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除污性能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采用人工配水,在SBR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7 d后已有部分污泥颗粒化,20 d后颗粒污泥大部分已经形成并处于稳定状态.研究表明,稳定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直径5~6 mm,沉降速度29~72 m/h.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2.5%,NH3—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5.5%,TP的平均去除率为95%,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很好的除污能力.
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脱氮除碳特性
以葡萄糖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通过调整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运行周期、cod/n值以及好/厌氧条件,培养、驯化出了结构紧密、沉降性能良好的脱氮颗粒污泥。在cod负荷为1600mg/(l.d)、氨氮负荷为530mg/(l.d)的条件下,颗粒污泥对cod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55%和97.29%。研究表明,运行周期内系统对氨氮的去除可分为两个阶段,即cod与氨氮快速去除的富营养阶段和慢速硝化的贫营养阶段。脱氮颗粒污泥内由于受传质限制而导致营养基质和溶解氧在空间上的浓度梯度,使得脱氮颗粒污泥内可能同时存在异养菌及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尽管该颗粒污泥内可能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受限区域,但其剖面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间的微生物近似均匀分布,没有严格的好/厌氧区域划分或明显的孔洞。
EGSB反应器微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除污效能研究
常温条件下以生活污水为基质,采用egsb反应器培养微氧颗粒污泥,考察了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除污效能。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经过逐步加氧驯化能培养出性能稳定的高活性微氧颗粒污泥,其结构密实,粒径集中在0.63~2mm,沉速为14~85m/h,同时具备产甲烷和脱氮能力;反应器出水cod低于50mg/l,去除率可稳定在90%以上;脱氮效果受溶氧条件和回流稀释的影响;水力停留时间为10h,反应器出水do为0.2~0.3mg/l,回流比为10时,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和85%,平均出水浓度低至13.2mg/l和7.7mg/l。
EGSB反应器微氧颗粒污泥醛快速培养及其除污效能研究
常温条件下以生活污水为基质,采用egsb反应器培养微氧颗粒污泥,考察了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除污效能。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经过逐步加氧驯化能培养出性能稳定的高活性微氧颗粒污泥,其结构密实,粒径集中在0.63~2mm,沉速为14~85m/h,同时具备产甲烷和脱氮能力;反应器出水cod低于50mg/l,去除率可稳定在90%以上;脱氮效果受溶氧条件和回流稀释的影响;水力停留时间为10h,反应器出水d0为0.2~0.3mg/l,回流比为10时,tn和nh—l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和85%,平均出水浓度低至13.2mg/l和7.7mg/l。
间歇式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沉淀时间对培养具有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ags)的影响。在沉淀时间降低为6min时,出现了ags;在沉淀时间降低为4min的第6天,ags培养成熟,肉眼可见。从降低沉淀时间到ags培养成熟共耗时28d。ags培养及稳定运行阶段,出水磷含量平均在0.92mg/l左右,最低为0mg/l,最高为3.34mg/l。具有除磷功能的ags成熟时,其周围有大量的浮游累枝虫。ags粒径范围为0.0~0.3mm、0.3~0.6mm及>0.6m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88%,51.61%及3.51%,ags与絮状污泥共存。与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相比,周期性的厌氧/好氧更有利于ags的稳定维持,具有除磷功能的ags远比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密实。试验结果表明在沉淀时间选择压的作用下,具有除磷功能的ags形成的过程可分为3阶段:筛选-聚集-成熟。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快速启动及除碳脱氮试验
为快速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在sbr反应器中同时接种硝化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控制反应条件,温度23~25℃,ph值7.5~8.5,do质量浓度1.5mg/l左右,15d即完成反应器快速启动。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1.5~2.5mm,svi值54ml/g。颗粒污泥结构紧密,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连续运行40多天,改变进水cod及nh4+-n浓度,cod和nh4+-n去除率均能稳定在80%以上,反应器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
EGSB反应器初期启动颗粒污泥显微特征
egsb反应器初期启动颗粒污泥显微特征——egsb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的污水以及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方面有着其它厌氧反应器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厌氧颗粒污泥是egsb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显微观察研究了egsb反应器初期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特征...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处理P-RC APMP高浓制浆废水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以果汁废水处理系统中uasb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的接种污泥,以p-rcapmp高浓制浆废水为进水启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讨论了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启动前后颗粒污泥的性质变化,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以及生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内污泥具有较强的活性。
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
探究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总结介绍国内外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模型,并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对培养好的颗粒污泥如何保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
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阐述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所形成的新颗粒污泥的相关特性、成粒理论以及影响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市政污水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最后结合相关学者研究,对好氧颗粒污泥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阐述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所形成的新颗粒污泥的相关特性、成粒理论以及影响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市政污水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最后结合相关学者研究,对好氧颗粒污泥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比较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除污特性。结果表明,mbr系统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比cas分别高14.4%、51.2%和37.3%。但mbr中膜的截留使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制约了通过排放高磷污泥的生物法除磷,除磷效率仅为32.9%,低于cas工艺(43.0%);将mbr与化学除磷工艺相结合,mbr系统除磷效率可达93.3%。
一种射流曝气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
一种射流曝气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除污性能研究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性能。结果表明,在hrt为9h、srt为30d、do为2~3.5mg/l的条件下,系统对cod、nh3-n和浊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9%和90%。生物降解主要承担了对cod和nh3-n的去除作用,膜截留起到了稳定出水水质及去除浊度物质的作用。
基于污水处理领域厌氧颗粒污泥的研究
近年来,厌氧颗粒污泥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厌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模型,并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和培养过程进行总结,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膨胀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膜生物反应器以其膜取代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的突出优点迅速成为污水处理的新的发展方向。试验研究了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分别对比了在正常情况下和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发生污泥膨胀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6.51%有所提高,对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9%、39.8%、19.7%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微氧颗粒污泥+硅藻土去除氨氮的研究
向两级egsb反应器中投加硅藻土,考察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投加量为0.5g/l或5g/l,两级反应器进水量均为1l/h,上升流速分别为3.2m/h、2.9m/h的条件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可使出水中氨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面污泥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面污泥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曝气量、膜通量和污泥浓度是影响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面污泥沉积的重要设计参数。本研究首先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建立了基于这三个重要参数的膜间液体上升流速和膜面污泥沉积速率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不同...
ICSTD反应器对剩余污泥的浓缩消化研究
采用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icstd)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浓缩消化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后对反应器内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35℃时,污泥产气率最高为1.6m3/m3泥;所产沼气的甲烷含量在54%~75%之间;反应器运行期间污泥比阻从513×1012m/kg降低到202×1012m/kg,污泥脱水性能逐渐变好;对污泥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发现反应器消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脱氮效能。反应器内污泥优势菌属为鬃毛甲烷菌。
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sbr中絮状活性污泥已基本实现了颗粒化。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化粪池污水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进水完全为化粪池污水时,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1%、47%。但是,由于化粪池污水cod较低,因此无法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在后期的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始终维持在2500mg/l左右。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稳定脱氮的保证。
SMF-MBR工艺污泥浓度分区及除污性能研究
针对mbr在长污泥龄下运行时,由高污泥浓度引起的出水水质恶化问题,开发了smf-mbr工艺进行污泥浓度分区,从而实现膜区在较低污泥浓度下运行,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减缓膜污染。以中浓度生活污水(cod为500mg/l)为处理对象的试验结果表明,smf组件具有良好的污泥浓度分区效果,有效地减缓了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该工艺的除污效果良好,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99.2%和73.7%,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0.1、0.24和10.43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污泥膨胀对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膜生物反应器以其用膜取代常规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的突出优点迅速成为污水处理的新发展方向。研究了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效果。分别对比了在正常情况下和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发生污泥膨胀后,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到96.51%,而对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9%、39.8%、19.7%,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浸没式膜-SBR反应器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浸没式膜-sbr反应器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加(membranebioreactor),是通过膜分离强化生物处理效果的组合工艺。由于膜的截留作用,微生物不随出水流失,同时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也保留在反应器内,其中有些物质可能对微生物...
SBR反应器内置式浓缩池的设计与运行
sbr反应器内置式浓缩池的设计与运行——采用内置式污泥浓缩池的sbr池,在不影响sbr操作的同时,进行污泥的浓缩,使污泥的沉淀与压缩时间由1~2h延长至整个运行周期,因此排出的剩余污泥浓度由原来的0.6%~0.8%提高到l.5%~2%,减少了排泥量和设施的占地面...
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对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影响
编号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书 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项目名称:--不同曝气方式对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影响 申请者:张浩纪丹萍李孟菁 申报时间:2008.04 项目类别:a类(√)b类() 共青团苏州科技学院委员会 申请简况表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院(系)推荐意见签章视为对申报者及选题情况的确认。 项目名称 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不同曝气方式对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影响 所属科类a√、工科b、理科c、文科d、艺术e、信息科学 申 请 人 姓名张浩性别男出生年月1987.02.05 院(系)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环境工程 专业环境工程年级2005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深化设计师(幕墙)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