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基坑工程地表变形影响分析
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易引起周边地表的变形,因基坑开挖施工周期长且周边环境复杂,对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及控制则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基坑工程地表沉降控制的实践经验,运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计算模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
北京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地表变形特性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层条件的不同,对北京市轨道交通80个明挖顺作法基坑工程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确定北京砂卵石和黏性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基坑工程周边地表最大变形的实测结果分布形态为正态分布或半整体分布,地表沉降变形值较大;最大地表沉降的平均值约为砂卵石地区0.11%h(h为开挖深度),黏性土地区0.20%h;地表变形与桩体向基坑内、外的水平位移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地表沉降随插入比的增大而减小,黏性土地区基坑支撑系统刚度对地表沉降有明显的影响;北京地区基坑工程周边主要影响区约为0.6h或0.7h范围以内。研究成果可对未来北京及其他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变形大小、安全性的预测和评估、指导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对防止基坑事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地表变形特性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层条件的不同,对北京市轨道交通80个明挖顺作法基坑工程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确定北京砂卵石和黏性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基坑工程周边地表最大变形的实测结果分布形态为正态分布或半整体分布,地表沉降变形值较大;最大地表沉降的平均值约为砂卵石地区0.11%h(h为开挖深度),黏性土地区0.20%h;地表变形与桩体向基坑内、外的水平位移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地表沉降随插入比的增大而减小,黏性土地区基坑支撑系统刚度对地表沉降有明显的影响;北京地区基坑工程周边主要影响区约为0.6h或0.7h范围以内。研究成果可对未来北京及其他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变形大小、安全性的预测和评估、指导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对防止基坑事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城建安装公司承建的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钢结构工程竣工
本刊讯由北京城建安装公司工程机械厂承担的北京市重点工程一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5300吨钢结构工程,日前正式通过四方验收。
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trafficcontrolcenter.简称tcc)是为满足轨道交通线网资源统一配置、统一管理.信息共享要求而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双中心集中信息网络平台。它将对城市各条轨道交通线路进行及时.可靠的指挥和协调。tcc通信系统通过标准接口协议实现指挥中心与各线路控制中心的数据交换。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
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地上部分钢结构施工方案 1 目录 1.编制依据.....................................................3 1.1设计依据..........................................................3 1.2本工程施工依据的规范..............................................3 1.3安全生产管理规范..................................................3 2.工程概况.....................................................3 2.1工程说明.................................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8合同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08标合同段仅为1个区间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上,隧道沿府学路由西向东敷设,起于中国石油大学止于水库路口,区间总长约1060m。该区间包含1座盾构始发井、1座区间风井兼变电所、2座临时施工竖井及约100m长明挖双渡线,区间风井及南侧竖井横通道处设置区间联络通道。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其中标准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大断面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其余区间附属结构及渡线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挖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00@1200围护桩+φ609钢管+挂φ6.5@150×150网片喷
省级交通指挥中心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框架与发展策略
1 省级交通指挥中心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框架与发展策略 王田宝 1 ,郭永 2 (1.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2.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14151) 摘要:近几年,为适应日益复杂的交通管理需要,各地不断加大智能交通的科技投入,但是,目前全国公安 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仅局限于地市级指挥系统的建设,省级指挥中心的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随着我国经济 状况的高速发展,城际之间的交通越来越繁忙,交通管理和交通参与者对交通信息需求也越来越高,地市级交 通指挥系统无法从宏观上把握全省的态势,无法提供实时可靠的全省交通动态信息。本文结合某省的业务需求 分析和和总体设计方案,讨论省级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功能定位、框架设计和实施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指挥调度;分析决策;信息服务;gis theframeworkdesignanddevelopmentstrate
交通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交通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产品概念 建立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依靠科学技术提 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保 障道路畅通安全,是实现“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 举措,也是实施“畅通工程”,建立“平安大道”不 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工程。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是集通信、指挥、控制、 信息(简称c3i)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它将电子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gps和gis 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城市交通监控、交通信 号控制、交通诱导、交通事故接处警等系统中,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将功能独立的各子 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便于统 一指挥、调度,形成一个高效的智能化交通指挥 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1、对管辖区的交通状况实施检测、监视, 有效地组织调度交通流,提高管辖区内的行车速 度、减少停车次数和停留时间,缩短平均行程时 间,缓解交通堵塞状况。 2、及时接收
地铁区间正线下穿轨道交通运营指挥中心环境振动影响及对策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地铁区间正线行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对其所在场区内拟建地面建筑物的影响,针对轨道交通运营指挥中心特定建筑使用功能,确定结构振动评价及控制标准,拟定桩基础和筏板基础两种结构方案,并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论表明,在不采取任何隔振、减振措施的条件下,当列车以设计时速80km/h由拟建指挥中心下方区间隧道内通过时,由于指挥中心基础与地铁区间隧道竖向距离较近,部分楼层振动将超过规范限值。通过比较可知,当指挥中心采用桩基础方案时,上部楼层对环境振动的响应将优于筏板基础方案。综合考虑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因素,在轨道加装减振措施、设备机房敷设隔振地板的前提下,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指挥中心最终采用筏板基础方案。
交通指挥中心大楼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工程部位:钢筋工程 no: 编 制 人 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审 核 人 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审 批 人 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部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钢筋加工:.....................................................................
基坑开挖对下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
以上跨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的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基坑施工对区间隧道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地带动坑底土体发生变动,引起土体中隧道上浮;考虑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隧道变形控制指标较施工隧道更为严苛,因此建议基坑开挖须在盾构区间隧道铺轨之前完成。
基坑开挖对下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
以上跨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的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基坑施工对区间隧道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地带动坑底土体发生变动,引起土体中隧道上浮;考虑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隧道变形控制指标较施工隧道更为严苛,因此建议基坑开挖须在盾构区间隧道铺轨之前完成。
紧邻隧道基坑工程对隧道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紧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这些基坑工程将对地铁的安全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基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基坑开挖时对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程度,合理的选择基坑开挖方式及围护支护形式。文章结合上海地区一个实际基坑工程,该基坑影响到地铁二号线和七号线隧道,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影响进行分析,以对现有的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复核。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设计方案下,基坑对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符合相应的地铁保护技术标准,能够确保地铁的安全。
基坑工程对苏州轨道交通的影响监测研究
苏地2013-g-91地块基坑开挖时需要对已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进行保护性监测。介绍了徕卡tm30测量机器人在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监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杭州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开始公示
从2014年7月8日起至8月6日,杭州市规划局对《杭州市轨道交通二期线路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草案)》进行公示。按照该规划,杭州市近期将要建设4条地铁线路:2号线北延伸段、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共设83座车站。
北京轨道交通沿线商业资源开发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轨道交通沿线商业资源开发研究 姓名:张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卢志明 201002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北京轨道交通沿线商业资源开发研究 i 摘要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北京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目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有9条,总 里程达228公里,日均客运量达到近500万人次,轨道交通为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发挥核 心作用。 同时,轨道交通作为公益性项目,虽然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节约了社会资源 和出行成本,提高了效率,但从运营情况来看,其经济效益却不容乐观,轨道交通建设的巨 大资金投入与捉襟见肘的运营收益使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地铁经营开发的重 要性。 论文明确了轨道交通沿线经营开发的类型,并就如何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商业资源, 为地铁投资获得更多收益,创造和谐出行,实现轨道交通
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336公里
2010年底,北京同时开通房山线、昌平线一期、15号线一期、亦庄线和大兴线五条地铁线路,线路总长108公里。至此,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突破300公里,达到336公里。
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信号系统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完全无人驾驶的线路。机场线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可靠,列车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更短,列车运营可以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条件下客流预测与运营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利用海量的市政交通“一卡通”(ic卡)数据和移动通信定位数据对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属性特征、时空特征、接驳特征、票价调整影响特征等进行分析,最后对客流需求高增长的北京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北京轨道交通工作日主要服务于中低收入的中青年通勤族,77.25%的乘客轨道交通出行时间在10—60min之间;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客流有明显的潮汐现象,受职住分离现象的影响,客流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突出;现阶段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较为成熟,但仍有部分区域对轨道交通的需求较大;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的便利性和完善性程度影响乘客对轨道站点交通方式的选择;在可接受范围内,票价调整对客流的影响在短期内较明显,经过渡期后客流量呈增加趋势.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
3月19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仪式在北仑中河路站出口的银泰广场举行。9时整,1号线二期首辆列车从霞浦站载客出发,1号线一期、二期由此实现贯通,
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近些年北京城镇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以城市交通拥堵为表象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本文探讨了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城市人口规模、空间结构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提升、交通出行结构优化、宜居城市建设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北京轨道交通敷设方式研究
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轨道交通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中,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南段)、7号线东延三处线路敷设方式调整为例,总结分析出轨道交通敷设方式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期对处理后续同类问题提供经验.
北京轨道交通28号线系统制式选择
在中央商务区区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满足出行要求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北京轨道交通28号线。这种\"后建设补充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线路条件较差、客流特殊、工程投资风险高的工程特点,其系统制式的选择应通过综合比选。对线路的功能定位、线路条件及客流需求进行分析,在跨坐式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系统、高地板铰接车、直线电机lb型车5种中运量系统中初选出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及直线电机lb型车系统。对该两种制式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后认为,直线电机lb型车系统具有良好的线路适应性和系统包容性,建议28号线选用此制式。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运营方案研究
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市郊线的建设已全面展开。然而,轨道交通市区线与市郊线在技术特征、功能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两者之间衔接是否合理对整个城市线网的运营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外典型城市市郊线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对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与北京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的各种衔接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管道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