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第二实验楼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第二实验楼总建筑面积6000m~2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主体高度23.65m。该工程是9.4m及7m的双跨框架结构,柱距8m,底层是大型机械实验室,二~五层是有内走道的小间实验室(教室),六层是展览陈列室,根据建筑要求,抽去中柱,梁跨度为16.4m。楼面是160厚7×8m~2的连续双向板,屋面是180厚8m跨连续单向板,均在纵向设无粘结预应力钢铰线,楼面框架梁是两跨无粘结预应力梁,屋面框架梁是单跨有粘结预应力梁。该工程由本院教师设计,院属新兴预应力技术工程公司承担预应力工程施工。其主要框架的立面图如图1所示。
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功能齐全的建筑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住房方面,人们的要求也在大幅度的提高,不单单从房屋外观户型的角度考虑,而且还尤其重视房屋的质量。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迫使普通的梁板结构体系已经不适应当代的建筑要求,为了建筑体系的美观和实用性,必须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本文将对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仔细剖析其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质量,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体内外同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
针对在建筑物加固与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共享空间增加楼层这种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体内外同索的预应力体系,将体内部分的一部分预应力筋延伸至体外加固原结构梁。分析了这种结构通常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体内外同索预应力结构在增层加固中的特点,给出了这种方法加固与改造建筑物时施工的关键技术。
重庆金汤大厦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金汤大厦是一幢综合性商住楼.针对该楼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特别是考虑施工阶段的问题以及两跨预应力连续梁测试的部分情况作了介绍.
杭州大剧院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杭州大剧院中,大厅和左右舞台等均为大跨空间的梁-板-剪力墙结构。且大剧院的建筑设计限制了梁高和剪力墙的厚度。为了合理设计大剧院中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避免简化模型的计算误差,应用ansys软件对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等效荷载法得到结构在预应力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再与数学规划相结合来确定预应力配筋设计,有效地控制了结构的受力状态。通过现场测试试验对预应力梁与剪力墙节点处的墙上应力进行了测试,把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力,降低预应力用量。该新型结构形式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图设计,并有效支撑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的创新。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提出对预应力筋的简化计算,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考虑预应力筋作用的不同方法,建议在建筑利用抗弯预应力筋来承担部分扭矩来提高材料利用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而在建筑工程当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其优化措施。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上海市鉴定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上海市鉴定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通过上海市鉴定
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同吉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科技攻关课题“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践研究”于2001年5月10日通过上海市鉴定。该课题针对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首次提出了约束次内力的概念,通过对整体结构进行施加预应力后的受力分析,给出了约束次内力的计算方法,建
高层综合楼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高层综合楼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探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超长结构中的具体设计方法;同时深入探讨了预应力构造结构设计对指导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解析
拉—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拉—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空间、多功能通用房屋建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及跨江河桥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结构具有大跨、重载、截面有受到建筑高度限制的特殊要求时,拉一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比常规预应力混凝...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018年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复习提纲 1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复习 考试形式与分数比例:填空题(1.2×10=12%);选择题(1.5×8=12%);判断题(1.0×10=10%); 简答题4-5道(10×4=40%);计算题二道(25%) 一、填空题/选择题 1、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构件中,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σl1应为σl1+σl2+σl3+σl4 2、后张法构件预应力损失的组合:①管道摩阻损失;②锚固损失(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 缩及接缝压缩引起的损失);③弹性压缩损失;④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⑤混凝土的收 缩、徐变损失。 3、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的损失 钢筋在持久不变的力的作用下,随着持续加荷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徐变变形,即钢筋的松 弛或应力松弛 对于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应力松弛与时间有关系 b.应力松弛与钢
35顾炜-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中国预应力技术五十年暨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2006年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顾炜1王寿生2熊学玉1,3 (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3、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提要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应用于桥梁和建筑结构以及 结构加固补强之中。其设计与无粘结预应力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在对比分析国 内外规范相关设计条文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体外预应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体外力筋 极限应力取值,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体外束 自由长度等方面;并提出体外预应力结构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极限应力刚度最大裂缝宽度自由长度 researchprogressonthedesigntheoryfor external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几点思考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几点思考——根据不同的情况,讨论采取相应的构件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以反弯点处斜率相等为基础确定预应力布筋曲线的轨迹。用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简捷而准确的方法;指出了施工图中对预应力筋张拉应予说明的问题,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系统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结果表明这种设计经济合理、综合效果显著。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无粘结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
探讨了无粘结与体外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试验研究和设计要点。分析了近年来国内数个典型无粘结及体外预应力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用实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城市规划设计-助理规划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