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本构关系对混凝土受压截面承载力的对比分析_严琼建 (2)
不同本构关系对混凝土受压截面承载力的对比分析_严琼建 (2)
不同本构关系对混凝土受压截面承载力的对比分析_严琼建
不同本构关系对混凝土受压截面承载力的对比分析_严琼建
不同本构关系对混凝土受压截面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2)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图
基于本构关系的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基于典型化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拟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压应力分布情况,推导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合力实际位置,提出利用本构关系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与等效矩形方法对比得出:对于常规混凝土(强度c50以下),该算法结果偏小,差值在1%以内,设计结构更为安全。通过算例验算比较,该方法与各国规范承载力计算结果很接近,相对误差在5%以内,有较强适用性。
基于本构关系计算受弯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
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研究受弯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基于混凝土受压应力与应变本构关系,由截面静力平衡条件推导直接利用本构关系计算受弯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公式和相应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所得正截面承载力结果与相关规范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方法可行且可靠,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扩底灌注桩承载力对比分析
扩底灌注桩是以灌注桩为基础的新型桩型,通过压力和相关机械方式在桩底制造一个底部,从而增大整个桩柱的承载面积,进而提高桩柱整体的承载力。本文主要根据相关试验分析了扩底灌注桩承载力的变化以及灌注桩的相关特性。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针对建筑规范中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轴心受压、纯弯和大小偏压界限破坏时的承载力为校准点,提出了圆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对比分析表明,由简化公式得到的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值与由规范公式得到的承载力吻合较好,误差在3%以内。
中美规范中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对比
在世界各国的混凝土结构规范中,它们所规定的计算方法等各不相同.本文选择了中国现行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美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318m-05)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对比,希望从中找出我国与美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以加以改进.
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对比分析
对中国规范gb50010—2002、美国规范aci318-08和欧洲规范en1992-1-1:2004中钢筋混凝土柱支撑板在无不平衡弯矩和有不平衡弯矩作用下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影响受冲切承载力的因素,并给出了不平衡弯矩作用下等效设计剪力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规范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体系较为接近,但欧洲规范计算体系与中国、美国规范相比差别较大;无不平衡弯矩作用时混凝土强度、板有效高度、柱边长比、抗冲切钢筋等因素对受冲切承载力影响较大;有不平衡弯矩作用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还取决于不平衡弯矩;推导得到的中国、美国和欧洲规范中柱的等效设计剪力系数公式比较接近,即中国、美国和欧洲规范中的不平衡弯矩系数是接近的。
中美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对比分析
从基本假定、计算原理、简化计算几个方面入手,按中美规范对单筋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工程人员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我国规范与美国规范在受弯构件计算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单桩承载力测试的动静对比分析
单桩承载力测试的动静对比分析——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法是目前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两种重要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的动静对比,以静载试验结果作为高应变动测结果的对比标准,分析引起高应变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探索高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的可靠性。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2)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2)
混凝土夹芯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混凝土夹芯板的截面及配筋形式受到限制,且其上层混凝土层很薄,截面中性轴位置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截面承载力的较大变动,如果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会偏于不安全。利用matlab编程软件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混凝土夹芯板受弯构件进行了正截面受力全过程的计算分析。提出求解混凝土夹芯板受弯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的方法以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高温下混凝土轴压柱的截面极限承载力随机分析
在已有的混凝土和钢筋高温力学性能统计结果基础上,拓展了它们相对高温强度概率模型的温度适用范围;通过在混凝土轴压柱的截面分析中引入2种材料的随机性,探讨了该类柱的截面高温极限承载力的概率特性.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材料常温强度的随机性,柱截面高温极限承载力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是否考虑材料常温强度的随机性,对柱截面高温极限承载力均值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其变异系数影响明显;直接选用混凝土和钢筋常温强度以及相对高温强度的均值进行计算,可较好地确定柱截面高温极限承载力的均值.
已建建筑地基密实程度及承载力对比分析
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石河子某团场四层宾馆,建于1981年初,同年8月全部峻工,单楼占地面积90.81×10.26m。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基础由两种材料组成,上部为砖砌条
已建建筑地基密实程度及承载力对比分析
已建建筑地基密实程度及承载力对比分析——石河子某团场四层宾馆,建于1981年初,同年8月全部峻工,单楼占地面积90.81x10.26m。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基础由两种材料组成。2000年拟增建一层,为评价地基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地基土在...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方钢管-钢骨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力学性能,采用叠加法推导了其在钢管、钢骨受拉、受压区屈服条件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长细比、偏心率、套箍率、配骨率等参数对偏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算例对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偏心率的增大使承载力迅速降低;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构件的承载力呈直线下降;套箍率、配骨率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得出的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承载力复核,为方钢管-钢骨混凝土偏压柱设计提供参考。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将以单筋矩形截面梁为例,并以正截面承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为前提分析。比较 规范采用的应力~应变曲线,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以及德国rusch建议 的模型,推导出这三种不同本构模型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分析混凝土极限 压应变、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配筋率、截面尺寸等对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大小,通 过影响结果判断各自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在设计中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改善结构的承载力。 关键词:受弯构件;平截面;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应力应变曲线;影响因素 1、前言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濒于失效的一种特定状态,亦即在这种状态下,结构或构件恰好达 到设计所规定的某种功能要求的极限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按此状态进行设计的方法称极 限状态设计法(分为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I形工字形截面L形截面T形截面
pi=3.14159265pi=3.14159265 fc=15(n/mm2)fc fy=245(n/mm2)fy l0=3.200(m)l0 dc=500(mm)dc t=10(mm)t φ=0.822φ=if(l0/dc>4,1-0.115*sqrt(l0/dc-4),1) aa=15707.96(mm2)aa=pi*dc*t ac=196349.54(mm2)ac=pi*dc^2/4 θ=1.31θ=(aa*fy)/(ac*fc) nu=7.954e+06(n/mm2)nu=φ*fc*ac*(1+2*sqrt(θ)) b=200(mm)上翼缘宽b t=16(mm)上翼缘厚t bb=350(mm)下翼缘宽bb tt=16(mm)下翼缘厚tt hw1100(mm)腹板净高h0
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无台阶深基础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资讯http://www.***.***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证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