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视角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以衡阳市为例
衡阳市正处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支撑。因此,衡阳市的土地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衡阳市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衡阳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衡阳市城市化进程及其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决策。
浅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打下坚实的基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首先要节约用地,新的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其次是要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强度,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再次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强管理、规划,整章建制,完善政策,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研究
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研究 (征求意见稿)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土地咨询部 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1 目录 一、我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分析评价........................1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提出.............................1 (二)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3 1.城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3 2.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保障了经济社会各项 事业发展的用地.....................................4 3.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 4.消化利用城镇存量用地,提高了建设用地集约指数......5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土地利用进行严格控制,但是在土地利用中土地结构和土地布局存在不合理性,并且多数地区土地利用还处于粗放型,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不足,耕地面积逐年下降。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当今乃至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浅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打下坚实的基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首先要节约用地,新的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其次是要提高土地的投人产出强度,使土地收益最大化。第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强管理、规划,整章建制,完善政策,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合政〔2007〕81号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www.***.***2008年11月16日 【字号:大中小】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2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发[2006]31号)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111号)精神,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市实 际,就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节约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为重 点,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手段,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施 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策,调动用地主体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并通过
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田锡富 摘要: 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其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 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代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 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 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土地管理 的具体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土 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对策,对具体的土地管理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 设节约型社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地球 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自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土地利用进行严格控制,但是在土地利用中土地结构和土地布局存在不合理性,并且多数地区土地利用还处于粗放型,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不足,耕地面积逐年下降。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当今乃至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宁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宁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用地意识不强、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并从制定统一用地标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节约型社会
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回顾我国有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若干规定、总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步伐的主要举措。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是针对当前 “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重点是要解决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与粗放问题。在实践中,应该调查 研究国土资源管理与利用机制中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国土资 源管理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结构和布局,抓好资源开 发利用的各个环节。 1.明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两个主体与两个环节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涉及两个不同的主体:一个是对资源 开发利用进行监督管理的政府部门。这是行使资源开发利用 监管权力的行政主体,是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和提 供服务的职能部门。另一个是从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企业 或个人。这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行为主体,是实施宏观资源 调控政策、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实体。行政主体是资源 利用的管理者,行为主体是资源利用的实施者,前者对整个机 制的建构、运行起着决定和导向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增加土地灌溉面积、保障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土地作保障。如何处理好保障水利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对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兼顾,在全力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土地供应的同时,
杭州市江干区 多措并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总目标,抢抓大湾区建设和拥江发展战略机遇,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政的有力支撑下,大胆探索,积极谋划,充分挖潜,多措并举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盘活为主转变,
丘陵区新村建设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思考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对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要求。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界于渠江、嘉陵江之间。幅员面积1633平方公里,辖53个乡镇,657个行政村,总人口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境内北部为低山地貌,中部为深丘、浅丘带坝地貌,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
国企改造振兴的首要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经验的启示下,我们针对当时铁西老区与开发区所处区域不同,而形成的每平方米5001200元的级差地租,提出了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实施\"东搬西建\"的发展思路。将地处东部的铁西老区企业搬迁到西部开发区,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将搬迁后的东部区域重新规划,重点发展商贸等第三产业。~
房地产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房地产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房地产行业利润过高,甚至是暴利,说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不正当竞争的市场,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合同
1 **()第号 项目名称:**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 (更新评价)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年月日 2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 有关法律规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编制**经济技术 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合同如 下: 一、甲方委托乙方的任务及要求: 甲方委托乙方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2015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 二、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资料: 1、开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地籍、土地利用、土地规划、 城乡规划等基础资料; 2、开发区所有建设用地审批的图件及相关资料; 3、汇川区土地更新现状库(2015年度); 4、开发区城市规划(201
安徽省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调研报告
安徽省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调研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对咨询研究中心提出的研究题目,咨 询中心安排土地咨询部及二处,共三位同志于6月15日至6月21日 就“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课题在安徽进行实地调研。调研 组分别在省厅、合肥市局、肥西县局、官厅镇国土所和两个工业园区 (一个国家级,一个省级)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座谈和交 流。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当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经验、新方法。 一、安徽省基本情况 1.社会经济状况 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全省户籍人口6675.7万人, 城镇化率38.7%。2008年,安徽全省生产总值8874.2亿元、比上年 增长12.7%,粮食总产量604.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概况 全省土地总面积1401万公顷。全省农用地1119万公顷,建设用 地166.2万公顷,未
对城镇化建设中宁武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思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大城市乃至中小城镇的土地利用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显得弥足珍贵,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更为重要。本文从宁武县的现状出发,分析宁武县城镇化现状及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给县域城镇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带来新思路。
快速城市化影响下天津农村土地优化利用研究
112 greeneconomy绿色经济 城市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和过程 [1] ,是 “乡村-城市”方向的转型,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社会关 系的剧烈变动,进而对农村地域系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 响。土地作为农村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类 型、结构、方式深受城市化过程的综合影响,进而对农村 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北方的经济 中心和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 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土地总面积为11760.26km2, 2006年总人口为107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4359亿元,人均gdp达到41163元。本文在统计资料分析 和实证调研基础上,重点分析天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和驱动力,探讨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城市化影响下农
广东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重点与对策分析
表1“四清查、四对照”之低效用地调查结构表 单位:hm2 地类 可调整的可调整 占低效%面积占% 16.12 12.23 20.69 4.27 2.45 3.43 13.77 18.80 46.78 31.88 1.36 0.59 0.60 100.00 3400 8459 5764 245 107 108 18083 16.06 52.64 21.21 4.37 3.33 2.39 100.00 21089 69140 27864 5741 4373 3145 131353 面积占% 城镇(含园区) 农村居民点 工矿用地 交通 水利 其他 总计 低效用地 广东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节约集约 利用土地的示范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 原则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要实现这 些目标,必须找准对象,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节约集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研究——基于制度租的视角
基于制度租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来源问题。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制度特征,它不仅是两个市场割裂形成的经济租金,更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的制度租。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问题的思考
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解读之七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国土资源部在推进建立节约集约用地8项制度、制定《节约集约用地规定》基础上,最近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目标和严格用地规模管控等7项重点任务,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如何加强和改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建设用地的全程监管工作,并将其作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运河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