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
以克拉玛依9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为基质沥青,采用丁苯(SBR)胶乳为改性剂,分别筛选了三种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及稳定剂制备SBR改性乳化沥青,对制备中影响SBR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测试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其它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乳化和改性同时进行的工艺,在乳化溶液pH值为5~6、油温120℃、水温60℃的条件下,按油水质量比5∶5、B乳化剂1.0%、SBR胶乳3%(干基)、氯化铵0.20%的组分质量配比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达到交通部JTGF40-2004的质量要求。采用复合乳化剂可节省乳化剂用量约30%。
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及应用
介绍了丁苯胶乳性乳化沥清的研制过程、性能测试及混和料的性能评价和工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掺加sbr改性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并具备普通稀浆封层所具有的特点。
转相法低温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采用转相法低温制得了性能良好的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研究了乳化剂等对沥青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改性沥青的部分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质量分数为2.8%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烷基聚氧乙烯基双季铵盐/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质量比1∶1∶3)复合乳化剂,沥青乳液的稳定性能满足t0655—1993标准的要求;ca2+、nh4+的浓度分别小于1.44,2.34mmol/l时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当丁苯胶乳与沥青乳液质量比为1∶8时,试样的黏结强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分别达到0.21mpa、0.34mpa、210%,性能达到jc/t408—1996标准的要求。
阳离子型丁苯胶乳的合成及其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
以胜利炼油厂生产的90#重胶沥青为基质沥青,使用丁苯胶乳(sbr)为改性剂,分别筛选了三种不同的乳化剂及稳定剂制备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考查了ph值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sbr的用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液ph值为3~4、沥青温度120℃、水温70℃,乳化剂用量为1.45%(r2∶r3=6∶4),丁苯胶乳为4%(干基),稳定剂w3为0.3%条件下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达到交通部规定的质量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
乳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的合成
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非离子乳化剂与阴离子乳化剂组成的复合乳化体系,在过氧化物与亚铁盐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作用下,合成了性能良好的乳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讨论了影响聚合过程及胶乳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乳化剂用量为5.8~9.3份(质量,下同),最佳的引发体系组成为0.20~0.40份过氧化物与0.02~0.04份亚铁盐;采用分批加入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0.386~0.550份)方式和三段控温模式(初期反应温度在16~20℃、中期反应温度在28~30℃及后期温度在38~40℃)更有利于控制胶乳的门尼黏度和结构凝胶含量。
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
研究了不同用量的sbr胶乳对沥青的改性效果,考察了基质沥青改性后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br胶乳改性沥青,能改善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感温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特别可以更好的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
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非离子丁苯胶乳作为改性剂,对不同基质沥青进行改性,考察改性乳化沥青的各项性能。并在高速公路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为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阳离子型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研制
研究了以阴离子型丁苯胶乳、重交沥青、乳化剂和稳定剂制备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的方法。考察了不同乳化工艺、不同丁苯胶乳、不同乳化剂和稳定剂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稀浆封层用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及应用
在对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研究开发的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及混合料全面性能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稀浆封层工程应用试验。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及混合料评价和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是目前稀浆封层具有发展应用前景的理想材料之一。
乳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凝胶质量分数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复合乳化剂条件下,在过氧化物与亚铁盐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作用下合成乳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研究引发剂、乳化剂、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控温模式对胶乳中w(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约4%乳化剂,0.1%~0.2%引发剂,0.225%~0.275%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并采用三段控温模式(初期温度16~20℃,中期温度28~30℃,后期温度38~40℃),可有效控制胶乳中的w(凝胶)。
丁苯胶乳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就我国现行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来看,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即改性掺配工艺上的困难,设备上的不完备,施工工艺上复杂性,或者改性剂价格的昂贵,性能评定上的不完善或者推广方面的问题以及没有施工技术标准,使这一技术未能形成工业化生产能力。用丁苯胶乳改性胜利100号沥青,其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丁苯胶乳改性沥青乳液
据日本专利特许公报昭59—25863介绍,丁苯胶乳改性沥青乳液制造方法:将总固物含量26%的丁苯胶乳和沥青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进行乳化,乳化成总固体物含量为85%的沥青—胶乳乳液,取上述乳液
丁苯胶乳改性沥青乳液
沥青在温度下降时易变脆,温度升高时易流尚,给应用上带来很多麻烦。沥青经橡胶胶乳改性不仅可以改善其耐寒性及高温下的形态稳定性,而且改善强度、耐龟裂性、耐冲击性和耐屈挠性等。为便于掺合,沥青宜首先乳化成乳液,再与胶乳配制成胶乳改性沥青乳液。胶乳改性沥青
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针对微表处中常用的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从制备工艺,材料选择以及性能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实验室内通过添加不能掺量的sbs胶乳和sbr胶乳分别制成改性乳化沥青,分别考察了筛上剩余量、恩格拉粘度、储存稳定性以及残留物的软化点、延度等几项主要指标随胶乳掺量变化的情况。sbs胶乳和sbr胶乳在对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上各有侧重,建议在对高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而在对低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制备技术研究
研制了一种新型改性剂——sbs胶乳,用于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考察乳化剂用量对改性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乳化剂的最佳用量(w)为1%;通过考察sbs胶乳对沥青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的影响,得出sbs胶乳改性剂的最佳用量(w)为6%;由光学显微镜分析得出,sbs颗粒和沥青颗粒的大小、密度相近,这是保证sbs在体系中均匀分散的重要因素。根据确定的乳化剂和改性剂的最佳用量,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改性沥青乳液。
化学改性对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
考察了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与基质沥青组成的关系,化学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组成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化学改性对sbr改性乳化沥青主要性能包括软化点、针入度和低温延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化学改性是提高sbr胶轧改性乳化沥青软化点的有效途径,对改性乳化沥青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改性沥青用羧基丁苯胶乳的研制
本文所述用于沥青改性的羧基丁苯胶乳研究,已于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用该胶乳制成的乳化沥青,在筑路和屋面防渗漏工程中都获得良好应用效果。文章对乳化剂,引发剂、单体配比、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聚合条件对胶乳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丁苯胶乳对路用沥青改性效果的研究
研究了2种性质不同的丁苯胶乳对路用沥青的改性效果,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2种产品的应用设想。
丁苯胶乳对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
为了增加路面相邻结构层之间的粘结性,多在沥青结构层之间使用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该文通过变化丁苯胶乳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生产出不同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性乳化沥青比普通乳化沥青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和抗剪切能力,能有效减少路面病害,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丁苯胶乳复配乳化沥青防腐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表层腐蚀问题,采用丁苯胶乳复配乳化沥青,同时添加复合型阻燃剂制备防腐涂料,并研究其抗酸碱盐腐蚀、抗剥落性能以及耐火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选用7∶3的丁苯胶乳复配乳化沥青,固化剂用量16%,复合型阻燃剂用量5%,分散剂用量1%,成膜助剂用量3%,涂层厚度为100μm时,制备的防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耐盐、耐酸和耐碱性能,同时具备一定的耐火阻燃性能,但抗冻融循环性能较差。
国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的合成及应用
国外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的合成及应用
丁苯胶乳改性沥青开发与应用研究
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强度不断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市道路中,沥青路面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最理想的状态是它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少车辙、晚开裂的优点,但是,沥青路面常出现纵横裂纹、龟裂、推移、壅包等缺陷,使得道路坑洼难行,严...
聚丁烯胶乳/有机蒙脱土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
以聚丁烯胶乳(pbl)与有机蒙脱土(ommt)为复合改性剂改性乳化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复合改性剂配比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改性剂的最佳配比为pbl质量分数2%(干基)、ommt质量分数1%时,改性乳化沥青的综合性能最佳;pbl对改性乳化沥青的低温性能影响较大,5℃延度明显增大;ommt对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作用明显,表现为针入度的降低和软化点的提高,特别是改善了贮存稳定性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预算员主管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