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水率状态下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利用青岛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恒刚度直剪仪,完成了18%、20%、25%、28%共4组不同含水率黏性土与混凝土大型直剪试验,重点对不同含水率和法向应力下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含水率的变化对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受到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当含水率较高时,界面剪应力达到峰值后剪切变形表现为典型的弹塑性变形;当含水率较低时,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现出折线型关系。界面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但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始终保持线性关系,黏聚力受临界含水率25%左右的影响,小于临界含水率时,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大于临界含水率后,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摩擦系数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变化幅度仅为5.5%。
接触面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通过大型恒刚度直剪仪,研究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粗糙度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的混凝土界面分别施加25,50,100,150kpa的法向应力,探寻界面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应力和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呈现折线形和双曲线形,应变软化现象较明显;界面法向应力越大,最大剪应力和破坏剪切位移越大;界面粗糙度等级越高,最大剪应力和破坏剪切位移越大,在法向应力为150kpa时,ⅳ级界面和ⅰ级界面曲线达到峰值时,最大剪应力分别为94.57,67.14kpa,最大剪应力的破坏剪切位移分别为15.80,10.42mm;ⅳ级界面摩擦角和黏聚力分别是ⅰ级界面的1.3,1.46倍,界面粗糙度等级越高,界面摩擦有效系数和黏聚力有效系数越大.
砾质黏性土直接剪切试验研究
砾质黏性土直接剪切试验研究——通过对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砾质黏性土的室内直剪试验方法。通过大量试验证明,所获得的强度指标是稳定的和可靠的。
卸荷状态下黏性土的变形和强度试验研究
卸荷状态下黏性土的变形和强度试验研究——南京河西地区原状黏性土应力路径试验表明,不排水情况下,侧向卸荷试验得到的割线模量要大于轴向加荷试验得到的割线模量。轴向加荷和侧向卸荷条件下得到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基本一致。上述结论在工程实例数值模拟分析中...
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
采用大型直剪仪,系统研究法向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根据制定的加卸荷方案,对3个粗糙度等级(锯齿高为0,1,2cm)的黏土–混凝土接触界面先加荷至初始法向应力,再卸荷至剪切法向应力进行剪切。从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界面最大剪应力、剪胀性3个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仍大体呈双曲线形式,并未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初始法向应力越大,相同剪切位移对应剪应力越大;初始法向应力越大对应的界面最大剪应力越大,根据mohr-coulomb准则通过线性拟合得出界面强度参数,并引入界面摩擦有效系数和黏聚有效系数。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界面黏聚有效系数随着初始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而摩擦有效系数则随初始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剪切过程中3个粗糙度等级的黏土–混凝土界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剪胀,界面越粗糙,剪胀量越大。同时,应力历史对界面剪胀性规律有明显的影响,未经历法向卸荷的界面剪切过程开始先剪缩然后再剪胀,而经历法向卸荷的界面剪切一开始便呈现剪胀,且初始法向应力越大,剪胀越明显。
不同含水率下尾矿与土工格栅界面特性的试验研究
含水率是影响尾矿加筋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对不同含水率(1.5%、9.7%、19.3%)下尾矿与土工格栅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最大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呈线性相关,能够反映筋-尾矿界面参数似粘聚力和似摩擦角;似粘聚力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似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含水率增大过程中存在界限含水率,大小约为10%;在界限含水率下,似粘聚力达到最大值,似摩擦角达到最小值;似摩擦系数随法向应力增大呈非线性递减,可以二次抛物线拟合反映二者关系;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似摩擦系数随含水率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规律,与对应界面参数似粘聚力的变化一致。上述试验分析成果对应用土工格栅进行尾矿坝加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不同含水率下尾矿与土工格栅界面特性的试验研究
含水率是影响尾矿加筋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对不同含水率(1.5%、9.7%、19.3%)下尾矿与土工格栅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最大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呈线性相关,能够反映筋-尾矿界面参数似粘聚力和似摩擦角;似粘聚力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似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含水率增大过程中存在界限含水率,大小约为10%;在界限含水率下,似粘聚力达到最大值,似摩擦角达到最小值;似摩擦系数随法向应力增大呈非线性递减,可以二次抛物线拟合反映二者关系;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似摩擦系数随含水率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规律,与对应界面参数似粘聚力的变化一致。上述试验分析成果对应用土工格栅进行尾矿坝加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HJ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剪切强度的试验研究
为了提高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的剪切强度,得到良好的剪切力学性能,文章研究了不同聚合物种类、掺量和不同灰砂比对界面处理剂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种类具有不同的最佳掺量,可使得界面处理剂的剪切强度达到最高。
超细粉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剪切强度的试验研究
为了提高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的剪切力学性能,本文通过界面处理剂大量系统性的力学试验,研究了不同聚合物种类、掺量和不同灰砂比对界面处理剂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每1kg界面处理剂中有12g聚合物pva+cmc,约1:1灰砂比的试样,是剪切性能最好的。不同聚合物种类具有不同的最佳掺量,可使得界面处理剂的剪切强度达到最高。
混凝土含水率对强度影响的试验
通过浸泡时间不同,改变混凝土试块的含水率,测试不同混凝土试块的含水率,并研究含水率变化对试块抗压强度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混凝土标号越高,饱和含水率越小;试块的面积体积比越小,饱和含水率越小;含水率未达1%时,属于表面吸水,对试块的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同样标号的混凝土试块,其测试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高而降低,自然养护的试块,其测试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下降的速度大于标准养护试块.
水泥改性加筋土的筋-土界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水泥改性加筋土的筋-土界面抗剪强度特性;基于大型直剪试验获取了土工织物与水泥土界面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水泥掺量对土工织物-水泥土界面强度的影响特点;同时结合sem照片对加筋土的抗剪强度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加筋土的筋-土界面应力-应变曲线都经过了线弹性、弹塑性和应力软化3个不同变形阶段;界面的剪应力与应变为应变软化关系;水泥掺量对加筋土强度有明显影响;筋-土界面的摩擦角、黏聚力均与水泥掺量成线性上升关系;且黏聚力受影响的程度明显更大;根据土工织物的破坏形式与sem微观形态;发现土工织物内部纤维在剪切过程中受拉应力作用;在土工织物-水泥土界面起到阻止或减少水平位移的效果;
含水率对软土压缩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土的压缩固结与土体的类别和性状、初始含水率、加载方式、排水条件等因素有关.结合松花江避暑城战备路工程实例,取同一路段软土重塑土样进行室内快速固结试验,测定其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s-p曲线、e-p曲线并计算压缩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固结压力作用下,含水率变化对土的压缩系数和沉降量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级荷载作用下,土的轴向变形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土样含水率越大,孔隙比的变化速度越快,土样越容易被压缩;随着固结压力增大,土样孔隙比的变化率减小,压缩变化量也越来越小.其压缩系数的变化符合常规固结试验中的一般性压缩规律,快速固结试验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正确反映土的压缩特性,满足指导施工的要求.
高应力下砂与混凝土界面单剪试验研究
高应力下砂与混凝土界面单剪试验研究——通过对高应力下饱和砂土同混凝土界面一系列单剪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高应力下砂土同混凝土界面剪应力一剪切位移关系,可用一条曲线和一条平直线表示;高应力下界面的强度准则可用无粘聚力的莫尔一库仑公式表示。
不同含水率下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
不同含水率下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指出红黏土在南方地区广泛存在,有必要对其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用某工程场地所取红黏土在实验室制备具有不同含水率的重塑土样,采用常规直剪仪测定其抗剪强度指标,据此分析了含水率条件对红黏土粘聚力、内摩擦...
FRP板与混凝土湿粘结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7种不同的粘结树脂,通过2批双剪试件的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拉挤成型玄武岩纤维复合板与后浇混凝土湿粘结界面的力学性能,并将其与在既有混凝土表面外贴frp形成的干粘结界面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两者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有效粘结长度、粘结滑移关系、界面断裂能以及粘结破坏机理,深入地研究了湿粘结界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湿粘结的粘结强度仅为干粘结的1/2~2/3,但2种界面的有效粘结长度相差不大。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湿粘结界面的剪切滑移本构模型。
水泥土-混凝土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水泥土-混凝土的界面特性是控制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的关键参数。文章设计了水泥土-混凝土制样方法,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了水泥土-混凝土界面特性,并分析了水泥土中水泥掺入量、混凝土强度等对界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泥土破坏面位于两者交界面上;水泥土强度较低时,界面破坏模式为塑性破坏,随着水泥土强度的提高,脆性特征逐渐显现,破坏模式由塑性破坏转为脆性破坏;界面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符合库伦定律;在一定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范围内,界面黏聚力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近似线性函数,但界面摩擦角与水泥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度不密切;界面剪切强度约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0.188倍。
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对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粘性土加筋土界面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粘•li_+-筋土界面剪切特性与试验方法、剪切速率、填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紧密相关,从而...
粘土剪切波速的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
粘土剪切波速的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利用安装在动三轴仪上的剪切波速测试装置,测试了天津地区粘土的剪切波速,并在此基础上将室内测试结果与现场测试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二者的差值≤16,并与土样埋深有直接关系。
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研究——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结构性能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四点受力等高变宽粱进行剪切试验,探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剪切破坏形态和普通混凝...
混凝土剪切强度参数试验研究
混凝土剪切强度参数试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强度等级试件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剪强度,总结抗剪强度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而提出混凝土抗剪强度参数及适宜的混凝土抗剪强度测定试验方法。采用直剪方法得到混凝土剪切强度,并对其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
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研究综述
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研究综述——介绍了拉拔试验和直剪试验两种筋土界面参数的测试方法,阐述了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方法的选择标准,并对筋-砂土界面剪切特性和筋-粘性土界面剪切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论述了接触面上剪应力-位移的关系,以保证加筋土结构...
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试验研究
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试验研究——在讨论黏性土导电特性的基础上,假定非饱和黏性上中存在3种电流流通路径,针对已有的非饱和土电阻率结构模型存在的缺陷,推导了适用于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结构模型,探讨了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纳为3类。...
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碎石土含水率影响研究
以田师傅-桓仁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边坡碎石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三组不同含水率的重塑土样分别进行剪切试验,讨论分析了含水率对碎石土工程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与室内常规直剪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的结果更加符合现场的实际工程地质特性。
非饱和土与混凝土界面摩擦特性试验
首先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比条件的土样,采用自制的灌注装置在土样上现浇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先对土样进行饱和.然后再置入装有高进气值陶土板的压力板仪中,控制压制时间制成具有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非饱和土试样.最后将具有不同含水率的混凝土-非饱和土试样置入直剪仪中进行剪切试验,探讨土样含水率对界面摩擦剪切强度及极限剪切位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土与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在某种程度上遵循摩尔-库伦破坏准则,且粘性土具有一定的界面粘聚力;界面极限剪切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少;界面发生破坏时,对应的极限剪切位移随土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试件界面极限剪切位移在1~5mm之间,发生破坏时的平均剪切位移约为3.62mm.
兰州原状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兰州原状黄土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对兰州原状黄土不同剪切方位、不同含水量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常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根据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了含水量和剪切方位对兰州黄土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得出原状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并不是一个常...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城乡规划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