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区间隧道穿越护城河施工技术
介绍北京地铁区间隧道在上部河流不截流的情况下,采用辐射井井点降水辅助工艺,降低隧道开挖范围地下水位和水压,隧道内实施超前全断面帷幕注浆,对开挖地段进行注浆加固,并进一步止水,然后采用分台阶暗挖,及时锚喷支护,隧道安全穿越护城河。介绍施工中的主要方案和工艺措施。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
结合某地铁区间隧道下穿土城河道管理所办公楼施工实例,根据工程特性,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并对工程监控量测及质量保证措施作了总结,旨在确保施工期间地面建筑物及结构施工安全。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
基于广州地铁三号线华岗区间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对区间隧道穿越多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这些技术在施工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地下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马头门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马头门既是隧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转换的关键环节。在马头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开设马头门时出现拱顶坍塌等工程事故。通过总结北京地铁区间隧道马头门工程施工经验,分析了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施工竖井设置位置等因素对地铁区间隧道马头门工程施工风险的影响,系统地总结了降低马头门工程风险的综合施工技术措施。
地铁区间隧道堵漏注浆施工技术
地铁工程渗漏是地下工程常见的一种工程缺陷,长期渗漏会影响正常使用,缩短结构物的使用寿命,渗漏的危害性对城市地铁来说尤为突出,可造成灾难性的事故。文章针对广州地铁区间隧道漏水治理方法及堵漏注浆技术进行分析。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河流桥桩综合施工技术
北京地铁十号线10标段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穿越西坝河桥桩,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在介绍了该区间隧道的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区段的施工方案及其特点、旋喷咬合桩、深层搅拌桩、台阶法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河流桥桩综合施工技术
?隧道/地下工程? 收稿日期:2006-12-28;修回日期:2007-05-05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 河流桥桩综合施工技术 熊兴国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16) 摘 要 北京地铁十号线10标段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穿越西坝河桥桩,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在介绍了该区 间隧道的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区段的施工方案及其特点、旋喷咬合桩、深层搅拌桩、台 阶法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间隧道 加固处理 台阶法 监控量测 浅埋暗挖法 中图分类号 u45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39(2007)05-0033-03 syntheticalco
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1-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从方案的比选到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确定以及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做了较 细致介绍。 关键词:浅埋暗挖城市地铁软流塑地层 1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隧道在软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采用矿山法修建 隧道,在玄武门站南端(k11+225~k11+401.3)段,隧道穿过地层为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覆土 厚度约8m,地面上有2幢2层楼房、3幢5层楼房和一条φ900污水管。 1.1结构设计 设计结构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锚喷支护,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衬砌。软流塑地层 过楼房段初期支护为模筑混凝土衬砌。设计结构横断面如图1所示,结构内力图如图2所示,初期支护 和二次衬砌按刚度分担荷载。
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1-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技术。 从方案的比选到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确定以及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做了较 细致介绍。 关键词:浅埋暗挖城市地铁软流塑地层 1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隧道在软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采用矿山法修建 隧道,在玄武门站南端(k11+225~k11+401.3)段,隧道穿过地层为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覆土 厚度约8m,地面上有2幢2层楼房、3幢5层楼房和一条φ900污水管。 1.1结构设计 设计结构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锚喷支护,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衬砌。软流塑地层 过楼房段初期支护为模筑混凝土衬砌。设计结构横断面如图1所示,结构内力图如图2所示,初期支护 和二次衬砌按刚度分担荷载。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人工回填卵石地层施工技术
针对乌鲁木齐地铁l号线三工站至宣仁墩站区间隧道,在穿越以卵石为主的人工填土区时的多次失稳现象,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地表袖阀管注浆暗挖法施工方案,确定注浆顺序、浆液配比、注浆过程控制、开挖方法、支护方案和专项措施.实际应用表明,地表袖阀管注浆暗挖法施工方案加固土体效果良好,在注浆预加固作用下进行开挖和支护,极大地降低了隧道失稳的风险.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高层建筑物施工技术
北京地铁10号线10标段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穿越国际村2号楼高层建筑物,其中地面28层、地下2层。由于区间隧道穿越地段及隧道顶底板基本处于透水性很强的沙层中,施工风险极高、难度很大。介绍该区段的工程特点,详细分析区段的施工方案及其特点,采用抗滑隔离桩、钢管井、改性水玻璃加固土体、台阶法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
大连地铁区间隧道过河段施工技术研究
以大连地铁学海区间过凌水河段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段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给出了相应的支护加强和施工处理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地铁区间隧道上跨既有线地铁区间控制爆破技术
利用重庆地铁六号线二期一工程实例对隧道上跨既有线控制爆破施工工法进行探讨,介绍了地铁隧道采用全断面控制爆破技术上跨既有线的关键施工技术。
小间距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技术
相临小间距隧道在国内尚不多见。结合广州地铁小间距隧道(最小间距87cm)施工实例,对小间距隧道的施工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措施,对类似工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
以北京某地铁车站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并对各施工方法作了论述,同时分析了地铁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
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设计
第二章区间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一明挖法 1.概念明挖法指的是先将隧道部位的岩(土)体全部挖除,然后修建洞身、 洞门,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 2.优缺点: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隧道 式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3施工技术 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 防水工程等。其中边坡支护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放坡开挖技术型钢支护技术连续墙支护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技术 二暗挖法 1.概念暗挖法是即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矿山法和盾构法 等均属暗挖法。 2.特点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时有下列特点:①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 响较大;②工作条件差、工作面少而狭窄、工作环境差;③暗挖法施工对地面影 响较小,但埋置较
地铁区间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方案
地铁区间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方案 地铁区间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方案提要:施工至该段前20 天,联系城管部门进行某河断流,对桥基范围进行整体降水, 合理布置降水井位,保证降水过程中桥基为整体均匀沉降 地铁区间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方案 1、区间隧道下穿某河及某西桥段开挖及支护 1)某西桥及某河现状 ①某西桥位于某河3+处,设计荷载汽-20、挂-100。桥 面宽48m,桥长。桥台、桥墩基础均为200级素混凝土,桥 台、桥墩为75号浆砌块石,桥墩高程以上部位采用法5号 浆砌条石,中、边墩盖梁、撑梁为现浇250级钢筋混凝土。 两面边跨为宽腹t梁,中跨为15m宽腹t梁,梁垫为 300×200×28橡胶钢支座,梁端设φ32钢筋作为抗震钢筋。 ②某河宽,河底标高为,河底为现浇200号混凝土,厚 度一般为15cm,公路桥区为18cm,用14号和18号两种槽 钢冲筋,河
盾构施工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分析
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预测分析了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层条件较好,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影响较小,可不预先采取加固措施,但仍需加强监控量测,优化施工控制参数。
深圳地铁区间隧道中洞法施工
深圳地铁会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区间是一座单洞双线区间隧道,其中ssk3+610—ssk3+635段穿越砂层,地表为深南大道主车道,埋深浅、断面大、对地表沉降量控制严格。中洞法施工工艺简便,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曲线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最新资料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曲线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 一、前言 盾构始发在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盾构始发与接收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了盾构隧道施工的成败。国 内许多重大的盾构施工事故大多发生在盾构始发和接收阶段。故 笔者对盾构始发与接收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略做分析,以期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盾构机始发 1、盾构小曲线半径始发的难点和关键点 (1)始发路径的合理选择 盾构始发段包括盾构始发井全部处于小半径曲线段,而由于 始发时条件的制约,盾构始发基座、负环管片和反力架均难以布 置成相应的曲线状,使得盾构始发时在出基座前只能沿直线推 进,轴线偏差控制较为困难,因此始发路径的合理选择是盾构小 曲线始发能否成功的一大难点和关键。 (2)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的设置 盾构曲线始发时,尤其是小半径曲线段始发时盾构推进反力 的大小和方向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负环管片和反力架能否稳定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本文针对地铁工程的设计概况,对区间隧道的防水及特殊部位的施工防水处理作阐述。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京山铁路施工控制技术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京山铁路施工控制技术——北京地铁五号线区间隧道蒲黄榆至天坛东门段在玉蜓桥两侧下穿京山铁路,隧道埋深17米。为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预加固技术,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可以满足要求。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本文针对地确认为地铁工程的设计概况,对区间隧道的防水及特殊部位的施工防水处理作阐述。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回填土及过度段施工技术
山区城市地铁修建过程中难免遭遇冲沟回填段,区间隧道下穿回填段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需要采取有效施工处治措施规避风险。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上湾路站~环山公园站区间隧道下穿典型回填土及过度段,采用双洞双向掘进法及地表管井降水法施工,有效保障了区间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成果可谓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全消防培训讲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