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70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报告编号: 审核:复核:试验: 实测值 ≮100 >100 操作符合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要求。 针入度(0.1mm) 25℃,5s,100g48.7实测值 延度(cm) 备注: 软化点(℃) 平均软化点(℃)48.7平均延度(cm) 技术指标60~70 实测值67.7 >100 123 >100>100>100 试验次数12试验次数 软化点温度(℃)48.748.6延度(cm) 试验温度(℃)15延伸速度(cm/min)5 (℃)(℃/min) 加热介质水 起始温度 5 温度上升速度 5 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沥青延度试验 ——针入度指数pi1gpen—— 平均针入度值(0.1mm)67.7—— 结果数据
PE分子结构对改性沥青黏弹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荧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不同结构pe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微观结构、黏温特性等,从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角度阐述改性沥青性能的差别及原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在相同温度下的储存模量g'和损失模量g〞由大到小顺序为hdpe、ldpe、vpe,储存模量g'随温度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vpe、ldpe、hdpe;相同温度下沥青质含量较低的zh沥青的储存模量g'小于qhd沥青的;pe以不规则颗粒分散在沥青相中,ldpe分散最均匀,粒子为球状且直径约为20μm;hdpe的粒子形状不规则且粒径多数大于100μm;pe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黏弹力学性能的差别是由于pe分子间距、分子柔顺性及结晶度的差异造成的;hdpe对沥青的黏弹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的提高效果最明显,hdpe合适的掺加量为4%~5%。
茂名SBS改性沥青制备乳化改性沥青
考察了乳化剂、稳定剂、均质器转速及乳化温度等对乳化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sbs改性沥青制备乳化改性沥青的方法,在优选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符合交通部jtgf40-2004要求的乳化改性沥青试样。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分析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sbs用量、乳化剂类型及稳定剂用量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sbs改性乳化沥青的路用性能。从而可以得到改性沥青的最优配合比。
乳化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对比试验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SBS改性剂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采用不同的sbs改性剂生产出改性乳化沥青,对比sbs的品牌和用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得出sbs胶乳用量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延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改性剂品牌和用量,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推广提供参考.
昭和(AH-70)改性(SBS)沥青在长晋路上使用情况
通过实践工作总结,介绍昭和沥青的特性及其应用情况。
乳化剂用量对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
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备受人们关注。以室内试验研究为基础,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的对改性乳化沥青筛余量、标准粘度、延度、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综合比较,确定出be-3x型乳化剂乳化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
乳化沥青微观分析1
1 乳化沥青微观结构分析 摘要: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以水泥和乳化沥青共同作为胶结料的一种新型的路 面材料,兼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两种结 合料在胶浆-集料界面内的存在形式与单纯的水泥或沥青差别较大,致使界面结 构与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有一定的差异,而界面结构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 性能。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微观试验手段,研究分析了水泥对乳化 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的改善机理为研究sbs改性沥青的宏观性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乳化沥青;水泥乳化沥青;乳化剂;微观结构 0引言 无论是从路面的整体性能要求方面,还是从节能环保要求方面,都希望得到性 能不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行车舒适性好、易于维修、能够在常温甚至低温下成 型、成型能耗低以及污染小的节能环保材料,也就是说,希望得到兼有沥青混凝土 和水泥混凝土优点的材料。水泥乳
普通乳化沥青及SBS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研究
以glr-6型改性沥青乳化设备为例,从生产原理、原材料、操作要点等方面对普通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运用普通乳化沥青及sbs改性乳化沥青铺筑路面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SBS/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研究
该文研究并确定sbs改性剂和降黏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用量,结合改性乳化沥青的乳化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了sbr改性剂在sbs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添加量,研制出高黏高含量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通过沥青层间黏结试验,证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
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针对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完善、高低温性能欠佳的问题,选用抽提前的rap,对sbs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冻融劈裂强度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与传统乳化沥青-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sbs改性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残留稳定度达到了85.5%,比传统再生混合料提高了10.9%,劈裂强度比tsr提高了10.2%;动稳定度提高了10.3%,达到10557次/mm;破坏应变增大了42%,达到了2545με.经过改性后的乳化沥青-水泥再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及推广应用价值.
SBS乳化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所研制的sbs乳化改性沥青采用的是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流程,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对乳化改性沥青乳化效果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以及sbs改性剂用量对沥青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的影响,得到制备乳化改性沥青的最佳用量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检测沥青乳液的性能,得出乳化剂和改性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5%和4%,所制备的乳化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产品。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首先论述了路用沥青改性的必要性,通过对几种常用乳化沥青及不同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效果及成本的比较,总结出sbs改性沥青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sbs改性沥青乳化的条件及乳化剂的要求进行了说明。最后论述了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应用范围。
SBS乳化改性沥青的制备
0前言 乳化改性沥青之所以成为一种新型的道路材料,是因为它具有同 类沥青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乳化改性沥青性能优良[1],应用广泛, 既可以常温喷洒使用,用做封层、透层和粘结层,比起改性沥青能够节 省沥青用量10%~20%[2],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水滑和抗低温开裂性 能,又可以与集料拌合,用于微表处、稀浆封层和碎石封层,能够有效 地改善路面的开裂、车辙、松散、老化等病害[3]。乳化改性沥青应用于各 等级新建道路及其养护、维修工程,可以显著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造 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4]。因为乳化改性沥青特殊的物化性能使得道 路使用寿命的延长而节省的维修养护费用多于所增加的成本,若将乳 化改性沥青用于路基路面结构中的特殊部位,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将 会全面提高。 本文制备的sbs乳化改性沥青采用的是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流 程[5],这种
SBS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技术探讨
SBS改性乳化沥青生产技术探讨
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
介绍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差异,并对比二者用于微表处施工的性能差异。
乳化剂剂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
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备受人们关注。沥青种类、改性剂的种类及剂量、乳化剂的种类及剂量、皂液的ph值、乳化时间、稳定剂cacl2剂量、沥青固含量的变化等都影响着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质。以室内试验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乳化剂剂量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
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实验室内通过添加不能掺量的sbs胶乳和sbr胶乳分别制成改性乳化沥青,分别考察了筛上剩余量、恩格拉粘度、储存稳定性以及残留物的软化点、延度等几项主要指标随胶乳掺量变化的情况。sbs胶乳和sbr胶乳在对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上各有侧重,建议在对高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而在对低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
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针对微表处中常用的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从制备工艺,材料选择以及性能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
论述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性能及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界面微观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泥在界面微观结构中的功能,展望了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混凝土整体性能,水泥能够明显改善界面微观结构;应针对有机和无机结合料共同特点,综合现行微观试验手段,建立胶浆-集料界面微观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微观结构全面预测和改善混凝土宏观路用性能。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M)的微观结构特征
针对水泥和乳化沥青共存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m)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红外光谱(ir)等微观试验手段,提出了cam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硬化后的cam内部存在一定的空隙,浆体表面存在突起和自由沥青,沥青包裹的细砂、水泥水化产物c-s-h凝胶和未水化水泥颗粒组成空间网络结构;cam中结构致密处ca和si及其氧化物的重量比和原子比相对较高,水泥水化产物较多,结构疏松处则相反;cam中的水泥等无机材料不与乳化沥青破乳产生的沥青发生化学反应,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增加cam中c-s-h等凝胶体的数量。发挥破乳沥青的粘附性能是改善砂浆性能的关键。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1/8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胶乳类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时,乳化沥青和胶乳在乳 化剂的作用下,破坏各自原有的平衡,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 如果这种平衡不能稳定存在,将会影响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储存 和使用。因此,乳液稳定性是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的关键指标。而改 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制备工艺、乳化剂用量、胶乳与乳化沥青颗 粒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任何乳状液都不是 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的变化或接触介质的变化,都 可能引起乳状液的分层、絮凝和聚集,最终导致乳状液的破坏。改 性乳化沥青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稳定性是由所添加的乳化 剂、乳液稳定剂等产生的各种作用而引起的。维持乳液稳定性的各 种理论主要有吸附理论、膜理论、吸附双电层理论等。 1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料 基质沥青:胜利90号; 乳化剂:jqt,阳离子型,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以胜利90号为基质沥青,sbs胶乳为改性剂,采用二次热混合法制备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考察乳化剂用量及其水溶液的ph值、稳定荆的种类及其用量对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1%;其水溶液的ph值为5~6;无机类和有机类稳定剂复配后对体系的稳定效果好,用量为0.2%。sbs胶乳的颗粒大小及其密度是否与乳化沥青的匹配是影响sbs颗粒在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关键因素。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