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第4章玻璃的黏度及表面性质
73 第 4章 玻璃的粘度及表面性质 4.1 玻璃的粘度 在重力、机械力和热应力等的作用下,玻璃液(或玻璃熔体)中的结构组元(离子或 离子组团)相互间发生流动。 如果这种流动是通过结构组元依次占据结构空位的方式来进行, 则称为粘滞流动。当作用力超过“内摩擦”阻力时,就能发生粘滞流动。 粘滞流动用粘度衡量。 粘度是指面积为 S 的两平行液面, 以一定的速度梯度 dx dV 移动时 需克服的内摩擦阻力 f 。 dx dV Sf (4-1) 式中: —粘度或粘滞系数 S—两平行液面间的接触面积 dxdV / —沿垂直于液流方向液层间速度梯度 粘度是玻璃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 它贯穿于玻璃生产的全过程。 在熔制过程中, 石英颗 粒的溶解、 气泡的排除和各组分的扩散都与粘度有关。 在工业上, 有时应用少量助熔剂降低 熔融玻璃的粘度, 以达到澄清和均化的目的。 在成形过程中, 不同的成形方法与成形速度
《玻璃工艺学》第16章玻璃的加工
347 第16章玻璃的加工 成形后的玻璃制品,除了极少数(如瓶罐等)能直接符合要求外,大多还需进行加工, 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制品;某些平板玻璃在进行工艺加工前,还需对玻璃原片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可以改善玻璃的外观和表面性质,还可进行装饰。 本章主要介绍玻璃的冷加工及热加工,现分述如下。 16.1玻璃的冷加工 玻璃的冷加工又称机械加工,在常温下,通过机械方法来改变玻璃及玻璃制品的外形和 表面状态的过程,称为冷(机械)加工。冷(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有:研磨与抛光、切割、 磨砂、喷砂、刻花、砂雕、钻孔和切削等。 16.1.1研磨与抛光 玻璃的研磨与抛光是将不平整玻璃表面进行加工,成为平整而光洁的表面;或者是将玻 璃毛坯制品的形状、尺寸经研磨和抛光,达到规定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而且表面又很光洁的 冷加工方法。目前玻璃的研磨和抛光,使用最多的是光学玻璃和眼镜片的加工;
玻璃工艺学
简述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 玻璃态是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的状态,在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 程中,由于粘度增长很快、析晶速度很小而保持熔融态的结构,因此。玻璃结构 与熔体结构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玻璃结构除了与成分有关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硅酸盐熔体形成条件、玻 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有关,不能以局部的、特定的条件下的结构来代 表所有玻璃在任何条件下的结构状态。即不能把玻璃结构看成是一成不变的。 (2)玻璃是过冷的液体,玻璃结构是熔体结构的继续。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 有一定的继承性。 (3)玻璃冷却到室温时,它保持着与这温度区间的某一温度相应的平衡结构状 态和性能。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有一定的结构对应性。 1828年法国工人罗宾发明了第一台吹制玻璃瓶的机器。 1905年英国欧文斯发明了第一台玻璃瓶自动成型机。 1959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经30年的研究将浮
玻璃工艺学论文
xxxxx学院 《玻璃工艺学》课程论文 题目平板玻璃的生产方法 学生姓名:xxxxxx 学号:2012xxxxxx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xxxxxx 论文成绩: 平板玻璃的生产方法 《玻璃工艺学》课程论文 【摘要】:普通平板玻璃生产的方法有四种:浮法、垂直引上法(包括有槽、无槽、旭法)、平拉法、压 延法等。玻璃生产过程十分复杂,优质低成本玻璃产品的生产涉及工厂(生产线)设计及建设、原料选择、 原料加工、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化、玻璃成型、玻璃退火、玻璃切割、包装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平板玻璃、原料、配合料、退火、加工成型 引言 要获得优质低成本的玻璃产品,首先要优化设计玻璃成分,然后精选原料,精细加工,严禁配料,原 料加工的各环节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获得预期效果,然后正确将配
《玻璃工艺学》第5章玻璃的机械及热性能
94 第5章玻璃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能 5.1玻璃的机械性能 玻璃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玻璃的机械强度、玻璃的弹性、玻璃的硬度和脆性以及玻璃 的密度等。对玻璃的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1玻璃的机械强度 玻璃是一种脆性材料,它的机械强度可用耐压、抗折、抗张、抗冲击强度等指标表示。 玻璃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耐压强度高,硬度也高。由于它的抗折和抗张 强度不高,并且脆性较大,使得玻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善玻璃的这些性能,可 采用退火、钢化(淬火)、表面处理与涂层、微晶化、与其它材料制成复合材料等方法。这 些方法中有的可使玻璃抗折强度成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 玻璃的强度与组成、表面和内部状态、环境温度、样品的几何形状、热处理条件等因素 有关。 5.1.1.1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 所谓材料的理论强度,就是从不同理论角度来分析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
《玻璃工艺学》第15章玻璃的退火与钢花
323 第15章玻璃的退火与钢化 玻璃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即由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变成脆性固体玻璃制品),玻璃经受激 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使内外层产生温度梯度,硬化速度不一样,引起制品中产生不规则 的热应力。这种热应力能降低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影响玻璃的光学均一性,若应 力超过制品的极限强度,便会自行破裂。所以玻璃制品中存在不均匀的热应力是一项重要的 缺陷。 退火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可使玻璃中存在的热应力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小至允许值。除玻 璃纤维和薄壁小型空心制品外,几乎所有玻璃制品都需要进行退火。 对于光学玻璃和某些特种玻璃,退火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退火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当 长的时间,使它各部分的结构均匀,然后以最小的温差进行降温,以达到要求的光学性能, 这种退火称为精密退火。 玻璃制品存在热应力并不经常是有害的。若通过人为的热处理过程使玻璃表面层产生有 规律的、均匀分布的压应力
(整理)《玻璃工艺学》第6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6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水、酸、碱、盐、气体及各种化学试剂和药液的侵蚀, 玻璃对这些侵蚀的抵抗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造包装容器,盛装食品、药液和各种化学制品。 在实验室以及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也广泛采用玻璃设备,如玻璃仪器、玻璃管道、耐 酸泵、化学反应锅等。但是,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使用中有时还不能满足要求。例如,普 通的窗玻璃在长期承受大气和雨水的侵蚀下,玻璃表面失去光泽,使玻璃变为晦暗,并在 表面上出现油脂状薄膜、斑点等受侵蚀的痕迹;光学仪器的各类透镜在使用过程中,因受 周围介质的作用,使光学零件蒙上“雾”状膜、聚滴薄膜或白斑等,影响透光性和成象质 量,严重时将造成报废;化学仪器因玻璃受侵蚀而影响分析、化验结果;对于安瓿瓶、盐 水瓶,在蒸压灭菌及各种气候条件下长期与药液接触,玻璃就会溶解于药
《玻璃工艺学》第6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118/10 第6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水、酸、碱、盐、气体及各种化学试剂和药液的侵蚀, 玻璃对这些侵蚀的抵抗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造包装容器,盛装食品、药液和各种化学制品。 在实验室以及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也广泛采用玻璃设备,如玻璃仪器、玻璃管道、耐 酸泵、化学反应锅等。但是,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使用中有时还不能满足要求。例如,普 通的窗玻璃在长期承受大气和雨水的侵蚀下,玻璃表面失去光泽,使玻璃变为晦暗,并在 表面上出现油脂状薄膜、斑点等受侵蚀的痕迹;光学仪器的各类透镜在使用过程中,因受 周围介质的作用,使光学零件蒙上“雾”状膜、聚滴薄膜或白斑等,影响透光性和成象质 量,严重时将造成报废;化学仪器因玻璃受侵蚀而影响分析、化验结果;对于安瓿瓶、盐 水瓶,在蒸压灭菌及各种气候条件下长期与药液接触,玻璃就会溶解于
6深加工玻璃之夹层玻璃玻璃工艺学教学课件
6深加工玻璃之夹层玻璃玻璃工艺学教学课件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玻璃工艺学思考题汇总 1.简述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玻璃的制造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一般认为最早的制造者是古代的埃及人,他们以泥罐熔融,以捏 塑或压制的方法制造装饰物和简单的器皿。 纪元前一世纪,诺骂人发明用铁管吹制玻璃,用铁管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吹成中空气泡,然后制成各种形状 的制品。 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威尼斯人已经能够制造窗玻璃,玻璃瓶,玻璃镜和其他玻璃饰品,艺术价值较高。 十七世纪玻璃制造技术传遍欧洲,玻璃工厂开始出现,并以煤炭取代了木材作为燃料,玻璃工业得到 发展。 1790年,瑞士人发明了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高均匀度的玻璃的熔制有了新的途径。 十八世纪后期,由于制碱法和蒸汽机的发明,以及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进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 的提高。 十九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出现了玻璃的连续生产以及玻璃的机械成型和加工。 进入20世纪,玻璃制造技术得到突波,先
《玻璃工艺学》第11章配合料制备
213 第11章配合料制备 11.1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 玻璃的组成(成分)是决定玻璃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也是计算玻璃配合料的主 要依据。 改变玻璃的组成即可以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从而使玻璃在性质上发生变化。在生产 中,往往通过改变玻璃的组成来调整性能和控制生产。对于新品种玻璃的研制或对现有玻 璃性质的改进,都必须首先从设计和确定它们的组成开始。 设计合适的玻璃化学组成是投资者与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它涉及企业的经济效 益、产品结构、质量和企业效益等诸多因素。 玻璃的化学组成不仅决定了玻璃制品的性能,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了成本。如特种 玻璃化学组成中按照性质要求,需引入稀土元素成分,价格昂贵,在设计成分时选用性质 相近的其他成分代替稀土元素,则可降低成本。所以成分设计不当,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废品增加,成本提高。 玻璃的化学组成通常是以组成玻璃的化合物或元素的质量比(质量
玻璃工艺艺术论文
玻璃工艺艺术论文 题目:装饰玻璃 姓名:余文林 学号:1253400410 班级:电气4班 摘要:本文从对玻璃材料的介绍开始,然后介绍了玻璃的两种分类方法。在这个基础 上,引出了玻璃材料的应用,具体的介绍了各种玻璃材料的特点和在各种建筑中的应用 方式。再延伸到新型玻璃的介绍以及新型玻璃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一下玻璃材 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玻璃材料建筑应用新型玻璃展望 玻璃是一种各向同性的非晶体材料,它是无机氧化物的熔融混合物,没有特定的固 定组成,主要的化学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钠等。 一、玻璃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装饰玻璃与一般玻璃的不同处在于它经过特殊加工后,将绘画或雕刻、色彩灯光融 为一体,在光的投射下辉映出图案的各种形态,逼真的造型和自然色彩,充分体现了当 今室内装饰引进自然,追求返朴归真,塑造空间灵性的主题。 装饰玻璃在空间装饰效
夹层玻璃工艺处理讲解
夹层玻璃工艺处理讲解
夹层玻璃工艺处理讲解
夹层玻璃工艺处理讲解
夹层玻璃工艺讲解 (2)
夹层玻璃工艺讲解 (2)
玻璃工艺流程
玻璃工艺流程 玻璃的种类有: 银镜、平板玻璃、钢化玻璃、清玻(标清、高清、超清)、磨砂玻璃、 喷砂玻璃、压花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等 一、银镜: 银镜分为镀银和镀铜两种。 1,镀银是在普通玻璃上镀上银水,然后再在银色金属上面喷上油漆保护层。 2,镀铜是在银层的基础上再镀铜层,铜层是通过化学过程沉积到银层上的保护 层,也是对反射层的补充,当铜层完全覆盖银层后,再在表面喷一层油漆保 护层。 一般常用银镜的厚度分别为3、4、5、6(mm)。 对于一般银镜的加工要求:磨直边,安全角,银层不能有透光。 二、平板玻璃 1,普通平板玻璃的厚度分别有:3、4、5、6、8、10、12、15、18(mm)。 2,钢化玻璃。它是普通平板玻璃经过再加工处理而成一种预应力玻璃。钢化玻 璃相对于普通平板玻璃来说,具有两大特征 1)前者强度是后者的数倍,抗拉度是后者的3倍以上,抗冲击是后者
水玻璃工艺制壳
水玻璃工艺制壳 精密铸造2009-09-1809:24:24阅读66评论0字号:大中小 制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型壳(以下简称制壳)的工艺要求、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检查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水玻璃、石英砂、铝矾土砂、高岭石系列砂等材料的型壳制造。 2工艺要求 2.1室温:15~32度,湿度40%~60%. 2.2工艺材料主要技术参数 2.2.1水玻璃涂料应符合标准cicba/b02.07。 2.2.2撤砂 2.2.2.1石英砂 sio2(%)fe2o3(%)含粉(泥)量(%)含水量(%)粒度 表面层加固层 >97≤0.2≤0.2≤0.370#(0.0212)20#(0.85) 2.2.2.2铝矾土砂(适用于加固层) al2o3(%)sio2(%)fe2o3(%)含粉量(%)粒度 >80≤1.5≤0.3≤0.320#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