,血压200/130mmhg。立即给予纯氧吸入,再行气管插管内吸痰,感觉吸痰管前端有阻力,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高级电气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