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l强化混凝AS助凝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PACl 强化混凝 AS 助凝去除水中 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Ξ 王铁军1 , 刘志生2 ,赵勇胜1 (1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130022;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 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 通过增加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方法 ,对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进行了生产性试验 。结果 表明 :在聚合氯化铝 ( PACl) 和活化硅酸 (AS) 分别增加 76 %和 50 %的情况下 ,滤后水浊度由 215 NTU 降到 014 NTU ,TOC 去除率由 4017 %提高到 5317 % ,DOC去除率由 4516 %提高到 5818 % ,UV254提高了 2 % ,CODMn变 化不大 ,其他常规项目也有一定改善 。试验还发现 ,出厂水中余铝含量略有增加 ,但未超过 012 mg/ L 的限量 , 沉淀池排泥量增加了 25 % ,滤池反冲洗耗水增
人工湿地基质对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在济南市玉清湖引黄水库修建了表流人工湿地、往复流人工湿地和推流人工湿地,考察了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codm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往复流人工湿地、推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31.37%~58.12%)、(27.10%~57.65%)、(17.10%~34.45%);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等组分的共同作用是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机理所在,其中基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推流和往复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基质表面的c元素由4.30%分别上升至4.42%和4.60%、n元素由4.10%分别上升至6.58%和6.70%、p元素由零分别上升至9.10%和9.58%。
活性炭浮滤池去除高藻原水中有机物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活性炭浮滤池去除高藻原水中有机物 张 声1, 鲁 巍 1 , 姜登岭 1 , 谢曙光 2 , 刘 洋 1 , 张晓健 1 (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2.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新型的给水组合处理工艺,它具有气浮过滤一体化、 活性炭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节约占地面积等特点,在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 省掉了砂滤池,运行方式灵活。该池对高藻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对uv254的去除率 为54.3%,出水uv254为0
用分子量法对青甸湖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布及去除的研究
用分子量法对青甸湖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布及去除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青甸湖水源水及生物陶粒小试工艺各单元出水中不同分子量的可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布(含量)进行测定,从而分析了水源水有机物的含量,各单元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及各单元工艺的互补性
净水滤前加氯是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有效途径
净水滤前加氯是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有效途径——净水滤前加氯是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有效途径
NaClO氧化处理TDI装置废水试验研究
tdi装置尾气吸收塔塔釜排水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多种盐类化合物,夹带少量的多种有机物。为实现该废水的回用,采用中和以及naclo氧化处理其中的多种有机物,试验考察了溶液ph值、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去除toc的影响,在ph值为2,温度为40℃,naclo投加量为16.7ml/l,氧化时间为1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溶液中的toc的质量浓度可降低至10mg/l以内,有机物去除率达到96%。tdi装置尾气吸收塔塔釜排水经中和以及naclo氧化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电解盐装置的进水水质指标,实现了废水回用目的。
三维荧光区域积分评估城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以三维荧光技术为手段,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和聚类分析,考察某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可以表征城市污水中易降解、可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能够有效识别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指纹特征。城市污水中类蛋白等易降解物质含量约占总荧光物质的50%,在污水厂曝气池缺氧段,易降解基质被大量去除。曝气池顺水流方向约225m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已基本完成。三维荧光光谱中区域ii和iii的积分标准体积与toc的皮尔森相关指数分别为0.964和0.970。和其他荧光指数相比,这2个区域的积分标准体积与toc的相关度更高。
去除饮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反应器设计初探
去除饮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反应器设计初探
河沙对污水中有机物吸附作用与动力学
为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系统)的基质吸附有机物规律和性能,以河沙为对象,研究其对水溶液中cod的等温吸附特征,利用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河沙吸附cod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沙对水溶液中cod的等温吸附特征符合非线性langmuir方程,吸附强度因子k1=0.0272为正值,说明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最大cod吸附量为1893.7065mg.kg-1。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两种模型标准偏差值r2都大于0.9800,从标准偏差值角度判断都能较好地反映河沙对水溶液中cod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但通过langmuir方程相关参数以及试验校对得出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反映河沙对水溶液中cod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并导出该条件下河沙对水溶液中cod的平衡吸附量为1750.3355mg.kg-1,而二级动力学模型误差较大。
氯化钾镀锌液中油状有机物的去除方法
氯化钾镀锌液中油状有机物的去除方法
饱和NaCl溶液浸泡下混凝土试块中有机阻锈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
饱和nacl溶液浸泡下混凝土试块中有机阻锈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 郑雷刚杨怀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摘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半电池腐蚀电位(ecorr)和宏观电池腐蚀电流密度(icorr)测量技术,在饱和nacl溶 液浸泡的硬化混凝土试块中,研究了4种醇胺基阻锈剂对钢筋电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和长期阻锈性能.在 浸泡初始的100d内,与空白样相比,添加阻锈剂后钢筋电极腐蚀电位升高,阻抗膜值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值降 低,表明电极表面处于钝态,阻锈剂表现出良好的阻锈性能.随浸泡时间延长,电极腐蚀电位和阻抗膜值下降,腐 蚀电流密度增大.浸泡后期,除添加醇胺基ci-4样外,电极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与空白样相比无明显差别,表明 电极由钝态转变为活性腐蚀状态.但添加
饱和NaCl溶液浸泡下混凝土试块中有机阻锈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半电池腐蚀电位(ecorr)和宏观电池腐蚀电流密度(icorr)测量技术,在饱和nacl溶液浸泡的硬化混凝土试块中,研究了4种醇胺基阻锈剂对钢筋电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和长期阻锈性能.在浸泡初始的100d内,与空白样相比,添加阻锈剂后钢筋电极腐蚀电位升高,阻抗膜值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值降低,表明电极表面处于钝态,阻锈剂表现出良好的阻锈性能.随浸泡时间延长,电极腐蚀电位和阻抗膜值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浸泡后期,除添加醇胺基ci-4样外,电极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与空白样相比无明显差别,表明电极由钝态转变为活性腐蚀状态.但添加ci-4样品,钢筋电极始终保持在钝化状态,阻锈性能最好.基于阻锈剂与cl-间的竞争吸附,分析探讨了可能的阻锈机理.
利用喷水室对空调新风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去除的实验研究
引起iaq问题的起因很多,但涉及到空调设计的主要是新风不足及室内相对湿度过高。目前的空调系统中,大多采用过滤器对新风进行处理,而普通的过滤器不能有效的去除新风中的有害气体,除非采用化学过滤器。但是化学过滤器价格高,并且存在寿命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利用喷水室对新风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
装修后居室空气中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装修前后不同时期居室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装修的居室82户,分别于装修前,装修竣工后30d、1年和2年,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的浓度。结果甲醛在装修后1年的浓度最高,均值为(0.185±0.050)mg/m3,装修后2年的甲醛平均浓度仍显著地高于装修前(p<0.01)。而苯系物和tvoc的浓度在装修后30d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严重超标,分别超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高容许浓度的17.7倍、14.1倍,苯和tvoc浓度超标相对较少。结论居室装修能造成室内严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探究同步去除电镀废水重金属、有机物及总磷的处理工艺
当前化学镀镍工艺中,镀液主要由各种重金属盐、缓冲剂、还原剂和稳定剂等组合而成,因而镍电镀工业废水中除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外还存在大量的磷.本课题旨在探究同步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及总磷等多种污染物的处理工艺.
光催化氯化处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
光催化氯化处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农药、石油化工产品广泛使用,水环境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目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为解决这一问题,除采除严格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使用...
GC/MS检测某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以某江水为原水,研究某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和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用gc/ms分析仪对水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水中有机物53种,陶粒滤池对有机物总量(峰面积)的去除率为83%,有效减小了后续单元的负担,o_3/gac单元对有机物总量的去除率为53.4%,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去除率为95%;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去除率为86%。
塑料给水管材中有机物迁移率的分析研究
模拟生活用水环境,将含有活性氯等化学试剂的水样封装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给水管材中,用总有机碳仪连续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和不同游离氯条件下,管材向水样中总有机碳的释放量,以表征塑料给水管材中有机物的迁移率,考察不同高分子材料对水质的迁移性的影响,并以此监控管材的氧化降解程度,由此建立了塑料给水管材工作条件下卫生安全性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塑料管材在高温环境和测试水中含有消毒成分的活性氯的浓度增加的情况下,降解程度要增大;各类管材的迁移率并不是随着迁移期而简单递减或递增,而是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
一起因装修引起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事件的调查
最高。据了解我市化妆品生产厂家虽多为民营企业,但他们严 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进行管理,生产,在卫生质量上有所保证, 几年来的抽检结果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批零市场的有些化妆品 可能是一些地下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假冒产品,卫生质量得不到 保证。而从宾馆等公共场所中抽检样品种类单一,主要为沐浴 类和发用类的小包装化妆品。这类小包装产品多由生产厂家购 进加工分装后供顾客一次性使用。这类样品超标率高,可能由 产品质量(三无产品)及分装过程中污染所致。卫生监督及有关 部门应加大对批零市场及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化妆品的监督与 管理。 不同种类的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有所不同(χ2=23.40, p<0101),这主要表现在膏霜、香水与其他种类化妆品的差异, 发用类和沐浴类化妆品超标率高,也与在宾馆等公共场所采集 样品有关。香水含有乙醇等其他芳香类的物质及多种表面活性 剂,不利
建筑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去除设备研究现状
简述了挥发性有机物(vo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现有建筑物中的voc污染状况,综述了voc的散发机理及去除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黄河泥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测定的影响研究
黄河水体存在的泥沙及其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给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泥沙的存在增加了判断水体污染性质(人为或自然)的难度。以表征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化学需氧量(cod)为代表,进行黄河悬浮泥沙有机质对水中有机污染影响的测定表明,黄河原状水样中的cod绝大部分来源于悬浮泥沙的有机质。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主体部分是稳定性极好的天然腐殖质类物质,它们在实际自然条件下难以生化降解,不容易对水体产生污染危害,用含泥沙的原状水样品测得的cod数值进行水质评价,在相当程度上夸大了黄河的水污染程度。在使用cod等参数对黄河水质进行评价时,应当采取一定的方法去除泥沙本底对水体有机污染评价的干扰。
塑料水管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研究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和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向水中的迁移测定研究。pe-hd中主要的迁移成分是2,4-二-间-丁基-苯酚(2,4-dtbp),是酚类抗氧化剂的降解产物,除此之外降解产物还有酯、乙醛、酮、芳香烃和萜类化合物。根据塑料管接触水的极限臭味值(ton)估测,在测试的7种pe-hd管材中有5种pe-hd管的ton≥4;2种≤4。pe-hd管释放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总量基本恒定;pex管迁移实验显示大量的voc迁移到水中(ton≥5),其中一些迁移的voc成分不确定;hpvc管向水中迁移的挥发性物质很少。
不锈钢波纹管在NaCl溶液中腐蚀疲劳寿命试验
研究了不锈钢波形膨胀节的腐蚀疲劳寿命,在3.5%nacl溶液的人工腐蚀环境下,进行了一组加载频率为0.1hz的不同位移条件下不锈钢波形膨胀节腐蚀疲劳寿命试验。通过回顾国内外常用的膨胀节疲劳设计公式,在ejma标准疲劳设计公式基础上提出了腐蚀加速效应系数ccorr,从试验数据拟合出ccorr的大小,据此提出了腐蚀条件下膨胀节疲劳设计公式,用于修正腐蚀条件下膨胀节的疲劳寿命。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去除矿山废水中污染物试验研究
以葡萄糖及豆奶粉为碳氮源,采用不控制温度及ph的方式,在厌氧条件下探究不同m(cod)/m(so42-)、hrt和进水fe2+负荷对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3.0左右,水温为26~27℃,进水fe2+的质量度低于450mg/l,m(cod)/m(so42-)大于1.5的条件下,so42-去除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而m(cod)/m(so42-)大于2.0时,cod有较好的降解效果,fe2+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重金属的平均去除率在99%以上。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交通造价主任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