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寺水水电站龙马溪页岩力学特性
宝珠寺坝址为龙册褶皱带下志留统粉砂质页岩,文章根据各类勘察和室内试验成果对该岩体力学性质作一归纳和分析,并从岩相特征对坝址岩体的力学性质作出予测。该页岩胶结成岩差,一经风化和水化作用强度大为降低,也是认识和利用软岩岩体的一个工程实例。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设计优化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需要,经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优化结构体形,减少工程量,简化施工,从而节约了建设工期,降低了造价,为工程提前下闸蓄水、发电赢得了时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龙马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从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的常规原则、上位机系统设计、网络设计、现地控制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及设备造型介绍,剖析了龙马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配置、设备选型及功能实现。
宝珠寺水电站三期导流工程若干水力学问题
本文为宝珠寺水电站ⅲ期导流方案设计与实验的总结性文章
龙马水电站3号机组动平衡调试分析
在龙马水电站3号机组启动试运行期间,使用状态监测系统进行动平衡试验。仅通过两次配重使3号机组振动摆度数值大大降低,为机组长期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体型优化设计概述
介绍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工程量及工期优化方案的研讨、制定和实施全过程以及优化后的成果。
水电站调压井的水力学特性
为了研究调压井在水轮机负荷变化时的水力学特性,以漾洱水电站调压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法计算调压井稳定断面面积、阻抗孔尺寸、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同时为了论证数值法可行性,采用调节保证计算机组转速、蜗壳压力和尾水管压力,且以模型试验进一步分析调压井水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调压井的稳定断面面积为688.134m2,阻抗孔直径为4.50m,最高涌波水位低于调压井顶高程2.120m,最低涌波水位高于调压井底板5.541m;蜗壳最大压力水头升高值为67.85m,上升率为29%;机组转速上升值为350.7r/min,上升率为40%;尾水管最低压力水头为0;蜗壳压力、机组转速和尾水管压力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范围内;调压井水流稳定,流态良好,没有产生旋涡,没有出现负压,阻抗孔上下压力差较小.因此调压井水力学特性良好,调压井体型是合理的.
青龙水电站引水隧洞蚀变花岗斑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青龙水电站引水隧洞后半段二迭系灰岩地层中有脉状产出的花岗斑岩,其新鲜岩石强度较高,属硬质岩,但由于岩体裂隙发育,沿结构面岩体蚀变强烈,局部深埋(垂直埋深300~400m)节理密集段出现囊状风化现象,岩体强度降低,对隧洞围岩稳定带来较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工程区区域地质环境、花岗斑岩的建造特征、岩体的构造改造研究,分析了花岗斑岩的蚀变机理;通过对花岗斑岩岩样试验等手段,研究了花岗斑岩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岩体蚀变越强,其物理性质相对越低;蚀变后岩体强度显著降低;发生蚀变的花岗斑岩结构面的抗剪力学参数较低,与水电规范中岩屑夹泥型结构面参数取值相当。
宝珠寺水电站机组尾水锥管修补处理
介绍了宝珠寺水电站机组尾水锥管钢板里衬破坏的原因,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较为合理地选择了处理方案和主要材料,对主要处理程序和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某水电站厂区较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在大量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较软斑状二云母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表明:斑状二云母花岗岩是具较低等强度、较高模量的岩石。建议在选择某厂房轴线时,除考虑岩体结构面方向外,重点考虑最大主应力π的方向,并在施工时控制爆破。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闸墩预应力锚索施工
预应力锚索在闸墩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控制闸墩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并改善闸墩在工作弧门水平推力下的受力状态。龙马水电站成功的完成闸墩预应力锚索施工。
宝珠寺水电站洪水调度优化方案
针对宝珠寺水电站当前汛期调度方式下预见期短、洪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流域洪水预报新技术新方法,以不降水库防洪标准、不增加下游防洪压力和防洪风险完全可控为前提,进行宝珠寺水电站洪水调度优化设计,尽可能发挥多功能水库综合效益。
龙滩水电站泥板岩剪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
利用岩石剪切流变仪,对龙滩水电站泥板岩进行了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泥板岩剪切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剪切流变速率的变化趋势,讨论了岩石剪切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将非线性流变元件(nrc模型)与西原模型串联起来,建立了新的能够描述加速流变特性的岩石非线性流变模型。采用泥板岩剪切流变试验曲线,对建立的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进行了辨识,获得了岩石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的材料参数,流变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宝珠寺水电站发变组保护整定计算
针对宝珠寺水电站发变组保护定值整定进行分析、计算,提供微机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对保护配合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宝珠寺水电站泄洪消能布置的优化
本文简要介绍了宝珠寺水电站泄洪消能设计的优化过程,从原审定的中间坝后式厂房枢纽布置方案,采用的对称式正向鼻坎扩散挑流消能,演变为中孔低挑一水垫塘消能的新颖型式.解决了电站尾水渠的淤积问题,而且减弱了回流,使左岸岸边淘刷深度有所减小,从而降低了护岸工程的施工难度.中孔由高鼻坎改为低挑坎后,减少了混凝土工程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宝珠寺水电站沉井群一期工程的施工布置
第1期宝珠寺水电站沉井群一期工程的施工布置 宝珠寺水电站沉并摹一期工程的施工布置 一 、工程概况 颉建军 (质量安全处) 宝珠寺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 自龙江干流上,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 顾灌溉、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 利抠纽,它施工期的导流方式采用右岸明 槊导流方案。导流明渠位于右河床,明渠 左导墙基础和部分墙体设计采用沉拄,在 柱号上o+219.o0~下0+337.o0的 区段内共布置了十三个大型沉井。沉井井 筒高度为7.5m~21.5m,底部要求嵌入弱 风化基岩0.5m。十三个大型沉井分二期 进行施工,第一捌先施工1号~7号共计 7个沉井,第二瑚再施工8号,9号、 l2号~l5号共计6个沉井。一期工程中沉 井特征数据见表l 1号~7号沉井布置在桩号下0+ l93.0o~下0+3
宝珠寺水电站大坝绕坝渗流分析
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对宝珠寺水电站大坝绕坝渗流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合地下水位等值线资料,探明了绕坝渗流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各环境物理量对渗流的影响,对大坝绕坝渗流状况做出了评价,得出了大坝绕坝渗流状况良好的结论。
宝珠寺水电站1.4m宽防冲墙的施工
宝珠寺水电站左岩下游护坡的水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防冲墙,墙宽1.40m,深37.0m,从上至下布设钢筋笼,采用二级配c25混凝土浇筑成墙。施工中采用cz30型冲击钻机在页岩地层中造孔,共完成成墙面积4671m^2,钢筋笼下设345t,混凝土水下浇筑7850m^2,有效地解决了在基岩中造宽墙这一施工难点。
宝珠寺水电站制冷系统的制造安装及运行
1引言宝珠寺水电站制冷系统包括一座总容量为2669kw(标准工况)的制冰楼和总容量为2756kw(标准工况)的冷水厂。制冰楼共分两个独立系统,一是制冰系统,它为两座3×1.5m~3搅拌楼供冰,制冷容量为1366kw(标准工况),日产片冰120t,以满足1oom~3/h低温砼生产;二是冷风系统,制冷容量为1302kw(标准工况),向两座搅拌楼骨科仓供—5℃冷风,对特大石、大石、中石进行预冷。制冰楼钢结构和搅拌楼附壁式冷风系统由水电五局川北机械厂制造并安装。钢结构安装始于1992年10月末,历时一个月。1993年2月完成设备安装,3月份系统安装,4月10日开始系统吹污试压,4月28开始充氨,5月15日系统调试完毕,8台片冰机先后正式产冰,月底完成向搅拌楼输冰,控制等系统的调整试验,6月4日开始加冰搅拌低温砼,正式投入使用,随后冷风系统也投入运行。
宝珠寺水电站1.4m宽防冲墙的施工
宝珠寺水电站左岩下游护坡的水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防冲墙,墙宽1.40m,深37.0m,从上至下布设钢筋笼,采用二级配c25混凝土浇筑成墙。施工中采用cz30型冲击钻机在页岩地层中造孔,共完成成墙面积4671m^2,钢筋笼下设345t,混凝土水下浇筑7850m^2,有效地解决了在基岩中造宽墙这一施工难点。
宝珠寺水电站施工测量的几点体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宝珠寺水电站,在施工准备及施工控制和施工放纵各阶段所做的测量工作。总结了各阶段的体会和经验,洪水电工程测量人员会考。
宝珠寺水电站中孔溢流面滑模的施工
宝珠寺水电站中孔11号、12号坝段的施工,是继宝珠寺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之后,又一个洪水期来临电站安全渡汛的关键项目之一。施工时间紧,难度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措施,组织立体交叉作业。溢流面的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近似坡比大于1∶1的乙、丙、丁块采用有轨滑模施工;对近似坡比小于1∶1的戍、已块(反弧段)采用无轨滑模施工,最后均全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该工程项目,实践证明采用的这一系列措施是经济合理的
宝珠寺水电站沉井群一期工程的施工布置
宝珠寺水电站沉井群一期工程的施工布置
宝珠寺水电站一期导流工程简介
宝珠寺水电站一期导流工程简介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机电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