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蜗杆传动参数化造型与齿面接触分析
TI蜗杆传动的实体造型由渐开线斜齿轮和它所包络的TI蜗杆的三维造型两部分组成。本文以造型软件PRO/E为工具,完成了TI蜗杆传动中蜗轮(斜齿轮)的精确三维造型,采用间接造型的方法实现了TI蜗杆的三维建模。利用接触线方程进行数值分析,在蜗杆三维模型上绘制出齿面接触线,直观地展示了TI蜗杆传动齿面接触线的形成过程。显示了三维造型技术在蜗杆传动研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性。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接触应力计算
采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法求解了不同包容齿数下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基于啮合原理计算了接触点的诱导法曲率半径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单齿接触线长度和总接触线长度的简化计算模型。基于hertz模型,推导出适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承载最大齿对的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和平均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蜗杆副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的齿间载荷分配及齿向应力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实例对比了用于平面二包蜗轮副齿面接触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数值法。结果表明:解析法与数值法计算结果接近,前者计算值高于后者约10%~25%。
新型硬齿面环面蜗杆传动研究
采用精确磨削ti蜗杆的砂轮,用类似直廓环面蜗杆或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磨削方法加工环面蜗杆,使该蜗杆和齿面形状与砂轮曲面相同的蜗轮相配合,形成一种新型蜗杆传动,给出了这种传动蜗杆副齿面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这种传动蜗轮齿面上接触线的形状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其啮合特点。
加工和安装误差对无侧隙蜗杆传动接触线及齿廓的影响
在具有加工和安装误差的情况下,为了研究各蜗杆参数对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的齿廓及蜗杆齿面接触线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的蜗杆传动啮合函数,建立了蜗杆齿面接触线及蜗杆齿廓方程,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分析了蜗杆、蜗轮轴交角误差,中心距误差,蜗杆轴向窜动误差,蜗轮滚子齿距角误差,砂轮滚子偏距误差,转角误差等对蜗杆齿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误差作用下蜗杆齿面接触线发生的变化,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转角误差、砂轮滚子齿距角误差达0.5°时对蜗杆齿廓影响较为明显,即容易产生卡死现象;当蜗杆轴交角误差达0.5°时,整个蜗杆齿廓产生了严重变形,且蜗杆轴断面变为椭圆形,极易发生蜗轮轮齿折断现象;其他误差在1mm以内时对齿廓及齿接触线的影响较小.
实用型平面双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化建模
在环面蜗杆螺旋线参数方程的建模基础上,论证并分析构建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产形齿的特征模型,按此模型在mdt6.0环境中实现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建模.进而又分析讨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特征模型与实体构建,实现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化建模”.该方法简洁实用,三维实体具有真实的运动型面,能为数控加工提供精确的坐标参数,也能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性能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虚拟加工的多头ZA蜗杆传动参数化设计及装配仿真
蜗轮的齿面是一种复杂曲面,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通常使用近似建模。分析za蜗杆的加工特点和形成原理,对多头za蜗杆进行精确的全参数化设计;利用pro/e中零件与装配的全相关特性,模拟蜗轮实际加工过程,虚拟加工出蜗轮,实现蜗轮的精确建模,并对生成的蜗轮蜗杆进行装配与运动仿真分析。
设计参数对一包TI蜗杆传动啮合性能的影响
从齿面接触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设计参数中心距、模数和蜗轮齿宽对一包ti蜗杆传动啮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理想啮合情况,在蜗轮分度圆直径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中心距及较小的模数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接触线的形状及分布;蜗轮齿宽的变化对接触线和啮合界限线的分布规律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接触线的长度。这些结论为合理选择设计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型压裂泵用蜗杆传动的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根据压裂设备发展的需要,针对压裂泵传动机构在cs600新型压裂泵研制中采用蜗杆传动形式,按照啮合原理,采用以计算机语言编程计算为基础的离散模型构造法,建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三维模型,在ansys环境中对其进行了静态接触分析。通过对蜗杆副接触应力分析,掌握了蜗杆副接触应力的状况,找出了该蜗杆副的优越性,为下一步压裂泵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形式——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该传动的啮合函数、齿面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该传动的各种传动形式,研究其母平面倾角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母平面倾角决定传动副的接触线分布;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平面内齿轮二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为研制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体积小的新型动力蜗杆传动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斑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斑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蜗杆传动球阀说明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 产品说明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蜗杆传动、法兰连接、浮动球直通式结 构形式,阀座密封面材料为ptfe、增强ptfe塑料(q341f)、金属堆焊钴基(q341y), 公称压力pn16~pn40,阀体材料为wcb、cf8、cf8m的球阀。 产品性能参数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主要性能参数 型号pn工作压力/mpa适用温度/℃适用介质 q341f-16c161.6 ≤180水、气、油q341f-25252.5 q341f-40404.0 q341y-16c161.6≤425水、气、油含颗粒介质 q341y-25252.5 q341y-40404.0 q341f-16p1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综述
针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为了简化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hertz理论,应用线性回归法和插值法,推导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计算公式;考虑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修正了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弯曲强度计算公式;根据蜗杆副有限元网格模型,分析了轮齿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解析式计算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弯曲强度)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大6%~16%,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蜗轮齿面接触应力沿接触线呈倾斜l型分布;蜗杆载荷从1n.m增大至额定值时,5对齿啮合的最大齿间载荷分配从32.4%降至27.5%.
塑料斜齿轮与钢制蜗杆传动的热力分析
结合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塑料斜齿轮与钢制蜗杆传动副的啮合方程式.基于msc.patran/nastran建立塑料斜齿轮和钢制蜗杆传动的本体温度场,并对啮合传动副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得到此传动机构热平衡过程中载荷、本体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该传动过程中,热源从啮合齿面逐渐扩散到轮齿端面和非工作齿面上,热平衡时啮合齿面上轮齿中部靠近分度圆处温度最高,而轮齿端部温度最低.
对直齿齿轮传动式与双蜗杆传动式卷帘机使用安全性分析
电动卷帘机卷帘与人工卷帘相比,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延长光照时间等优点,为农民起到了增产增收的作用,受到设施农业大棚种植户的欢迎,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卷帘机在使用中曾发生过
圆弧齿蜗杆传动在不锈钢焊管机组中的应用
介绍了新型圆弧齿蜗杆传动的特点和不锈钢小口径厚壁焊管机组对双蜗轮减速机的要求,以及减速机蜗杆设计中选材和关键结构形式。太钢不锈钢管公司在自行设计的焊管机组中应用了该种减速机,扩大了生产规格范围,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蜗轮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研究
选取蜗杆齿数、模数和直径系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蜗轮有色金属齿圈体积最小作为设计目标,建立了包含3个设计变量和10个约束条件的蜗轮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分析与实例计算结果。
边界条件和螺旋角对TI蜗杆传动啮合性能的影响
为准确地描述ti蜗杆副齿面的接触状况及确定齿面接触区域的大小,将边界问题引入接触线分析中.选用蜗杆副螺旋角β作为参数,推导了ti蜗杆副蜗轮齿面上啮合界限线存在的判定条件.分析表明,蜗轮齿面上啮合界限线的分布情况有4种:不存在啮合界限线,有一条啮合界限线,有两条啮合界限线,以及两条啮合界限线完全重合.采用使两条啮合界限线重合的螺旋角度,或略小于此值,均可获得较好的啮合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ear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ear
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转向的判定及轮齿受力分析
通过对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转动方向的判断,对轮齿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解决了蜗杆和蜗轮在啮合节点处的受力方向的问题。
新型滚锥齿蜗杆传动的失效分析
通过对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应力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防止失效的措施。
开式蜗杆传动计算的迭代法
通过对齿形系数的曲线拟合,提出了开式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的简单迭代方法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优化设计研究
文中首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其次分析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优化流程,最后以实例的方式对方位角、高度角蜗杆副的设计进行优化,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平面二包环面蜗杆参数化精准建模研究
平面二包环面蜗杆具有许多优点,实体建模有助于其设计与分析.通过分析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平面二包环面蜗杆齿面方程及平面方程.利用微增量原理,求出蜗杆的交线方程.利用vb,matlab和solidworks软件结合所推导公式进行联合编程开发,建立了平面二包环面蜗杆的实体参数化建模系统.同时推导误差解析法计算公式,对软件建模实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证明该建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该方法使得平面二包环面蜗杆复杂的建模过程简单化,提高了设计效率,有利于平面二包环面蜗杆的推广使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结构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