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12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样品编号 加热后 软化点 (℃) 加热后 软化点 增值 (℃) 平 均 增 值 (℃) 平 均 百 分 比 (%) 加热前 后60℃ 粘度百 分比 (%) 加热前 后60℃ 粘度 (Pa.S) 加热前 后60℃ 粘度 (Pa.s) 试 验 编 号 试验: 复核: 自检 意见 薄膜 加热老 化指数 盛 样 皿 质 量 (g) 加热前 盛样皿 和样品 质量 (g) 加热后 盛样皿 和样品 质量 (g) 平均加 热损失 率(%) 加热前 试样针 入度 (0.01mm) 加热后 残留物 针入度 (0.01mm) 加热前 软化点 (℃) 加 热 损 失 率 (%) 针 入 度 比 (%) 工程部位 取样地点 试验室主任: 平 均 针 入 度 (%) 样品名称 试验监理工程师: 监理 意见 使用范围 分项工程 桩号范围 合 同 段 单位工程 序号 原 始 记 录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页码共页 试验表105jtjo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09-1993)编号: 项目名称分部工程施工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段分项工程监理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工程部位检验单位系统单位 桩号范围取样地点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使用范围取品名称取样编号 试样编号 盛样皿 质量(g) 加热前 盛样皿 与试样 重(g) 加热后 盛样皿 与试样 重(g) 加热损 失率(%) 平均 损失 率 (%) 加热前 试样针 入度 (0.1mm) 加热后 残留物 入度 (0.1mm) 针入度 比(%) 平均针 入度比 (%) 加热前 软化点 (℃) 加热后 软化点 (℃) 加热前软 化点增值 (℃) 平均 增值 (℃ ) 加热前 60℃粘度 ((pa.s) 加热后 60℃粘度 ((pa.s)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 试表记-64 试验依据标准jtge20-2011试验检测类型 合同段号任务单编号 试样名称分类代号 试样外观试样编号 薄膜加热烘箱型号、编号称量器具型号、编号 试样放入洪箱时间日时分试样从烘箱取出时间日时分 烘箱加热温度(℃)试验日期年月日 盛样皿编号盛样皿质量(g) 加热前盛样皿+ 试样质量(g) 加热后盛样皿+ 试样质量(g) 试样薄膜加热 质量损失(%) 合计 其 他 记 录 计 算 备 注 试验:校核:
03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第页,共页 备注: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2 加热前盛样皿和 试样合计质量 (g) 加热后盛样皿和 试样合计质量 (g) jj0806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日复核:日期: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试验室名称: 盛样皿质量 (g) 试验依据 试验: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月年 样品描述 测定值 试验次数 试验条件 沥青种类沥青标号 质量损失(%) 测值 薄膜加热后沥青加热损失试验 薄膜加热后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杆总 质量 (g) 沥青温度 (℃) 入针时间 (s) 薄膜加热后针入度值(0.1mm) 123 1 12 延伸速度 (cm/min) 薄膜加热后沥青延度试验 薄膜加热后延度值(cm)试验温度 (℃)3平均值 薄膜加热 后平均针 入度值 (0.1mm) 薄膜加热 前针入度 值(0.1mm) 针入度比 (%)
SYB13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针 入 度 比 (%) 平 均 针 入 度 (%) 样品编号 加热后 软化点 (℃) 加热后 软化点 增值 (℃) 平 均 增 值 (℃) 加热前 后60℃ 粘度 (pa.s) 试 验 编 号 试验:复核: 自检 意见 试验室主任: 薄膜加 热老化 指数 盛 样 皿 质 量 (g) 加热前 盛样皿 和样品 质量(g) 加热后 盛样皿 和样品 质量(g) 平均 加热 损失率 (%) 加热前 试样 针入度 (0.01mm) 加热后 残留物 针入度 (0.01mm) 加热前 软化点 (℃) 加 热 损 失 率 (%) 桩号范围 分部工程 合同段 单位工程工程部位 取样地点 原 始 记 录 本 表号 样品名称 试验监理工程师: 监理 意见 使用范围 分项工程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页码:第页共页 syb13
试验表105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页码共页 试验表105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分部工程施工单位 合同段分项工程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工程部位检验单位 桩号范围取样地点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使用范围取品名称样品编号 试样 编号 盛样皿 质量(g) 加热前 盛样皿 与试样 重(g) 加热后 盛样皿 与试样 重(g) 加热损 失率(%) 平均损 失率(%) 加热前 试样针 入度 (0.1mm) 加热后残 留针入度 (0.1mm) 针入度 比(%) 平均针 入度比 (%) 加热前 软化点 (℃) 加热后 软化点 (℃) 加热后 软化点 增值 (℃) 平均增 值(℃) 加热前 60℃粘度 ((pa.s) 加热后 60℃粘度 ((pa.s) 加热前 后60℃ 粘度百 分比 (%) 平均 百分 比 (%) 薄膜 加热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编号:c-83—□□□-□□□□ 试样编号12 试验后质 量损失 试样器质量(g) 加热前盛样器与试样合计质量(g) 加热后盛样器与试样合计质量(g) 加热损失质量(g) 加热损失质量率(%) 残留针入度 与原试样针入度比 值 加热前原试样针入度(0.1mm) 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0.1mm) 残留物针入度比(%) 残留物针入度比平均值(%) 残留物延度 试验温度(°c) 试验编号 延度值(cm) 延度平均值(cm) 加热试验 粘度比 加热前60°c粘度(pa.s) 加热后60°c粘度(pa.s) 加热前后60°c粘度比 粘度比平均值 沥表青老化指数 沥青老化指数平均 结论 备注 试验:复核:试验监理工程师: 试验单位 湖北江汉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内遂高速土建工程二公司分部工地试验室 施工段号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
沥青薄膜加热(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精品资料适用文档1 沥青薄膜加热(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合同号:承包人:共1页第1页 试验单位 工程部位/用途试验规程 试验编号试验者 取样地点校核者 主要仪器 旋转薄膜烘箱,电子分析天 平,针入度仪,低温延度仪, 恒温水浴,烘箱 试验日期 沥青品种及标号 试样编号 盛样皿的质量m0(g) 加热前试样、盛样皿质量m1(g) 加热后试样、盛样皿的质量m2(g) 试样薄膜加热质量变化lt(%) (m2-m1)×100/(m1-m0) 试样薄膜加热质量变化平均值lt (旋转)薄膜加热前针入度p1(0.1mm) (旋转)薄膜加热后针入度p2(0.1mm) 试样薄膜加热后残留物针入度比(%) kp=100×p2/p1 (旋转)薄膜加热前延度t1(cm) (旋转)薄膜加热后延度t2(cm) 软化点增值(cm)δt=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该法又称为薄膜烘箱试验,将50g沥青试样盛于内径139.7mm、深为9.5mm 器皿中,使沥青成为厚约3mm的薄膜,沥青薄膜在(163±1)℃标准烘箱中加 热5h,以加热前后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和25℃、15℃延度值作为评价指标。 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与沥青在拌和机中加热拌和后的性质有很好的相关性。沥 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性质,相当于在150℃拌和机中拌和1.0-1.5min后的性质。 后来又发展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优点是试样在垂直方向旋转, 沥青膜较薄,能连续介人热空气,以加速老化,使试验时间缩短为75min,并且 试验结果精度较高。本节仅介绍广泛使用的薄膜加热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简称tfot)是厚度3.2mm的试样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经规定时间加 热,测定试验前后沥青质量和性质变化的试验。非经注明:加热
S406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s406 承包单位:合同段: 监理单位:本表编号: 工程名称施工路段试验单位 取样地点试样名称试验规程 材料产地用途试验室负责人 25℃时 15℃时 结论:备注: 试验:复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加热试验粘度比 平均值 平均值 加热前60。c粘度(pa.s) 加热变化质量(%) 试样编号 软化点增值(℃) 残留物软化点增值 试验后质量变化 残留物针入度比(%) 残留针入度与原试样 针入度比值 试样皿质量(g) 加热前盛样皿与试样合计质量(g) 加热后盛样皿与试样合计质量(g) 平均值 加热前原试样针入度(0.1mm) 沥青老化指数 加热后60。c粘度(pa.s) 加热前后60 。 c粘度比 加热前软化点(℃) 加热后软化点(℃)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工程项目 加热延度 加热后残留物针入
SYB06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 样品质 量(g)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取样日期试验日期 样品名称 试验后盛样皿和 样品质量(g) 损失质 量(g) 损失率 (%) 平均 损失率 (%) 样品编号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 加热损失试验后针 入度(0.01mm) 原试样针入 度(0.01mm) 针入度 比(%) 平均针 入度(%) 分部工程项目名称 桩号范围 试验 编号 盛样皿 质量(g) 试验前盛样皿和 样品质量(g) 合同段 单位工程 取样地点 分项工程 工程部位 使用范围 自检 意见 监理 意见 序号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页码:第页共页 syb06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试验表(51)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质技术要 量平均值求% 变 化 针针入度技术要 入平均值比(%)求% 度 比 平均值技术要 延(cm)(cm) 度 试记计项目 验录算主管 共页 针入度(0.1mm) 质量变化(%) 单个值 (s) 试验荷重 (g)123 集料规格 使用部位 试验状态 加热前 盛样皿编号 试验温度 (℃) 盛样皿质量m0 (g) (加热前)盛样皿+ 试样质量m1(g) 加热后)盛样皿+ 试样质量m2(g) 加热后 试验时间 负责人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 气候分区 试验规程 使用部位 公路等级 延度(cm) 3 差值(cm) 试验表(51) 产地厂家合同段 第页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复 12 核 自检意见 试验速度 (cm/min) 质检 监理意见 试验温度 (℃) 55
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
备注: 试验:复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平均值 薄膜加热后沥青延度试验 试验温度 (℃) 延伸速度 (cm/min) 薄膜加热后延度值(cm) 123 3 薄膜加热后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杆总 质量 (g) 试验温度 (℃) 入针时 间(s) 薄膜加热后针入度值 (0.1mm) 薄膜加热 后平均针 入度值 (0.1mm) 薄膜加热 前针入度 值 (0.1mm) 针入度比 (%) 12 薄膜加热后沥青加热损失试验 试验次数 盛样皿质量 (g) 加热前盛样皿 和试样合计质 量(g) 加热后盛样皿 和试样合计质 量(g) 质量损失(%) 测值测定值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号 沥青种类沥青标号 样品名称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样品编号 试验室名称:记
JJ0806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
第页,共页 备注: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2 加热前盛样皿和 试样合计质量 (g) 加热后盛样皿和 试样合计质量 (g) jj0806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日复核:日期: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试验室名称: 盛样皿质量 (g) 试验依据 试验: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月年 样品描述 测定值 试验次数 试验条件 沥青种类沥青标号 质量损失(%) 测值 薄膜加热后沥青加热损失试验 薄膜加热后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杆总 质量 (g) 沥青温度 (℃) 入针时间 (s) 薄膜加热后针入度值(0.1mm) 123 1 12 延伸速度 (cm/min) 薄膜加热后沥青延度试验 薄膜加热后延度值(cm)试验温度 (℃)3平均值 薄膜加热后 平均针入度 值(0.1mm) 薄膜加热前 针入度值 (0.1mm) 针入度比 (%)
SYB14乳化沥青试验记录表
表号 册号 页码序号 残留延度(℃) (cm) 溶解度(三氯乙烯)(%) 软化点(℃) 监理单位 乳化沥青试验记录表 页码:第页共页 syb14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样品编号 合同段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试验依据 规定值实测值平均值 产品名称 5d(%) 贮存稳定性 蒸馏 残留物 性质 分项工程桩号范围 样品来源 产地厂家 试验项目 筛上剩余量(1.18mm筛)(%) 1d(%) 电荷 破乳速度 恩格拉度e28 蒸馏残留份(360℃)(%) 筛上剩余量(1.18mm筛)(%) 针入度(100g. ℃.5s)0.1mm)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 以下空白 自 检 意 见
薄膜加热试验(检验)记录表
试-x-xxx 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薄膜加热试验(检验)记录表 记录编号:第页,共页 委托单编号:试验规程: 试样编号:试验设备名称: 试验日期:试验设备编号: 试验环境:温度℃;湿度%名称、规格: 质量 损失 盛样皿号 质量损失率 平均值(%) 盛样皿重(g) 盛样皿+沥青重 (g) 老化后盛样皿+沥青 重(g) 损失率(%) 项目次数123平均值 延度 15℃ 10℃ 针入 度比 加热前针入度 加热后针入度 备注是否有留试样:□是□否;样品描述:□正常□异常 校核:计算:试验:
SYB07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记录表
第16 分钟 末 第17 分钟 末 册号 页码 第10 分钟 末 第11 分钟 末 第12 分钟 末 第13 分钟 末 第14 分钟 末 第15 分钟 末 自检 意见 监理 意见 序号 试验监理工程师: 原 始 记 录 本 表号 闪光点 平均值 第3 分钟 末 第4 分钟 末 第5 分钟 末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页码:第页共页 syb06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 合同段 单位工程 取样地点 分项工程 工程部位 使用范围 样品名称 第6 分钟 末 第7 分钟 末 第8 分钟 末 第1 分钟 末 第2 分钟 末 样品编号 燃烧点温度 桩
SYB36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选定图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选定图试验记录表 配比编号 样品来源样品名称 使用范围 自检意见 序号 表号 试验监理工程师: 原 始 记 录 本页码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 试验:复核: 册号监理意见 试验室主任: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 合同段监理单位试验日期 页码:第页共页 syb36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取样日期 最大值的沥青用量 目标或中值的沥青用量空隙率a3 稳定度毛体积密度 沥青用量范围(%) 密度al oac2oacmax 稳定度a2 空隙率饱和度间隙率流值沥青用量 序 号 oacminoac1 最佳沥青用量oac(%) vfaa4
SYB23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抽提法)及筛分试验记录表
1 2 0.3 0.15 0.075 检验单位 试验日期 2.36 4.75 9.5 13.2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抽提法)及筛分试验记录表 进场单号技术规格 技术规范使用范围 样品名称样品来源 试验监理工程师: 原 始 记 录 本页码序号 表号 册号 自 检 意 见 监 理 意 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 16 19 26.5 31.5 混合料 和滤网 纸合重 通过率平均 通过 率 (%) 上限下限 37.5 监理单位 抽提后 矿料滤 网纸合 干矿料 重(g) 沥青重 量(g) 工程部位进场日期 抽提 次数 混合料 试样重 (g) 滤网纸 合重(g) 油石比 (%) 页码:第页共页 syb23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
SYB11沥青弹性恢复试验记录表
残留长度 (cm) 弹性恢复率 (%) 平均值 (%) 取样日期 合同段监理单位 页码:第页共页 syb11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 试验日期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 分项工程桩号范围 拉伸速度 (cm/min) 拉伸长度(cm) 册号 页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序号 表号 沥青弹性恢复试验记录表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监理意见 使用范围 试验温度 样品 编号 原 始 记 录 本 自检意见
SYB04沥青密度试验记录表
瓶重 (g) 水+瓶重 (g) 瓶+沥青 重(g) 瓶+沥青 +水重(g) 沥青密度试验记录表 样品名称进场单号 取样地点使用范围 册号 原 始 记 录 本页码序号 表号 监理意见 自检意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密度计算方法试验温度℃ 沥青相 对密度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 分项工程桩号范围 试验日期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 合同段监理单位 页码:第页共页 syb04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成型日期 试件 状态 样品 编号 平均相 对密度 平均 密度 (g/cm3) 沥青 密度 (g/cm3)
SYB34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记录表
SYB34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记录表
SYB34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记录表
沥青类型 试验后试件的 残留质量(g) 混合料类型 试件编号 试验前试件 的质量(g) 分项工程桩号范围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 检验单位 使用范围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取样日期 单位工程 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记录表 监理单位试验日期合同段 样品来源 进场单号样品名称 自检 意见 页码:第页共页 syb34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监理 意见 原 始 记 录 本 表号 册号 页码序号 沥青混合料的 飞散损失(%) 平均飞散损失(%)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SYB38沥青混凝土芯样密实度试验记录表
SYB38沥青混凝土芯样密实度试验记录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声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