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墙——中国传统建筑山墙的探讨
美丽的山墙——中国传统建筑山墙的探讨 作者:杨劲松,谢桦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43 刊名:中华民居 英文刊名:zhonghuaminju 年,卷(期):201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苏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 2.黄莉.侯玉清.吴爽浅析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期刊论文]-中外医疗2011,30(9) 3.聂云霞.董新意.nieyun-xia.dongxin-yi传统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5,31(22) 4.赵云峰.时恒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 5.何炽垣.hezhihuan陶塑"瓦脊公仔"与粤剧、建筑艺
传统建筑“门”制式简介
传统建筑“门”制式简介 一、门的结构 介绍门本身的结构和形态 1.门扇 常见宫廷王府大门通常为“板门”结构,宽度大多超过1m,由于过宽需要若干门板拼接, 常见做法是后面加上横条木方,再用门钉将门板和横条连接,为了美观,门钉头做的大而光 滑,数量有9排9列(皇家),9排7列(亲王),9排5列(郡王)。宽度较大的门扇还在门 上下两头包铁皮加强,俗称“看叶”。 门扇开合需要把手,来人需要叩门,于是在门上安装了叩环和门锁镣,俗称“铺首”或 “门钹”,后期铺首演变成兽头,原形是螺蛳; 门的颜色依据明史记载:亲王为红门金钉铜门环9排7列;公主府用绿门金钉铜环9排 5列;公侯门用金漆的兽面锡门环;一二品为绿门兽面锡门环;三到五品为黑门锡环;六至 九品为黑门铁环 2.门框 门框由左右两个框柱,上面一根平枋组成的框架固定。固定上门轴的是一条叫“连楹” 的横木,两端开圆孔承受门轴,连
传统建筑中木门窗装饰与式样演变分析
门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属于装修一类,有交通、通风、采光等实用功能,又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门"体现建筑的等级、主人的身份地位;窗作为内外空间沟通的又一媒介,让人感受到"处处邻虚,方方侧景"的美境。本文以建筑物形制的发展演变为背景,以考古资料为参照,试图理清从上古先民造房伊始到明清古建形制发展完备这一过程中门窗式样与装饰的流变,通过比较不同时期门窗的式样和装饰产生的变化,分析影响门窗式样和装饰变化的因素。
比较之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窗式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户功能性、装饰性和变化形式及其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分析,并和西方传统建筑窗式比较,发现和西方建筑窗户的细节有诸多差异,其中体现了渊源不同的深远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民族、地域的差异对传统建筑的巨大影响。
传统建筑跟装配式对比
1、施工现场施工取消外架,取消了室内、外墙抹灰工序,钢筋由工厂 统一配送,楼板底模取消,墙体塑料模板取代传统木模板,现场建筑垃圾可大幅 减少。 2、pc构件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 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 度。 3、门窗洞预留尺寸在工厂已完成,尺寸偏差完全可控。室内门需预留 的木砖、砼块在工厂也完成,定位精确,现场安装简单,安装质量易保证。 4、保温板夹在两层混凝土板之间,且每块墙板之间有有效的防火分隔, 可以达到系统防火a级,避免大面积火灾隐患。且保温效果好,保温层耐久性好, 外墙为混凝土结构,防水抗渗效果好。 5、取消了内外粉刷,墙面均为混凝土墙面,有效避免开裂,空鼓、裂 缝等墙体质量通病,同时平整度良好,可预先涂刷涂料或施工外饰面层或采用艺 术混凝土作为饰面层,避免外饰面施工过程中的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文化解读
文化人类学是最近一二百年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这个学科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全新的文化视野重新认识人类的存在,即人类的存在无不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建筑、室内环境等都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析。因此,本文就利用文化学的视野,来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进行解读。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及其组合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造型丰富.在具体的功能上不仅可以起到遮风避雨、阻光保温的作用,还凝结了许多如政治制度、审美文化、民俗风情等历史痕迹的象征与审美的要素。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各种类型.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诠释屋顶的组合方式.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组合。
闽南传统建筑 (2)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 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 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 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 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 闽南文化的主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 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 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著 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 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 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 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量的民 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 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 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着名的贸 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 word可编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 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 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 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 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构件隔扇门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古代建筑出现“门”的概念由来已久,而其中集大成者的苏州园林更是 方寸之内见飞鸿,为我们展现了无数明清杰出的建筑工艺。 “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旁用板为春联, 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梱,必须板扉。石用方厚浑朴,庶不涉俗。门 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不则用紫铜或精铁,如旧 式铸成亦可,黄白铜俱不可用也。漆惟朱、紫、黑三色,余不可用”。 《阳宅十书》中说“大门吉,则全家皆吉矣,房门吉,则满屋皆吉矣”,门 的设立,关乎了主人家对于初入平安的美好祈愿,门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于此也可 见一般。明末士大夫文震亨曾在其书《长物志》中专门开篇论“门”,一应俱全 的描述了门的材料、装饰,甚至是门槛门环等细节,苏州园林作为明清建筑群的 代表,其中门的精致程度可以想象。 古建筑的门大多分为两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构件隔扇门 (2)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古代建筑出现“门”的概念由来已久,而其中集大成者的苏州园林更是 方寸之内见飞鸿,为我们展现了无数明清杰出的建筑工艺。 “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旁用板为春联, 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梱,必须板扉。石用方厚浑朴,庶不涉俗。门 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不则用紫铜或精铁,如旧 式铸成亦可,黄白铜俱不可用也。漆惟朱、紫、黑三色,余不可用”。 《阳宅十书》中说“大门吉,则全家皆吉矣,房门吉,则满屋皆吉矣”,门 的设立,关乎了主人家对于初入平安的美好祈愿,门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于此也可 见一般。明末士大夫文震亨曾在其书《长物志》中专门开篇论“门”,一应俱全 的描述了门的材料、装饰,甚至是门槛门环等细节,苏州园林作为明清建筑群的 代表,其中门的精致程度可以想象。 古建筑的门大多分为两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反过来说窗户也是建筑的眼睛.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窗户结合其本身的功能和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成为空间中值得注意的亮点.窗户的存在,不仅能够传递光影,同时可以成为室内外空间沟通的渠道,营造出更为优质的空间体验.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窗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反过来说窗户也是建筑的眼睛。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窗户结合其本身的功能和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成为空间中值得注意的亮点。窗户的存在,不仅能够传递光影,同时可以成为室内外空间沟通的渠道,营造出更为优质的空间体验。
传统建筑木雕装饰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在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其造型之美与制作之精 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功能和特色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雕;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根据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这些木构件上进行美的加工,即产 生了传统建筑术雕装饰艺术。 由于木结构本身存在着不足,其建筑功能方面的缺陷在当代建筑中已被钢材、水泥等建筑所替代。随着经济发展和 城乡建设改造,无数历史名城及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建筑遭受拆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建筑的许多木雕装 饰物件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窗正在被现代人以收藏的方式大量保存,以至新生出古旧建筑木雕专业市场并逐渐形成一项 新的产业。对此关心的人们也期望着传统木雕艺术的回归。在现代装修需求中,许多现代建筑正在开发、利用传统木雕 装饰
谈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语意
简述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探讨了传统建筑的装饰方法,从装饰语意与核心理念两方面,分析了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展现了人性伦理哲学思想,体现了明显的历史文化特色。
浅谈传统建筑装饰的祈福教化性
中国的祈福教化观念源远流长,以多种表现形式渗透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中,并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植物、动物、器物、人神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这些祈福教化性的装饰不仅装点着中国传统建筑,而且是中国吉祥文化的象征,对久居其中的人们起着很深的教化作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
浅析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构与装饰
建筑因文化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社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有益的文化产物,也催生出很多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筑,这些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这样的建筑风格必须摒弃。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风格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介绍,讨论传统建筑艺术的结构和装饰的独特性和统一性。
中国传统建筑中砖的装饰作用张丹
1 山西古典建筑考察报告 砖瓦是最早的人工建筑材料。早在新石器时代,我 们的祖先已熟练地掌握了制陶技术,为以后烧制砖、瓦 创造了条件。从已知的实物看,铺地砖和瓦在西周已经 产生,空心砖及砖条出现于战国。砖瓦在建筑上的运用, 对我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除了作为承重和维 护材料之外,砖的装饰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此次的山西 古典建筑考察中,也处处可见古代匠人以砖为材料在建 筑上创造的各种装饰效果。其中运用了砖的不同砌法、 砖贴面、砖雕、砖细、砖拱等等不一而足,产生了形形 色色的装饰亮点,以下试以山西境内传统建筑中砖质装 饰出现的位置为线索,简要地加以归纳分析。 1.栏杆与围墙上的砖透砌 自战国以来小砖的砌法计有如下几种:1)平砖丁砌 错缝;2)平砖顺砌错缝;3)侧砖顺砌错缝;4)平砖顺 砌与侧砖丁砌上下层组合式;5)席纹式或“实滚芦菲片” 式;6)空斗及空斗式;7)平砌威扁
论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结合创新的境界
收稿日期:2006-01-06 作者简介:江滨(1962-),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no.2,2006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年4月 apr.,2006 论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结合创新的境界 江 滨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6)02-0148-03 建筑学是一个集技术和艺术于一身的学 科,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伦理
在我国传统建筑研究过程中,\"门\"一直都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不仅因其本身装饰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还因其蕴含的深层次伦理观念.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之一,\"门\"既有组织交通的功能作用,也有丰富建筑形态\"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门由门楣、门簪、门铁、门墩等构成,每个构件在具体设计时都会融入伦理观念.\"礼\"作为伦理内核,\"规范\"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标准,通过三进四合院、皇家宫殿等建筑代表,浅析了\"门\"的伦理,总结了建筑及其\"门\"的伦理关系.
传统建筑中的“空花墙”(4组)
传统建筑中的“空花墙”(4组) 传统建筑中的“空花墙”风华绝代的千年风韵尽在古建 平台空花墙是一种镂空的墙体结构,指用砖砌成各种镂空花 式的墙。用砖或者蝴蝶瓦(也叫本瓦)按一定的图案砌筑 的镂空的花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空花部分外形体积计算, 不扣除空洞部分体积。一般用于古典式围墙、封闭或半封 闭走廊、公共厕所的外墙等处,也有大面积的镂空围墙。中 国四大古建筑群春暖花开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为:避暑山庄 (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东曲阜)、故宫(北京)、 岱庙(山东泰安),四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 山庄(themountainresort)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 北省承德市。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 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 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
传统建筑木作的用材特色
常见木材的物理性能 (气干容重单位:g/cm3) 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比重、色泽、气味、含水率、收缩率、膨胀率等。不同木材的比重 是不同的。一半木材的比重都小于1。以台湾产的“二色轻木”最轻,比重为0.186.其次是 黄河流域以南的泡桐,比重为0.283.而最重的木材是广西产的“砚木”,比重为1.128,放入 水中则沉。铁梨、紫檀等珍贵木材比重也大于1.清代李斗在《工段营造录》还按木材的重量 来分等级,以一尺见方为准,越重者越高级。 木材干燥过程中,除了细胞内的自由水之外,细胞壁内的结合水也会蒸发掉,这是木材 材种红松白松落叶松杉柞木水曲柳桦木黄菠萝 别名果松/红果 松 鱼鳞松/冷 杉/臭松 黄花松沙木柞栎/小 叶槲 水柳/吕 木 白桦/粉桦黄蘖 气干容重0.440.450.640.380.780.6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中国人的天资不亚于世界上任何民族,我们曾创造了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 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 衰落了!而恰恰从这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 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什么原因?我想这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 至少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以传统的建筑文化为例,国人固有的纵向承袭的惯 性思维即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 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 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 格、哥特风格、巴罗克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副总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