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稀土加入量对高锰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不同稀土加入量的高锰铸钢采用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测试拉伸性能,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S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将稀土加入高锰钢中,能细化晶粒,改变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使碳化物呈颗粒状弥散分布,从而有效改善高锰钢的强度与塑韧性。
中心偏析对高锰钢中厚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国内某钢厂中厚板力学性能检验和拉伸试验断口情况判定数据为样本,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断口分层将引起钢材延伸性能的明显下降。通过对分层试样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的研究,认为心部异常组织以及硫化物夹杂的存在使得试样拉伸时易在中心部位发生脆断,形成断口分层。试样厚度中心区域在较小的形变条件下产生了裂纹,使材料的变形集中在局部,这种通过裂纹扩展使材料断裂的方式,降低了材料断裂前的变形量,从而导致拉伸试样延伸率不合。
高锰钢成分和力学性能标准
二分厂常用高锰钢铸件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mnsi sp cr ≤ zgmnl3-l1.10~1.5011.00~14.000.30~0.800.040.09 zgmnl3-21.00~1.4011.00~14.000.30~0.800.040.09 zgmnl3-30.90~1.3011.00~14.000.30~0.800.040.08 zgmnl3-40.90~1.2011.00~14.000.30~0.600.040.07 zgmnl3-50.90~1.3011.00~14.000.30~0.600.040.071.50~2.50 二分厂常用高锰钢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应用 牌号 抗拉强度 ób/mpa 伸长率 &5(%) 冲击吸收akv /j硬度hbs适用范围
退火温度对冷轧中锰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对冷轧中锰钢(fe-0.1c-5mn)进行退火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550℃升高至800℃,冷轧中锰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断后伸长率和均匀伸长率以及强塑积则先升高后降低,在650℃时达到最大值。在650℃退火后产生较多的逆转变奥氏体,在形变过程中产生持续trip效应,冷轧中锰钢获得了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塑性,强塑积可以达到31gpa%。
退火温度对冷轧中锰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对冷轧中锰钢(fe-0.1c-5mn)进行退火试验,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550℃升高至800℃,冷轧中锰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断后伸长率和均匀伸长率以及强塑积则先升高后降低,在650℃时达到最大值。在650℃退火后产生较多的逆转变奥氏体,在形变过程中产生持续trip效应,冷轧中锰钢获得了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塑性,强塑积可以达到31gpa%。
稀土元素对高锰钢钢液质量的影响
通过向高锰钢钢液中加入稀土元素,试验是否能够达到净化钢液、细化晶粒、合金化的作用,得出稀土元素对钢液质量的影响。
钨对高锰钢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研究合金元素w(0~1.460%)对高锰钢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w的增加,高锰钢的晶粒减小;高锰钢的基体硬度提高;高锰钢中析出少量以w为主要合金元素的碳化物;高锰钢冲击韧性先增后降,当含w量为0.912%时高锰钢的冲击韧性最高,达到329.9j/cm2,比不含w的高锰钢约提高了49%。这是w元素的细晶作用、固溶强化和碳化物析出综合作用的结果。
铅浴淬火对72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铅浴淬火对72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990℃→960℃→930℃→900℃,铅浴淬火温度从500℃升至530℃时,72钢组织由珠光体+贝氏体+索氏体+铁素体变为索氏体+珠光体+少量铁素体,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呈降低趋势。当加热温度为1010℃→970℃→930℃→900℃,铅浴淬火温度从530℃升高至550℃时,组织中索氏体含量增多,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逐渐升高,铅浴温度为540℃时,强度为1228mpa,伸长率为7.2%,断面收缩率均值为45%,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可作为3.0mm钢丝热处理的定型工艺。
加工硬化对高锰钢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对高锰钢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严伟林,方亮,郑战光 (1.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 室,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利用喷丸技术,在高锰钢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结构特征的表层,60min喷丸样 品表面的晶粒尺寸约为3-8nm。2min喷丸样品表面的晶粒尺寸为30~40nm。随着喷丸处理 时间的增加,表面硬度增加,样品起始硬度为256hv,120min喷丸处理后,表面硬度增加 到774hv。二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玻璃砂纸磨损,经2min喷丸的材料耐磨性相 对于喷丸前提高了70%。喷丸前、后样品主要为微观切削,但过长的喷丸时间,导致表面 产生微裂纹,使耐磨性下降;而刚玉砂纸磨损,喷丸处理不能提高样品的耐磨性。 关键词:喷丸处理;高锰钢;表面纳米化;硬度;磨料磨损 effec
淬火温度对高碳中铬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900~1050℃不同淬火温度,高碳中铬钢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钢中碳化物逐渐溶解,1000℃时,基本全部溶入基体中;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1050℃时达到最大为23.6%;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先升高后降低,950℃时硬度达到最高为60.5hrc,1000℃时冲击韧度达到最大为20j·cm-2。钢在静磨料磨损条件下,表现为切削磨损,主要受硬度和碳化物的影响,900℃淬火后,钢的耐磨性最好。
碳、硅、锰含量对低碳冷拔拉丝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多年生产冷拔拉丝钢q195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低碳冷拔拉丝钢(hl钢)以代替q195。与q195相比,该钢伸长率δ10增加了72%,抗拉强度降低了70mpa。介绍了hl钢相关的生产工艺,探讨了钢中碳、硅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淬火温度对高碳中铬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900~1050℃不同淬火温度,高碳中铬钢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钢中碳化物逐渐溶解,1000℃时,基本全部溶入基体中;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1050℃时达到最大为23.6%;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先升高后降低,950℃时硬度达到最高为60.5hrc,1000℃时冲击韧度达到最大为20j·cm-2。钢在静磨料磨损条件下,表现为切削磨损,主要受硬度和碳化物的影响,900℃淬火后,钢的耐磨性最好。
稀土β成核剂对PP-R/PO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稀土型β成核剂wbgii对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r/po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广角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体系结晶性能及晶态结构。结果表明,poe及wbgii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pp-r的低温抗冲性能,使得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降低,两者同时使用时,协同增韧效果明显;poe具有一定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r的结晶温度;在β成核剂复合改性体系中,存在β-pp向α-pp转化的过程,在受冲击断裂的过程中,poe的存在则抑制了这一转化过程,进而使得体系的韧性增强,使得脆韧转变温度进一步降低。
稀土在高锰钢中脱硫、脱磷效果的研究
高锰钢辙叉是我厂的主导产品,有50多个品种,年产6000件以上。在现场使用过程中高锰钢辙叉出现初期磨耗量较大、叉尖部位剥落掉块等质量问题,致使辙叉使用寿命降低。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高锰钢的物理性能 a.密度。在15℃时的密度为7.870~7.9805 9/m3,液态时密度为7.05009/m3。 b.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及比热容。高锰钢的热 导率低,而线膨胀系数大,见表3.96,这是高锰钢 的一大特点。在铸件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应加以考 虑,否则在铸造和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 c.磁导率。水韧处理后的高锰钢的组织是单相 奥氏体,无磁性,磁导率为l.003~1.03h/m;高 锰钢热处理中表层脱碳,磁导率为1.3h/m。 ⑥铸造性能高锰钢的流动性较好;凝固收缩 较大,易形成缩孔;高锰钢因含碳量高、导热性较 低以及结晶生长速度较快,易产生粗大的柱状晶组 织。锰钢因线膨胀系数大、导热性较低、热应力和 收缩应力较大,加之铸态强度和塑性较低,其热裂、冷裂及变形倾向较碳钢大。 由于高锰钢液易生成mn0,从而易于和型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5%、1.0%、1.5%、2.0%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弯强度)、静弹性模量以及抗冲击性能测试,分析了混凝土拉压比和弹强比,同时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mgo膨胀剂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静弹性模量和弹强比无明显影响,但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拉压比逐渐增大,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掺入聚丙烯纤维及膨胀剂均可显著提高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并且膨胀剂可以有效改善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强比。
酰胺化合物对PP-R的β成核作用及力学性能影响
研究了二环己基对苯二甲酰胺(dcht)和二苯基对苯二甲酰胺(dpht)2种自合成的酰胺化合物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β成核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偏光显微镜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改性pp-r的晶型和结晶形态。实验结果证明:dcht对pp-r具有良好的β成核效果,诱导pp-r中α晶型部分转变成β晶,使球晶尺寸变小,原来粗大的α球晶转变成无规则的花状β晶体,β晶型相对含量超过25%;dcht最佳用量为0.15%,此用量下能使pp-r的20℃和-10℃缺口冲击强度提高都超过20%以上;断裂伸长率提高约50%,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基本不变。而dpht对pp-r的β成核效果和韧性的提高比dcht略差。
铜含量对高碳TW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fe-20mn-xcu-1.3c系高强度高塑性合金钢。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om观察,研究了铜含量的变化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0mn-xcu-1.3c系合金拉伸变形前后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提高,而抗拉强度降低,fe-20mn-3.0cu-1.3c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256mpa,伸长率为77.6%,强塑积达到97465.6mpa.%,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铜含量的增加提高合金的层错能,推迟了变形过程中孪晶的形成并降低了孪晶的形成速率,使位错滑移更容易发生。fe-20mn-xcu-1.2c系合金具有较高的加工硬化速率水平,其加工硬化速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过火处理对Q345H型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过火处理对Q345H型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锰钢
高锰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耐磨钢,一类是无磁钢。这里主要涉及耐磨钢。这类 钢含锰10%~15%,碳含量较高,一般为0.90%~1.50%,大部分在1.0%以 上。其化学成分为(%):c0.90~1.50mn10.0~15.0si0.30~1.0s≤0.05 p≤0.10这类高锰钢的用量最多,常用来制作挖掘机的铲齿、圆锥式破碎机的轧 面壁和破碎壁、颚式破碎机岔板、球磨机衬板、铁路辙岔、板锤、锤头等。 上述成分的高锰钢的铸态组织通常是由奥氏体、碳化物和珠光体所组成,有 时还含有少量的磷共晶。碳化物数量多时,常在晶界上呈网状出现。因此铸态组 织的高锰钢很脆,无法使用,需要进行固溶处理。通常使用的热处理方法是固溶 处理,即将钢加热到1050~1100℃,保温消除铸态组织,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 然后水淬,使此种组织保持到常温。热处理后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均大幅
自回火温度对20MnSi钢筋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第46卷第6期 2011年6月 钢铁 ironandsteel vol.46,no.6 june2011 自回火温度对20mnsi钢筋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张朝晖,鲁思渊,巨建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对不同合金成分20mnsi钢进行控轧控冷和不同温度自回火处理后,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多功能材料 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自回火温度下不同硅、锰含量20mnsi钢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自回火 温度的升高,钢筋的表层显微组织逐渐得到改善,并最终得到珠光体组织,使20mnsi钢筋的强度与韧性得到良好 配合;20mnsi钢筋的淬透性随钢筋中si、mn元素含量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显著增强钢筋的力学性能。采用控轧
稀土与热处理对高铬铸铁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稀土与热处理对高铬铸铁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马永杰,mayongjie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 刊名:机械制造 英文刊名:machinery 年,卷(期):2009,47(10) 参考文献(2条) 1.王丽敏;李秋荣稀土变质及热处理对耐磨铸铁冲击疲劳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稀土学报2004(08) 2.马永杰;汪洋高铬铸铁轧辊的生产工艺及性能分析2009(07)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马国睿.郭二军.王丽萍.maguo-rui.guoer-jun.wangli-ping稀土镁对高铬铸铁变质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10(4) 2.王华.张云鹏.李爽.wanghua.zhangyun-peng.lishuang铝对高铬耐磨铸铁组织
铝对奥氏体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铝对奥氏体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减轻能源短缺和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电 站锅炉蒸汽参数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电站锅炉用钢的性能一直是制约提 高电站锅炉使用参数的主要因素。 当前电站锅炉使用的传统奥氏体耐热钢主要通过高温氧化过程中在表面形 成的cr2o3氧化膜来保证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当使 用温度提高至650℃以上时,材料表面的cr2o3氧化膜 会挥发,晶界碳化物发生聚集导致材料失效。新型含铝奥氏体耐热钢表面形成的 铬、铝复合氧化膜在高温下较为稳定,同时,晶粒内部析出纳米级的nbc强化相也 会显著提高材料的高温蠕变强度,使新型含铝奥氏体耐热钢成为新一代超(超) 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候选材料。 本论文新设计了三种不同al含量的新
淬火工艺对双金属带锯条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淬火工艺对双金属带锯条齿部和背部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实际锯切寿命及断口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工艺对金属带锯条背部与齿部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有影响,尤其对背部材料的影响较明显,降低淬火冷却速率,使背部材料塑性以及抗疲劳性能有一定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淬火后孪晶马氏体量有所增加,回火后,使孪晶马氏体发生退化产生脆性片状碳化物,进一步增加回火脆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利工程材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