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AR模型在三峡水电站上网日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针对水电站上网日电量数据的非线性特征,采用状态相依自回归(state-dependent autoregressive,SD-AR)模型对数据进行描述。用高斯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来逼近SD-AR模型的函数型系数,采用一种结构化非线性参数优化方法 (structured nonlinea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SNPOM)来离线辨识RBF-AR模型系数,并利用此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通过对三峡左岸和右岸水电站上网日电量真实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其他经典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RBF-AR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预测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峡水电站枯水期容量和电量利用的研究
考虑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电站水库对三峡枯水期流量的自然提高作用下,确定三峡水电站不同水文年枯水期逐月水流平均出力的时间分布;并在三峡确定的供电范围和电力电量分配方案条件下,通过华中、华东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研究了二大区系统对三峡电站枯水期电力电量的吸收利用情况;最后根据平衡结果,以充分利用三峡电力电量为原则,提出三峡枯水期电力电量的经济合理分配建议.
三峡水电站蜗壳充水加压模型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三峡水电站蜗壳及外包混凝土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蜗壳在充水加压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后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破坏规律。通过试验,初步弄清了蜗壳、混凝土和钢筋三者之间的受力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下,蜗壳与外包混凝土可以共同受力,配置的钢筋起的作用较小,结构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三峡水电站坝内埋管大比尺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结合三峡工程实际,对坝内埋管结构进行了1∶5大比尺仿真材料结构模型试验,着重研究了大直径、高水头坝内埋管结构在运行期温度荷载、坝体荷载和内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和强度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埋管结构具有较高的抗裂能力和极限承载力,可保证三峡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三峡水电站上榜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消息:三峡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被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列入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这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等地,主要包括水电站、风电场、潮汐能电站、太阳能热电厂、地热田、生物能电厂、波浪能电厂等。可再生能源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发挥着曰益重要的作用,预计它必将更迅速崛起。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首批发电机组首次充水试运行,这标志首批发电机组已进入启动试运行阶段,中国人享受三峡水电已为时不远。
三峡水电站主厂房振动分析
三峡水电站主厂房振动分析
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实习报告
生产(专业)实习报告用纸 1/30 摘要 本次生产实习,我选择了举世闻名的“水电城”——宜昌,有幸见识了三峡 水利枢纽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壮观和伟大,本次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葛 洲坝,巍巍大坝,世界闻名,葛洲坝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 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 了我国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本次实习参 观了葛洲坝500kv开关站、大江电厂、二江电厂、二江电厂220kv开关站、 直流输电换流站和三峡大坝等工程和建筑,听了安全教育以及葛洲坝与三峡 电厂情况介绍,电厂主设备、主接线、厂用电,直流输电,继电保护,高压绝缘 等方面的课程和讲座,通过讲座和参观,得以了解和掌握水电厂动力部分、电力 部分及直流输电等方面的知识,较好的将讲座与
三峡水电站直埋式蜗壳结构自振特性
直埋式蜗壳外围混凝土在内水压力作用下会产生损伤,损伤必将对结构的刚度和自振特性产生影响.以三峡水电站15号机组直埋式蜗壳方案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水电站厂房内振源的分析,进行了结构共振校核.对比结构损伤前后的结果,可得出结论:直埋式蜗壳的自振特性对其抗振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
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产
2008年10月29日.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安装的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15号机组完成72h试运行。至此,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这意味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建,开始全面发挥防洪、通航、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留华中电网电力电量省间分配优化计算研究
本文采用资源层(电源优化问题)与运行层(运行优化问题)迭代寻优的办法进行三峡水电站留华中电力电量的省间优化分配研究,以华中电网整体总费用最小且四省的可靠性水平基本相当作了分电原则。
三峡水电站过机泥沙量初步监测与分析
通过对三峡水电站不同机组及不同部位的过机泥沙含量、颗粒级配以及物理化学指标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过机泥沙的分布及与出库泥沙的关系。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过机泥沙量与入库泥沙流量的大小成正比,过机泥沙量的峰值比入库洪水流量的峰值要滞后2~3d,而且过机泥沙的硬颗粒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硬度较大,更容易对水轮机产生磨蚀。分析结果可为水库排沙调度和减小泥沙对水轮机的磨损和腐蚀提供参考依据。
四川省水电优化开发及对三峡水电站效益的研究
本文采用“多分区电力长期规划模型(irelp/i)”的改进型irelp/i.1,对四川主网1991-2020年水电的优化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四川水电优化开发对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和综合利益效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四川省水电开发和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供三峡水电站设计和长江流域规划参考。
四川省水电优化开发及对三峡水电站效益的研究
本文采用“多分区电力长期规划模型(irelp/i)”的改进型irelp/i.1,对四川主网1991~2020年水电的优化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四川水电优化开发对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和综合利用效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四川省水电开发和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供三峡水电站设计和长江流域规划参考。
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首次实现全部并网运行
2009年6月30日.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首次实现全部并网运行。截至2009年7月1日15时,最大上网电量达到1688万kw的历史最高值。26台机组全部并网以来,汛期水位得到有效控制,电网运行平稳,潮流分布合理,符合理论计算结果。
三峡水电站“充水保压”蜗壳三维仿真整体结构模型试验
采用比尺为1∶12仿真整体结构模型,以设计内水压力值反复加载1200次和超载试验的方法,对三峡水电站70m水头保压值蜗壳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电站采用“充水保压”钢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型式,具有较高的超载安全度,特别有利于提高水轮发电机运行的抗振性能;后续机组的充水保压值可适当提高;可减少钢蜗壳外围混凝土中的配筋量,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
中国10年后太阳能发电量将相当于1.5个“三峡水电站”
日前,出席“中国-欧盟新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的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透露,10年后中国太阳能发电总量将相当于1.5个左右的“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低频发电直流送电的研究
本文论述了三峡水电站低频下交直流系统运行电压及可传送功率的确定和对各种频率下交直流系统稳态及故障运行工况的模拟实验研究。
三峡水电站短路电流水平及限制措施分析
本文根据对三峡水电站不同线接方式,不同故障型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了几条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可供大型水电站限制短路电流参考。
三峡水电站短路电流水平及限制措施分析
本文根据对三峡水电站不同接线方式、不同故障型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了几条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可供大型水电站限制短路电流参考。
梯级水电站上网电价模型设计
基于现阶段我国水电开发的特点和制定梯级水电上网电价的必要性,介绍了基于成本和基于市场的2种梯级水电上网电价模型设计,结合某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开发情况,进行了案例测算及梯级水电上网电价模型的适应性分析,最后围绕制定梯级水电上网电价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中国十年后太阳能发电量将相当于1.5个三峡水电站
2009年10月17日,出席“中国一欧盟新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的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透露,10年后中国太阳能发电总量将相当于1.5个左右的三峡水电站。总工期达17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kw。
浅析降低三峡水电站综合厂用电率的措施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降低厂用电率可使电厂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根据三峡水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对影响厂用电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设备技术改造、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完善设备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厂用电率降低,达到节电降耗的目的。
三峡水电站发电机转子圆度处理
长江三峡水电站机组3f转子圆度不合标准,造成机组运行时振动过大。介绍了在现场进行转子圆度处理的工艺。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港口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