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探讨——以北京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为例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是以枢纽换乘为功能载体,由多种其他城市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其公共空间是各种换乘人流的集散点,人流复杂,空间亟需要通过整合来实现优越的换乘秩序,从而实现高品质出行.文中以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为实例,从功能、交通及空间形态三个方面来对其主要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设计探讨,从而使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有序高效地发展.
轨道交通慢行交通语言设计研究一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例
阐明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的必要性,简述其设计原则,并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例展开实地调查,总结西直¨地铁站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原则,对我国轨道慢仃交通语言系统设计提出建议,
西直门交通枢纽工程结构设计特点
**资讯http://www.***.***
北京西直门立交改造方案分析
北京西直门立交改造方案分析 朱胜耀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 、 概述 、 西直门立交所处的位置 西直门立交位于二环路西北角 , 系二环路 、 西直门内外大街及学院路的交汇处 , 在市区路 网规划中起到连接两条快速路二环路和京包 快速路与一条城市主干路西直门内外大街 的作用 。 同时 , 这一地区又是客流的集散枢纽 , 地铁西直门车站规划将是环线地铁和地铁 六 线的换乘站 , 地铁线预计也要延伸到西直 门 。 紧临西直门立交西北侧的西直门火车站 , 是 市区规划的四个铁路客运站之一北京北站 , 远期规划日到发旅客列车对 。 、 西直门立交存在的问题 自二环路形成快速路以来 , 在不到两年的 时间里 , 二环路的交通负荷增长了一倍 , 现有立 交的负荷度已经大于 , 成为二环路充分发 挥快速路作用的一个制约点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西直门立交建设时 ,
城市交通枢纽公交换乘问题的研究
城市交通枢纽公交换乘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见的最短路径的算法在实现复杂的公交路线优化问题中的局限, 提出更适合与公交线路的最优算法,建立了以最小换乘次数为第一度量标准,途经站数和费 用为第二度量标准的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的改进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及其算法,合理而有效 的解决了问题一中的6对起始站→终到站之间的最佳路线设计。针对问题二,在问题一基础 上,选出的最小换乘次数大于一次的线路中,搜索出与地铁12tt、中线路相交的公汽站点, 从而可以求出当地铁和公交换乘时的所选的最优路线,然后利用问题一中已建立的优化组合 模型和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的算法求解,计算6对起始站→终到站之间的最佳路线设计。针对 问题三,我们将每种交通方式近似看作为一个交通源,其服务范围看成为交通影响区,对枢 纽内交通方式间的换乘量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定性评
西直门交通枢纽工程蓄冷空调可行性分析
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认为在该工程中采用大温差送水和低温送风的蓄冷空调是可行的,可以节省初投资和运行电费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姓名:易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荣朝和 20070601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 作者:易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082107.aspx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
本文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1)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枢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
1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城市设计 ——记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 theurbandesignofcomprehensivetransportationhub ——apracticalstudyofcomprehensiveplanningforhankourailwaystation 闵雷黄焕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汉口火车站区综合规划的设计实践,通过 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建设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城市设计之作用的研究,探讨了 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规划建设对于区域城市在用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 整治、交通系统的整合、景观环境的塑造等综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abstract:basedonapracticalstudyofcomprehensiveplanningforhankou rail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与展望——天津站交通枢纽的设计实践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与展望——天津站交通枢纽的 设计实践 作者:宋长江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497041.aspx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为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提升换乘效率与服务水平,以广义换乘时间为综合指标,深入分析影响广义换乘时间的物理性、费用性和时间性因素,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规划设计模型。基于乘客换乘满意度调查数据,标定相关换算系数,建立换乘系统规划设计标准,从量化角度评判换乘系统的优劣,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为例,论证该标准在换乘系统规划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磁浮站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磁浮站采用混合框架结构、磁浮支承结构、地铁支承结构三者合一的结构型式。为了研究三合一结构体系能否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采用动力时程分析,建立了合理的技术路线,研究并确定了三合一结构体系的分析模型与荷载工况,计算了磁浮和地铁列车动力荷载、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三合一结构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最不利的荷载组合工况下,各磁浮轨道梁下的支座绝对位移均在2mm以内,支座间相对弹性位移最大值为0.30mm;地铁轨道下基础底板出现2.5208mm的竖向位移,最大转角为0.000033rad,即轨面不平顺的变化率小于0.1%。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磁浮和地铁列车可以正常运行,建筑结构可以正常使用,将建筑结构、磁浮支承结构、地铁支承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可行的。
对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思考——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景观绿地为例
通过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实践,提出在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关注的设计关键要点和解决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给类似项目能有所借鉴。
轨道交通枢纽消防安全设计研究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枢纽工程中的消防设计难点,结合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实例,阐述了消防安全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消防性能化设计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提出在类似轨道交通和客流量集中的工程项目中,采用消防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可有效解决建筑消防安全设计问题。
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
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位于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基坑施工时,紧邻2栋16层塔楼部位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预应力锚杆支护;毗邻市政道路部位采用降水井、护坡桩和预应力锚杆支护;紧邻地铁隧道并与隧道同时施工区段采用深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并做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建筑基坑调整加深地段相应调整锚杆长度并增加1排锚杆;按照建筑一级基坑实施监测。结果表明,锚杆轴力和桩顶位移满足要求,支护结构安全。
TOD模式下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
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5期(下)总第373期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ics 0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受到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由 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高度密集,空间规划中的可持续性理 论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2002年陈燕萍等[1] 将tod理论引入我国,进行了公交社区的相关应用研究;同时 建设部相关文件和实际的城市规划编制中都开始出现tod的 相关表述,并提出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 置模式[2]。而城市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 点内容。 1tod的概念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 式)是美国设计师petercalthorpe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明确提 出的,是美国90年代以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
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研究
针对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和运营过程中暴露出的枢纽火灾的问题,对重庆轨道交通枢纽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놱뺩붨훾릤돌톧풺쮶쪿톧캻싛컄돇쫐맬뗀붻춨쫠얦릫릲뿕볤짨볆퇐뺿탕쏻ꎺ탬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튵ꎺ붨훾짨볆벰웤샭싛횸떼뷌쪦ꎺ헅훒맺20081201
宋家庄交通枢纽分析
宋家庄交通枢纽分析 宋家庄地铁站:北京地铁宋家庄枢纽站总建筑面积56311.44m2。 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和规划中的亦庄线及亦庄开发区轻轨等在 此汇集、换乘;地面上的工交枢纽站总占地面积4.99hm2,建筑面 积98000m2。其中:地上60600m2,地下37400m2。设计泊位, 夜间驻公交车80辆,长途车150辆。出租车周转车位54辆,小 轿车等停车位300辆,自行车停车位2000辆。与北京最大的铁 路枢纽站北京火车南站比邻,互补配套。设计满足高峰小时客流集 散量71900人,出入站客流量12375人,地铁出入公交枢纽客流 量8184人。宋家庄枢纽站是北京市区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 枢纽,是国内乃至亚洲现阶段已建和在建的最大的地铁枢纽站。 轨道交通5号线、10
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效率评价指标构建
换乘枢纽是影响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讨论影响换乘效果因素基础上,对枢纽换乘效率进行分析,给出乘客在换乘枢纽内的平均换乘时间、换乘路径客流量、平均走行距离等换乘有效性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枢纽站内拥挤度、舒适度和安全性等指标,从有效性和顺畅性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计算,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更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将换乘枢纽作为一个整体,突出客流特征的数学模型可达到全局最优。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建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