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隔板槽面积计算
针对换热器设计中转角正三角形排列及转角正方形排列的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隔板槽面积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隔板槽面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隔板槽面积,从而提高了管板厚度计算的精确性。
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隔板槽面积的计算
给出了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所没有给出的转角正三角形排列及转角正方形排列的双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隔板槽面积,供工程设计参考。
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板隔板槽面积计算
在多管程换热器管板计算中,应进行隔板槽面积的计算。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给出了两管程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排管换热器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本文补充了两管程换热器其余的两种排管形式及四管程换热器管子在各种排列方式下隔板槽面积的计算公式。
多管程管壳式换热器管箱法兰的强度计算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单壳程双管程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i 本科生通用 题目:单壳程双管程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立式)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0703班 姓名:肖黎鸿 成绩:导师签字: 2010年7月11日 ii 题目:单壳程双管程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立式) 参数: 项目管程壳程 工作压力(mpa)1.10.7 工作温度(℃)16590 设计温度(℃)17095 设计压力(mpa)1.20.8 物料名称氮气水 换热面积(m2)11 焊缝系数0.850.85 腐蚀余量(mm)11 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 力,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 性。 (2)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3)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日程安排: 1.准备阶段(1天) 2
管壳式换热器分程隔板的合理设计
文章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分程隔板失效的原因,对国内外主要设计规范中分程隔板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比较,从隔板强度、受力分析、焊接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隔板的合理设计方案。
管壳式换热器 (2)
管壳式换热器 (2)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赵晓曦 邓先和 陈 颖 王杨君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壳程的传热强化是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回顾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的发展。从流 场和温度场协同配合作用的角度出发,研讨高效强化传热管的发展途径。指出壳程结构的优化必然同强化管束的优化组合相 联系,且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壳侧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研究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的传热强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管;壳程结构;计算流体力学 中图分类号:tk124;tq02113;tq05115 文献标识码:a heattransferenhancementinshellsideofshell2and2tubeheatexchanger zhaoxiao2xi,d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特性数值模拟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特性数值模拟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通道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可靠的换热器,其壳程流体通道设计是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道设计的主要类型、适用场合,对合理地选用和设计壳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板式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分析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铜管—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
从铜管—管壳式换热器中铜管与管板连接时的受力情况同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中钢管与管板连接时的受力情况的区别及钢管—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出发,提出铜管—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换热器已广泛应用国内各个生产领域,换热器跟 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换热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热交换的机械设备。换热器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能够把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给另一种介质,在各种工业领 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化工、能源、交通、机械、制冷、空调等领域应用 更广泛。换热器能够充分利用工业的二次能源,并且能够实现余热回收和节能。 换热器分为很多类型,管壳式换热器是很普遍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 技术主要包括管程和壳程的传热强化研究。本文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原理进行简单 介绍。 一、管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管壳式换热器由一个壳体和包含许多管子的管束所构成,冷、热流体之间通 过管壁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化工、 炼油、石油化工、动力、核能和其他工业装置中得到普遍采用,特别是在高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汇总
设计一台换热器 目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概述 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1.流体流动途径的确定 2.物性参数及其选型 3.计算热负荷及冷却水流量 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5.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工艺计算 1.核算总传热系数 2.核算压强降 经验公式 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设计结果一览表 设计评述 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 1、苯: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 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 管壳式换热器 四、处理能力: 99000吨/年苯 五、设计要求: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的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
6.2.1管壳式换热器
6.2.1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应用的多样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客观上提高了换热器的设计水平需求,包括强化换热过程、提高换热效率、节约资源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等优势,目前在我国化工、石油、冶金、航空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下结合近年来管壳式换热器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强化传热技术的必要性,从管程、壳程、管束等方面分析强化传热的特征,并提出管壳式换热器发展趋势。
管壳式换热器制造过程
管壳式换热器制造过程
管壳式换热器简介及其分类
管壳式换热器简介及分类 概述 换热器是在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 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 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 原子能、制药、航空以及其他许多工艺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在华工厂中,换热器 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中该项投资约占总投资的35%-40%。 目前,在换热器中,应用最多的是管壳式换热器,他是工业过程热量传递中应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换热器。虽然管壳式换热器在结构紧凑型、传热强度和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无 法与板式或者是板翅式等紧凑换热器相比,但管壳式换热器适用的操作温度与压力范围较 大,制造成本低,清洗方便,处理量大,工作可靠,长期以来人们已在其设计和加工方面积 累了许多经验,建立了一
(完整版)管壳式换热器简介及其分类
管壳式换热器简介及分类 概述 换热器是在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 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 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 原子能、制药、航空以及其他许多工艺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在华工厂中,换热器 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中该项投资约占总投资的35%-40%。 目前,在换热器中,应用最多的是管壳式换热器,他是工业过程热量传递中应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换热器。虽然管壳式换热器在结构紧凑型、传热强度和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无 法与板式或者是板翅式等紧凑换热器相比,但管壳式换热器适用的操作温度与压力范围较 大,制造成本低,清洗方便,处理量大,工作可靠,长期以来人们已在其设计和加工方面积 累了许多经验,建立了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国防建设工程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