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标准、测试(下)
上海麦聚瑞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市北京东路 668号科技京城 C区 126、521室 电话:021-53084217/18/19 传真: 021-53084217 EMAIL :dgm@my1718.com 电磁兼容标准、测试 (下) 1-3通用的电磁骚扰发射标准 试验端口的概念 所谓端口是指产品的电磁骚扰可能发射的部位,分别指机壳、 交流电源线、 直流电源线、接 地线、信号线和过程控制线。 就一个具体的电气和电子产品言, 不一定包含所有的电磁骚扰 发射端口,所以试验应按实际情况进行之。 ② 各试验端口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 各测量标准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是根据不同的试验端口来分别制定的。 具体内容参见相关标准,此处不另介绍。 ③ 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验应在产品正常使用情况下, 以能产生最大电磁骚扰发射的工作方式进行。 试验中还要适 当地改变试品的布局, 以便使骚扰发射为最大。 试验应将试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电磁兼容作业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3班 姓名:贾震 学号:070301091 2 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通讯等高科技的迅速 进步与发展,对电磁骚扰的控制与防护提出了繁多而又复杂的问题。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 抗干扰等问题的研究和控制,已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 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就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 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分系统,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 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国家标准gb/t4365-1995《电磁兼 容术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 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
电磁兼容标准、测试(一)
钱振宇 讲解: 中国赛宝实验室 朱文立 本讲座介绍电气和电子产品常用的电磁兼 容 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以提供读者以全面 而又重点突出的了解机会。 讲座主要内容有: 1.从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引出电气和电子产品对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要求。 2.产品自身所产生的电磁骚扰的测量方法。 3.产品工作时在电网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测量方法。 4.常用产品抗扰度标准和测试方法。 5.测试中对应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 1.从电磁兼容的通用标准引出电气和电子产品对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要求 1-1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标准体系 按照不同电磁兼容标准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不同地位,可分为四级,分别是: w①基础标准; w②通用标准; w③产品族标准; w④专用产品标准。 ①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不涉及具体的产品,仅就现象、 环境、试验方法、试验仪器和基本试验 配置等给出定义及详细描述。这类标准 不给出指令性的限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2008.03125· technologylecture技术讲座· 2产品自身所产生的电磁骚扰的测量方法 在gb4343、gb4824、gb9254和gb17743(分别对 应于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工科医射频设备、信息技术设 备、电气照明设备)等产品族标准中都提到了做电磁骚扰 发射的测量。尽管产品相差很远,但试验的项目和试验的 方法还是有共通的地方,下面分别介绍之(对于gb13837 标准所讲述的声音和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以及gb14023标 准所讲述的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 置,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在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上较大差 异,不予叙述)。 2.1交流电源线的传导骚扰测量 (测试频率范围0.15至30mhz) ① 试验布置 ·试验在屏蔽室内进行。 ·接地平板用厚度0.5mm以上、面积为2m×2m以上的 金属板。接地平板与大地要电气连接(或用长宽比小于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基础类标准 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 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通用类标准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gb/t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gb/t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产品
电磁兼容标准及其选择
电磁兼容标准及其选择 电气或电子装置在运作期间,因电磁波所产生的电磁力会干扰其本身和其他 装置的正常运作,影响性能,甚至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这些装置具有电 磁干扰(emi)性,它们在完成功率传送和满足对各种各样电能形式变换需要的同时,不 可避免地会产生辐射及非正弦波信号,造成电磁干扰。表现在两方面:(1)向 电网注入整倍数于基波频率的谐波电流分量,造成电网电压产生畸变;(2)对电 气、电子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emi信号,这些emi信号可以以电磁幅射形式发射 出去,也可通过电缆或电源线进行传导。电磁兼容(emc)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 的热点课题。 电磁兼容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刺激了对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一些发达 国家在emc技术的研究、标准的制定、emc测试及认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 其是欧共体成员国关于emc法律性指令(89/336/e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各式各样整合系统设备带给人类生活无限方便利益,却也造成复杂电磁噪 声环境。四十年前欧体iec/cispr等委员会之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研究小组有鉴于此电磁噪声环境趋势,发出89/336/eec emc指令(及后续修订版92/31/eec,93/68/eec),说明电子电机设备相关产品 必须符合辐射干扰与传导干扰发射规格外,同时陆续增订辐射耐受性与传导耐受 性规格,要求1996年元旦起强制实施,国内各类电子电机产品厂商为强化所生 产产品符合内外销相关emc指令,促使emc测试场地快速成长,较大规模之信息 厂都趋向自行筹建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除错场地,加速产品 emc设计达到外销各国相关emc需求。然而为了验证电子电机设备电
家电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要求
家电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式家电层出不穷、生产 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也日益复杂,人们正不断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电磁环境中, 并随时可能受到电磁干扰的危害。同时,家电产品既是电磁干扰的接收体,又 是电磁干扰的发射体,相互干扰与被干扰的结果使得家电产品本身也存在安全 及可靠性问题。电磁兼容性(emc)已成为衡量家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为 此,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将电磁兼容纳入家电产品的国家法制管理和环境 保护范畴,并制定电磁兼容相关强制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 为了保证家电产品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并不对周围环境 中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干扰,需要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其测试项目 可以分为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抗扰度(ems)。emi是测试家电产品产生 的可能引起其他设备性能降低或损坏的电磁骚扰,ems是测试家电产
电磁兼容EMC仿真
地结合起来。一味追求实测和一味追求仿真的思路均是片 面的。以下列举了大量的典型emc仿真实例,介绍对各类 电磁兼容问题如何有效地采用cs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预估, 开阔电磁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思路。 电磁仿真软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都与要仿真物体 的电尺寸相关。电尺寸定义为被仿真物体的几何尺寸(米) 除以所涉及最高频率对应的波长(米),单位是波长数。 电磁仿真分为电路仿真、准静电磁仿真、全波电磁仿真、 高频渐近仿真等四大类算法以及它们的混合算法。除了电 路仿真不涉及到结构实物的物理尺寸外,其余均与其电尺 寸有关。注意,这里讲的路仿真指的是纯电路仿真,即基 于spice网络的电压电流仿真,不包含三维结构分布参数 提取的概念,因为此时将涉及场仿真,即比电路仿真高一 个级别的“准静电磁仿真”。 根据电尺寸的大小,我们将电磁兼容仿真分为以下四 个层面: a)印刷电路板板级emc仿真[
IEC61000-4-5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IEC61000-4-5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电梯控制柜的电磁兼容测试
电梯控制柜含有大量电子元器件,控制柜会产生和受到各种电磁干扰。本文对电梯控制柜电磁兼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电梯控制柜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焊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电磁兼容(EMC)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emc)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性问题一般都包含两个因素,骚扰发射源和对这个骚扰敏感的 受害者。如果骚扰源和受害者在同一设备单元内,称“系统内”电磁兼容性问 题;如果是两个不同的设备,则称为“系统间”问题。大部分电磁兼容标准都 是针对系统间电磁兼容的。同一设备在一种情况下是骚扰源,而在另一种情 况下或许是受害者。 ? 骚扰源和受害者在一起时,就有从一方到另一方的潜在干扰路径。遵 守已出版的发射和敏感度标准并不能保证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标准 的编写是从保护特殊服务的观点出发的,并要求骚扰源和受害者之间有最小 的隔离。 ? 许多电子硬件包含着具有天线能力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以电场、磁 场或电磁场方式传输能量并耦合到线路中。在实际中,系统内部耦合和设备 间的外部耦合,可以通过屏蔽、电缆布局以及距离控制得到改善。地线面或 屏蔽面既可以因反射而增大干扰信号,也可以因吸收而衰减
EMC电磁兼容培训[优质ppt]
EMC电磁兼容培训[优质ppt]
电磁兼容培训教材(一
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单地说就是指设备在共 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电磁环境应是给定的或者是可以预期的; 2)设备、分系统或系统不应产生超过标准或者规范所规定的电磁骚扰发射 的限值要求; 3)设备和分系统或系统应满足标准或者规范所规定的电磁敏感性限值或抗 扰度限值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既定的环境中,电子设备不仅对外的电磁辐射要合乎规定,同时 也能在符合规定的电磁辐射环境中正常工作和运行。 如何才能实现电磁兼容呢?这要从分析形成电磁干扰后果的基本要素出发。 由电磁骚扰源发射的电磁能量,经过耦合途径传输到敏感设备的过程称之为电磁 干扰效应。因此,形成电磁干扰后果必须具备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 三个基本要素。 电磁骚扰源:任何形式的自然现象或电能装置所发射的电磁能量,能使周
电磁兼容结课论文-
1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摘要: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类生活的 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活的带来方便。同时,单片机应用于控制领域的产品越开 越多,使产品的性能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使单片机处理器具有较高的时钟频率, 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的安全性等等,由此 伴随而来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更加值得系统设计人员关注.。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否 可靠地工作,能否达到电磁兼容的标准,与系统设计、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使 用、印刷线路的设计与布线产品的制造工艺等都有很大的联系。 关键词:单片机系统、电磁干扰、电磁的兼容问题 2 一、概述 电磁干扰(em----electromagnticinterference)即电磁兼容性的不足,干扰 的本质就是缺乏兼容性,电磁干扰是破坏性电磁能从一种设备通过辐射或传到传 到另一个电子设备
汽车EMC标准;汽车电磁兼容标准与试验
汽车EMC标准;汽车电磁兼容标准与试验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要点
发表于2006-11-2021:19:08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别对应国际标准 1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基础iec50(161)1990 2gb/t6113.1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基础cispr1611993 3gb/t6113.2199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21993 4gb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1977 5gb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基础 6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基础 7gb/t17624.11998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基础iec6100011 8gb17625.1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标准简介
communicationsstandardization.no.1,2008(issueno.173)communicatonstndardizaton.no.02/03,2008(issueno.174/175 2008年第02/03期(总第174/175期)jbh 交通标准化 communicationsstandardization 对高性能化混凝土进行耐磨性试验,得出的结 论也表明,使用“双掺技术”的混凝土性能优于普通 混凝土。总的来说,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后其路用 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能够满足混凝土路面未来发 展的需要。 3结语 在混凝土的发展历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是未来 混凝土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路面工程来说, 混凝土路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普通混凝土 路面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双掺技术” 的提出使得普通混凝土路
电磁兼容标准一览表
[推荐]电磁兼容国家标准一览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别对应国际标准 1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基础iec50(161)1990 2gb/t6113.1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基础cispr1611993 3gb/t6113.2199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21993 4gb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基础cispr161977 5gb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基础 6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基础 7gb/t17624.11998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基础iec6100011 8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
中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情况简介
中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情况简介
我国的电磁兼容(EMC)标准体系
我国的emc标准体系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文件《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 定》中明文规定电磁兼容标准为强制标准,强制性要求遵守。 我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随后的80年代得到了飞 速发展。我国在1983年发布了第一个关于电磁兼容的标准(即gb3907-1983), 到2000年已经发布了80多项有关电磁兼容的标准。我国emc标准与国际上类似, 可分为即基础标准(basicstandards)、通用标准(genericstandards)、产 品类标准(productfamilystandards)和系统间电磁兼容标准(standardsof intersystemcompatibility)。 基础类 制定产品、产品类和通用emc标准的基 础。设计emc术语、描述电磁现象、环境特 性,emc测量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城市建设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