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思考_王孟
第 42卷 第 2期 2 0 1 1年 1月 人 民 长 江 Yangtze R iver V o.l 42, N o. 2 Jan. , 2011 收稿日期 : 2010- 11- 03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2009ZX07104- 006) 作者简介 : 王 孟,男 , 工程师 ,主要 从事水生态 、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E- mai:l m engwang@l hotmai.l com 文章编号 : 1001- 4179( 2011) 02- 0021- 03 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思考 王 孟 ,叶 闽 ,杨 芳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30051) 摘要 : 实施入河排污口论证制度 ,依法 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管理 ,是保护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 、促进 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认识与思考
【水资源】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认识与思考 郑建国 1,3 ,谢 晨 2,3 ,孙照东 1 (1.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4;2.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河南郑州450004; 3.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摘 要:针对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情况和水体污染现状,分析了入黄污染物限排及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相关要求及存在的 主要问题,认为应实行水功能区动态管理、二级区污染物限排总量分配、建立排污权分配与交易制度、制定入河排污口设 置综合规划以及设置论证技术规范等。 关 键 词:黄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79(2009)01-0065-02 1 污染现状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1982年黄河流域废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附件: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试行) 申请单位(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监制 填报要求 1、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市政(含污水 处理厂)等应填报本申请书。 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 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 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若申请单位同时申 请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 有关信息。 4、表格提交一式六份,每份需加盖公章,一并提交给排污 口设置的审批单位。 申请单位 1 法人代表 2 详细地址 3 邮政编码 单位性质 4 主管机关 联系人联系电话 取用水量 (万吨/年)5 服务面积(km2)5服务人口5 排污口设置 类型 6 新建 排污口 性质 6 企业 改建市政 扩大其他 排放方式 6 连续 入河方式 6 明渠()、暗管() 泵站()、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附件1: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试行) 申请单位(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监制 填报要求 1、申请设置入河排污口所有单位包括企业、市政(含污水 处理厂)等应填报本申请书。 2、用钢笔填报,蓝、黑墨水均可,书写工整、清晰,填报 数据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说明。 3、必须按“填写说明”如实规范填写。若申请单位同时申 请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排污口的,应分别填写每个排污口的 有关信息。 4、表格提交一式六份,每份需加盖公章,一并提交给排污 口设置的审批单位。 申请单位 1 法人代表 2 详细地址 3 邮政编码 单位性质 4 主管机关 联系人联系电话 取用水量 (万吨/年)5 服务面积(km2)5服务人口5 排污口设置 类型 6 新建 排污口 性质 6 企业 改建市政 扩大其他 排放方式 6 连续 入河方式 6 明渠()、暗管() 泵站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2)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试行)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定, 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 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 作,制定本要求。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 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 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 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 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总则 1.1论证目的 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 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 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试行)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规 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 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 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 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 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 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 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总则 1.1论证目的 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 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 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 (试行)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的 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 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 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 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 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 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总则 1.1论证目的 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 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 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
远东国际城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远东国际城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生态需水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对流域水资源乃至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种类,探讨生态需水研究重点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旨在更好地寻找解决湿润地区生...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下同)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 口,以及对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排污口,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的排污 口,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新建,是指入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 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排放方式等 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入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 扩大,以下统称入河排污口设置。 第三条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防洪规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与评价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指导方针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堤防整修加固。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由堤防、部分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防洪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长江的整体防洪能力和流域防洪管理的建议。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1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经过60多年的防洪建设,长江中下游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 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 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一、防洪工程 (一)堤防工程 长江中下游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鄱阳湖区 等堤防,总长约30000公里,是长江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中下游3900余公 里干堤已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设计洪水位分别为沙市45.00米、城陵矶34.40米、汉 口29.73米、黄石27.50米、湖口22.50米、大通17.10米、芜湖13.40米(有台 风为13.50米)和南京10.60米(有台风为11.10米)。 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以及沿江重点防洪城市堤防为1 级堤防。松滋江堤、荆南长江干堤、洪湖监利江堤、岳阳长江干堤、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组成部分,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长江流域1553个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水化学特征、河流及湖库现状水质、湖库营养状态、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和地下水现状水质及污染等方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局部区域趋向恶化;地下水现状水质总体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长江流域梯级排灌工程的设想及其价值
长江流域洪灾旱灾不断。建立大型排灌工程,取长江之水,既减洪水压力,又解旱灾之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此举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优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证广大地区的粮、棉、油产量,保证人、畜饮水质量,分洪减灾等。并且梯级排灌工程建设投入的巨大"乘数效应",必将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这是开拓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
漳卫南运河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措施探讨
简要阐述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和不足,探讨如何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履行水资源保护职责,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
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践与探讨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制定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审查审批程序和要求,规范了监督管理事项和行为,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出现城镇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分片收集集中处理排放、工业污水由园区集中排放的现象。针对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长江流域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管实践,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为园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审查审批、监督管理和有关法规修订提供参考。
长江流域住宅采暖降温方案分析
长江流域住宅采暖降温方案分析——长江流域属非采暖区,但该地区冬冷夏热,城市家用空调日益普厦。通过对几种采暖降温方案优缺点的比较,集中式土壤源热泵联舍冷暖地丝采暖降温,圆其热舒适性好,能源利用率高,对室内外环境无危害,推荐为21世纪长江流域住宅...
长江流域片水利投资后向效应经济分析
利用1999年长江流域片51个部门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和局部闭技术定量计算了水利投资的后向效应,包括水利投资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对各部门总产值、增加值的效应;提出了更科学的投资净效应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计算结果。
对长江流域片水利统计工作的探讨
结合长江流域片五省(直辖市)水利统计工作的现状和经验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部分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统计报表欠规范、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增强统计能力的对策建议。
长江流域百余个入河排污口实现全覆盖监测
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6年多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从会上获悉,长江流域已初步建立以水功能区监督性监测、入河排污口计量监测、饮用水源地应急监测和敏感区生态监测为主体的监测体系,并对重点区域和排污量较大的100余个入河排污口实现了监督性监测。长江干流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汇总会议召开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汇总会议召开
五原水政全面清查入河排污口
为全面落实全区环保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内蒙古五原县水政监察大队会同县水务局和义长局对五原县境内灌溉渠道及排污沟道上设置的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排查27家企事业单位36个排污口,其中已废弃排污口12个,城镇排涝口3个,间歇使用并有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5个,污水处理厂排放口1个,其他均为小型作坊式生活排水口。10月15日,大队对18家设置排污口责任单位下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其在2014年10月25日前一律关闭拆除,否则强制拆除。
新昌启动入河排污口标识行动
近日,浙江省新昌县水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到2016年底,全县所有入河排污(tk)口完成标识牌设置,非法排污口基本清理,以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水)口监管,夯实河长制工作基础,促进该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此次行动坚持分类处置原则,按照“一口一策”要求,对排查出的入河排污(水)口,分别采取保留、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八大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