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合金800℃热循环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
研究TC4合金经过800℃热循环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循环次数对合金的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开始下降;其中,合金热循环5次后强度下降迅速,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强度和塑性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分析认为:在0~5次循环区间内,引起强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组织中β相减少,5~100循环区间内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组织变化和合金表面氧化共同引起,而100~200次热循环区间强度下降主要由表面氧化所致。
铝合金热力学性能(20201026174406)
铝合金热学性能 1xxx合金 热学性能 合金液相线 (℃) 固相线 (℃) 比热容(20℃) /j·(kg·k) -1 热导率(20℃)/w·(m·k) -1过烧温度 (℃) o状态h18状态 1050657646900(20℃)231(20℃) 1060657646900(20℃)234(25℃)645 1100657643904(20℃)222(20℃)218(20℃)640 1145657646904(20℃)230(20℃)227(20℃) 1199660660900(20℃)243(20℃)- 1350657646900(20℃)234230(h19)645 电学性能 合金20℃体积电导率 /%iacs 20℃电阻率 /nω·m 20℃电阻温度系 数 /nω·m·k-1 电极电位 /v oh18o
铝合金热力学性能(20201026174341)
铝合金热学性能 1xxx合金 热学性能 合金 液相线 (℃) 固相线 (℃) 比热容(20℃) /j·(kg·k)-1 热导率(20℃)/w·(m·k) -1过烧温度(℃) o状态h18状态 1050657646900(20℃)231(20℃) 1060657646900(20℃)234(25℃)645 1100657643904(20℃)222(20℃)218(20℃)640 1145657646904(20℃)230(20℃)227(20℃) 1199660660900(20℃)243(20℃)- 1350657646900(20℃)234230(h19)645 电学性能 合金 20℃体积电导率 /%iacs 20℃电阻率 /nω·m 20℃电阻温度系数 /nω·m·k-1 电极电位 /v oh1
铝合金热力学性能(20201026174433)
文档可以编辑 专业资料完美整理 铝合金热学性能 1xxx合金 热学性能 液相线固相线 比热容(20℃)热导率(20℃)/w·(m·k) -1-1 合金(℃)(℃)/j·(kg·k) 过烧温度(℃) o状态h18状态 1050657646900(20℃)231(20℃) 1060657646900(20℃)234(25℃)645 1100657643904(20℃)222(20℃)218(20℃)640 1145657646904(20℃)230(20℃)227(20℃) 1199660660900(20℃)243(20℃)- 1350657646900(20℃)234230(h19)645 电学性能 20℃体积电导率20℃电阻率20℃电阻温度系数 电
铝合金热力学性能
铝合金热学性能 1xxx合金 热学性能 合金 液相线 (℃) 固相线 (℃) 比热容(20℃) /j·(kg·k)-1 热导率(20℃)/w·(m·k) -1 过烧温度(℃) o状态h18状态 1050657646900(20℃)231(20℃) 1060657646900(20℃)234(25℃)645 1100657643904(20℃)222(20℃)218(20℃)640 1145657646904(20℃)230(20℃)227(20℃) 1199660660900(20℃)243(20℃)- 1350657646900(20℃)234230(h19)645 电学性能 合金 20℃体积电导率 /%iacs 20℃电阻率 /nω·m 20℃电阻温度系数 /nω·m·k-1 电极电位 /v oh1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20200927155349)
精选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序 号 合金牌号合金代号 化学成份 力学性能 (不低于) 硅铜锰镁铁镍钛锌铅锡铝 抗拉强度伸长度 布氏硬度 hb5 /250 /30 1yza1sil2yl102 10.0 13.0 ≤0.6≤0.6≤0.05≤1.2≤0.3余 220260 2yza1si10mgyl104 8.0 10.5 ≤0.3 0.2 0.5 0.17 0.30 ≤1.0≤0.3≤0.05≤0.01余220270 3yza1si12cu2yl108 11.0 13.0 1.0 2.0 0.3 0.9 0.4 1.0 ≤1.0≤0.05≤1.0≤0.05≤0.01余240190 4yza1si9cu4yl112 7.5 9.5 3.0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20200927155459)
1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序 号 合金牌号合金代号 化学成份 力学性能 (不低于) 硅铜锰镁铁镍钛锌铅锡铝 抗拉强度伸长度 布氏硬度 hb5 /250 /30 1yza1sil2yl102 10.0 13.0 ≤0.6≤0.6≤0.05≤1.2≤0.3余 220260 2yza1si10mgyl104 8.0 10.5 ≤0.3 0.2 0.5 0.17 0.30 ≤1.0≤0.3≤0.05≤0.01余220270 3yza1si12cu2yl108 11.0 13.0 1.0 2.0 0.3 0.9 0.4 1.0 ≤1.0≤0.05≤1.0≤0.05≤0.01余240190 4yza1si9cu4yl112 7.5 9.5 3.0
2Al2铝合金时效成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2Al2铝合金时效成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Ti-Zr-Cu-Ni-Co系新钎料的成分设计及TC4合金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新设计了ti-zr-cu-ni-co系钛基钎料,相对于bпp16钎料,其zr含量有所提高,而cu,ni,co三种合金元素的总含量低于bпp16钎料中cu,ni的总量。在960℃/10min的真空加热条件下,进行了两种钎料对tc4合金的熔化实验和连接实验。通过sem和xeds分析了接头组织和微区成分。钎焊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钎料对应接头冲击韧性值为31.55j/cm3,比bпp16钎料提高了56%,同时接头的剪切强度提高约20%。
Fe对铝合金杆电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制备了si含量为0.03%~0.06%,b含量为0.010%~0.015%,fe含量为0.10%~0.60%的8系铝合金连铸连轧产品,并将所得产品进行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铝合金杆电阻率先增大后维持稳定.铝合金杆的抗拉强度则随着fe含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达到一定值时其增大速度逐渐变缓.为了保证该铝合金杆的电学和力学性能,fe含量应当控制在0.28%~0.43%范围内.
固溶处理对690镍基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固溶处理对690镍基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铸锻复合一体化成形6061铝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第24卷第2期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2月 volume24number2thechinesejournalofnonferrousmetalsfebruary2014 文章编号:1004-0609(2014)02-0325-10 铸锻复合一体化成形6061铝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彭勇1,2,王顺成1,郑开宏1,戚文军1,周海涛2 (1.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加工与成型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50; 2.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采用铸锻复合一体化成形6061铝合金,研究启锻时间对6061铝合金的凝固、补缩、显微组织和力学性 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锻压冲头面6061铝合金为流线变形组织,中间部位晶粒则被压扁压实,靠近下模部 分的合金晶粒在模具激冷
燃气轮机隔热板GH22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gh22母合金,然后真空感应重熔浇注成等轴晶成形试棒,测试其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利用熔模失蜡精密铸造技术生产了重型燃机gh22隔热板铸件,对隔热板不同部位进行了宏观晶粒度、光学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从国产、进口隔热板底板分别取样加工成力学性能试样,进行了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国产gh22母合金的成分和性能满足《gh22燃气轮机隔热板精密铸造技术条件》要求。国产铸件取样试样的宏观晶粒度、室温拉伸、高温拉伸性能与国外铸件相当。国产铸件具有更高的高温持久强度,这主要是由于国产gh22母合金中碳含量更高,合金组织中在枝晶间和晶界处析出更多的碳化物相。
锰对ZZnAl4Y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锰对zznal4y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能细化zznal4y锌合金的基体组织及α相,使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锌合金中的锰主要以富锰化合物相分布于晶界或晶界附近,使得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分析认为zznal4y锌合金中加入0.05%锰时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钨合金力学性能的温度响应
第25卷 第12期 2005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transactions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25 no.12 dec.2005 文章编号:100120645(2005)1221106203 钨合金力学性能的温度响应 张朝晖, 苗 凯, 王富耻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研究90wnife(90钨合金)在25~900℃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得到了温度对90钨合金微观组织和力 学性能的影响规律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钨合金抗拉强度逐渐下降,断口形貌由钨颗粒解理断裂和粘结 相的韧性撕裂为主逐渐向钨颗粒与粘结相界面分离为主转变,钨合金的抗拉强度主要受断口断裂
钨合金微观力学性能研究
钨合金微观力学性能研究
铜合金挤压管力学性能探究
近年来铜价飞涨,给铜加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减少铜加工成本,是铜加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对h96铜合金挤压材的整体性能进行充分了解,并为后续的工艺制订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特对挤压后h96铜合金管材进行了理化分析试验。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力学性能分析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力学性能分析
7系铝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材料在复杂的服役环境中可能受到各种不同载荷的作用,对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 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完善材料开发、应用以及进行新材料及结构设计的基础。目前,国内 对7005铝合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这类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在动态加载条件下 的力学行为研究仍然十分匮乏。另外,作为目前研究材料动态力学行为最为常用的实验 设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本实验研究热 处理之后的七系铝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首先对7005铝合金分别进行固溶,时效,回 归,再时效等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在动态应变下力学行为和响应,采用分离式hopkinson 压杆装置对7005铝合金试件分别进行动态压缩,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压缩后试件进行了 微观组织观察。最后结论发现试件在固溶时效。回归温度180℃升温10min保温30min
YL12铝合金的过烧组织及其力学性能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VN合金化对HRB400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添加vfe合金与vn合金生产hrb400钢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强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vn合金生产的hrb400钢筋强度明显提高,vn的细化效果比vfe好,大量细小弥散的v(c,n)析出相是钒氮钢筋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认为,为确保钢筋力学性能合格,炼钢工序应提高化学成分的均匀稳定性,其中钒含量应控制在0.05%以上,轧钢工序应严格执行加热和停轧降温制度。hrb400钢筋最佳的生产工艺是vn复合微合金化加控轧控冷工艺。
稀土低合金耐磨钢焊条熔敷金属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针对低合金耐磨钢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开发研制了两种稀土低合金耐磨铸钢焊条,对添加稀土铈焊条的熔敷金属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能够细化熔敷金属显微组织、提高熔敷金属的冲击韧度;在同等条件下,添加稀土铈焊条比添加稀土钇焊条的熔敷金属的耐磨性要好;稀土能够提高熔敷金属耐磨性缘于稀土在熔敷金属中的细化晶粒及促使第二相粒子的均匀分布作用。
铝-镁合金5A06在瞬态热冲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热强度试验,测试并确定航空航天材料在复杂高速热冲击条件下的强度极限等关键参数,对于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的可靠性评定、寿命预测以及高速飞行器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强度设计手册中没有航空航天材料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强度极限等表征参数的现状,使用自行研制的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热试验模拟系统,对铝-镁合金材料5a06在多种不同的瞬态热冲击条件下,进行气动加热模拟与热载联合试验研究,得到在瞬态热、力学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铝-镁合金5a06材料的强度极限、承载时间等力学性能变化状况。为研究分析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减重提供了可靠依据。
高压氢气环境下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
高压(87.5mpa)氢气环境下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等的资助下,浙江大学化工 机械研究所在我国首次开展了高压(87.5mpa)氢气环境下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 测试。 1.试样制备 光滑圆棒拉伸试样制备使用的6061铝棒化学成分见表1,紧凑拉伸试样制 备使用的6061铝板化学成分见表2。 表16061铝棒化学成分(wt.%) 元 素 sifecumnmgcrzntipbbiotheral 标 准 0.4- 0.8 <0.7 0.15- 0.4 <0.15 0.8- 1.2 0.04- 0.35 < 0.25 < 0.15 < 0.003 <0.003 < 0.15 其 余 实 测 0.680.220.290.071.050.230.01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钢结构项目管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