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
10、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 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 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 以利用。
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而要完全实现城市化最重要的问题即城市规划.但由于我国城市生态问题相对较多,如水资源匮乏、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城镇建设,为此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诞生.文章主要探讨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进而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海绵城市规划要求
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最近,关于海绵城市的文章与案例越来越多,各种做法也是众说纷纭,其实它无非就是城市雨水处理的一种工程技术方法。那到底是怎样一种处理手法呢?请看下 文: 1.透水铺装 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 (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 (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并应设置排水层。 2.下沉式绿地 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100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 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 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地面总
城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
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该资料为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37号),加强对我...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作者: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wangguo-rong,lizheng-zhao,zhangwen-zhong 作者单位:王国荣,wangguo-rong(常州市规划局,江苏常州,213002),李正兆,张文中,lizheng-zhao,zhangwen- zhong(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常州,213002) 刊名: 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4,40(36) 引用本文格式: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wangguo-rong.lizheng-zhao.zhangwen-zhong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4(36)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排洪,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是我市存在的严重问题,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科学,不完善,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这种海绵城市被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解决方案,重点规划和建设城市海绵,海绵城市学习优势弥补这个问题,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最终稿)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最终稿)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地面硬化比例不断增大,导致地下管网对于雨水的排放能力明显不足,“下雨看海”已经成为城市比较常见的情形.海绵城市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新理念.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张,而城市排水问题越发影响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地下污水排放系统规划不科学、配套设施不完善都是引发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目前,海绵城市这种全新的理念被广大城市规划者提出,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的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也将成为控制城市水环境的重要举措。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分析
在我国经济的疾速发展、生产力水平飞快进步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水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被破坏……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其要害是通过降低在城市化过程中对水资源的简单低效使用从而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通过改善存量水资源的质量,重塑城市里的水循环过程,进而实现环境与人的良性生态互动。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情况进行了浅析。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浅述
随着我国城市逐渐发展,绿地容积变小,硬化结构逐渐增多,遇到大雨天气排涝问题频发,针对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建设海绵城市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先对雨水资源进行储存或是自然渗透,采取相应措施经过处理后再服务于城市需求.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分析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地面硬化比例不断增大,导致地下管网对于雨水的排放能力明显不足,“下雨看海”已经成为城市比较常见的情形。海绵城市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新理念。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分析
现阶段,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严重短缺、雨水径流污染、地下排水系统问题以及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海绵城市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诸类问题,海绵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减少在传统城市化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要而节约水资源,而且使得现有水资源的整体质量得到改善,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平衡。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利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究。
海绵城市-ZQ
北京中城思源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csus-sywaterenvironment&technologyco.,ltd. 海绵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实施方案 技术咨询 1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 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 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 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 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 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 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 设计理念。遵循生态优先等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_王国荣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_王国荣
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
258 2017年3月下【城乡建设】住宅与房地产 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 王薇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中的各种污染及城市规模布局,始终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 因为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等。文章对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方法;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3-0258-01 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 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经济繁荣的方 式。但是从目前的城市发展来看,水污 染、环境污染、城市垃圾、用地紧张已 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应对和解决这 些城市问题,除了从内部方面、法律制 度方面进行约束和处理外,还需要从城 市外部进行思考。其中比较理想的
海绵城市(入门知识)
海绵城市(入门知识)
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 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 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 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 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 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 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 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
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
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绿色海绵设施维护
透水铺装使用期间面层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家装整装室内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