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riging插值的无检测器路段交通数据插补方法
从交通流扩散的特点和人的先验知识出发,提出采用Kriging插值法对路网中无检测器路段进行交通数据插补。基于交通数据空间相关性的特征,对交通数据进行空间建模,从而以空间距离作为度量基准对未知路段交通数据进行估计。利用南昌市浮动车系统中提取的路段行程速度作为试验数据,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交通中各个典型时段行程速度的插补值标准差可以控制在8 km·h-1以内;在针对路网形态差异较大的中心区和湖区分别进行的试验中,行程速度的平均绝对误差都保持在2~5 km·h-1之间。可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态和区域移植性。
无检测器道路交通流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一般交通流数据质量检测方法要求的原始数据量较大,而无检测器道路可获得的交通流数据又非常有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无检测器道路交通流数据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不同检测点获得的原始交通流数据处理成一组数据序列,通过对数据序列的灰生成、灰色关联度计算及标准化处理,求得不同数据序列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参数λ_i,根据需求选出阈值λ,比较λ_i与λ之间的大小,实现无检测器道路交通流异常数据检测的目的。运用杭州市某一局部路网的浮动车交通流原始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相似系数和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检测效果优于基于相似系数和的检测方法,平均错检率降低了21.00%,平均准确率提高了28.64%。
基于进口道检测器数据的交通溢流判别方法
针对定周期相邻交叉口,基于进口道检测器数据,提出流量模型,确定溢流判定参数和溢流判别流程。并根据交通波理论,提出修正的溢流临界条件。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已知检测器数据的条件下实现溢流快速判别
基于Kriging插值的钻孔地温数据体视化
研究了kriging插值方法用于计算青藏铁路钻孔地温数据的适用性,发现可用nugget和高斯函数模型的线性组合拟合变异函数。结果显示浅层插值结果偏低,误差较大;深层插值结果略高,误差较小。基于kriging插值构造规则体元模型,即沿水平方向用等深度数据进行kriging插值,形成一系列温度等深面;沿垂直方向用相邻等深面温度进行线性插值,产生新的温度等深面;将一系列温度等深面叠加得到规则体数据。以idl为可以化平台,采用直接体视技术实现地温数据了体视化。
粒度可调的并行Kriging地层空间插值算法
为提高层状地层空间数据插值的计算速度和实现系统负载平衡,在采用动态调整并行粒度策略的基础上开发混合粒度的并行kriging插值算法.在此算法中,根据cpu与地层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动态调整并行计算的粒度,优先使用粗粒度的并行计算策略,同时利用中粒度并行算法平衡负载.基于windows2000操作系统搭建了pc机群并行环境,大量的试验统计数据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并行计算效率.
基于测井数据的地质曲面插值重构方法比较
在密集井群条件下,利用测井数据对地层曲面和三维储层属性进行插值重构是正确认识地质构造和油藏表征的重要手段,确定性插值是对油藏构造和属性建模的手段之一,选取合理的插值方法是保证重构质量的根本。为此,对三角剖分、距离反比和克里金等几种常用插值重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数值实验,对某地区地温场数据进行了处理,在100个井点中随机抽取25个样本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不太追求精度时可选用普通距离反比或三角剖分方法,而克里金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Kriging插值在区域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经典kriging插值算法在当区域化变量的变化呈非正态分布时,变异函数会出现明显的病态,另外,变异函数是对区域化变量间差值取平方,致使插值结果容易受区域化变量异常值的影响。采取对区域化变量取自然对数的措施,以减弱上述因素的影响,另外在变异函数模型中,引入粒子群(pso)优化算法对变异函数模型参数进行寻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海省逐日地面气温数据不同插值方法的对比
为了探索适合地形复杂区青海省的逐日地区气温数据空间插值方法,利用2008年7月青海省4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逐日气温数据进行插值试验,首先通过对逐日气温值与对应的测站高程进行回归分析,将回归分析得到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该站的高度相乘,并与回归直线截距相加产生网格化的回归气温值,同时对残差采用常见的空间内插方法(idw,rbf,ok)进行插值,然后将网格化的回归气温值与残差的插值结果相加,得到空间化的逐日气温数据,最后分析和比较了这几种插值方法的结果。结果表明,空间化的逐日气温结果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青海省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GIS的海洋光学调查数据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研究基于gis的海洋光学调查数据空间插值方法及其原理,主要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法的球体模型和指数模型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利用不同插值算法得到的分布图,并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制作海洋光学调查数据分布图的最佳空间插值方法。以海洋光学要素中的总颗粒物吸收系数为例,研究表明,普通克里格算法的球体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近海水体总颗粒物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城市道路交通延误计算方法研究(路段和交叉口)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交通延误是评价道路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度量,它不仅反映了 司机不舒适性、受阻程度、油耗和行驶时间的损失,还反映了道路设计和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延误分析对评价道路服务水平、 交叉口信控方案设计有着很大的意义。本论文针对道路交通延误计算问题 进行了研究,包括交叉口延误和路段延误。首先论述了交通延误的各种概 念,然后探讨了各种情况下道路交通延误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方法给出了 具体实例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还阐述了道路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具体 地说,本文内容共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地提出了问题, 并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交通延误的常用概念 和影响因素作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延误的研究状况和目前所存在的一些 问题。第三部分对交叉口延误的计算作了概述,分析了车头时距分布,并 分别对无信号交叉口和信号交叉
基于数据插值和权重指数的矿井机车无线定位方法
文章将基于wlan的无线定位方法应用于矿井下,针对指纹识别定位算法在训练阶段开销过大的问题,结合矿井巷道一维线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神经网络插值算法和基于信号强度权重指数的定位算法,在提高算法效率的同时,减小了平均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指纹识别定位算法,该算法在效率分别提高33%、20%和10%的情况下,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9%、15%和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路段实时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
结合线性分析法得到的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判别模型。对判别结果量化处理,以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道路交通状态。最后,选取广州天河区天河北路干道上的路段,利用gps浮动车运行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判别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长大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的设计要点与评价方法
分析了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的特点及其交通安全问题,指出可以将长大连续下坡路段分为直线下坡段、凸曲线下坡段和凹曲线下坡段3类,并分别计算其行车加速度参数,通过加速度的变化评估路线设计的安全性能。该评价方法将道路设计质量分为优、良、中、差4种等级,通过设计指标的校验可以有效改善或优化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线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城市占道施工对路段交通影响的研究
为了使城市道路更加便捷,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解决城市占道施工所带来的问题,文章对占道施工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与正常道路交通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并以部分占道施工为例,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城市占道施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探索与插值方法探讨
空间插值方法广泛应用于气象数据产品的制作,其精度与气象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气象观测站分布和插值方法选择有关。选择美国得州599个地面观测站30年平均降雨量记录,设计了27个观测站样本方案,选择全年、1月和8月数据,利用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半变异函数等方法探索降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采用5种常规方法进行空间插值,比较和解释插值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知识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案例研究发现:①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通常具有明显的空间趋势、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和较稳定的空间变异规律,但针对不同时段或采样方案,其空间自相关强度和半变异函数模型会有一定的差异。②增加气象观测站数,空间插值误差有减小的趋势;但观测站数目达到一定数值后,增加观测站数,插值精度提高并不明显。③在观测站较少时,不同插值方法间的精度差异较大,而在观测站充足的情况下,其差异有减小的趋势。④探讨气象要素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获得定量化的先验知识,开发基于知识的空间插值模型,是高精度气象要素插值的关键;线性加权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的初步试验验证了这一思路的有效性。
交通检测器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及评价
交通检测器是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种交通检测器的检测原理、特点的分析,对其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三孔插座检测器电路图
三孔插座检测器电路图 根据逻辑关系,设计一个用led作指示的检测电路,如下图所示。 下图中,三孔插座采用的就是我国的标准接线方法,即:零线在左,火线(相线)在右,上面的是地线。 接入三个整流二极管1n4007是因为led的反向耐压通常都达不到220v,所以接入整流二极管1n4007以 保护led的pn结不被反向电压击穿损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逻辑: (1)如果正常接线,则红色的led1灭,黄色的led2亮,绿色的led3亮; (2)如果火线和零线接反了,则红色的led1亮,黄色的led2亮,绿色的led3灭; (3)如果火线和地线接反了,则红色的led1亮,黄色的led2灭,绿色的led3亮; (4)如果缺少零线或零线断了,则红色的led1灭,黄色的led2灭,绿色的led3亮; (5)如果缺少地线或地线断了,则红色的le
基于多重插补法的公路安全数据分析
对于缺失数据的处理,通常会采用直接删除缺失数据或者插补数据的方法来得到完整的数据集.多重插补法是对缺失数据集进行多次插补,并且提高数据稳定性的一种较好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多重插补法分析公路安全数据,进而对完整的数据集进行方差估计的比较.经过具体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多重插补法可以得到信息量相对完整的数据集,利用这样的数据集得到的分析结果更加可靠.
插头插座检测方法
.- 插头插座检测 《gb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用于户内或 户外使用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仅用于交流电、额定电压在50v以上但不超过440v、额 定电流不超过32a的、带或不带接地触头的插头和固定式或移动式插座的标准要求。 对于装有无螺纹端子的固定式插座,额定电流最大仅限为16a。 第一节插头插座检验概述 一、插头插座主要检验项目 主要讲解电压<250v、电流<20a室内用电器插头插座主要检验项目,将试验项目化 分如下讲解。 1.标牌或永久标志; 2.尺寸检查; 3.防触电保护; 4.接地措施检验; 5.端子检验; 6.结构检验; 7.耐老化试验、耐潮性能和防有害进水; 8.介电强度; 9.温升实验; 10.分断容量; 11.正常操作(寿命)实验; 12.拔出力检验; 13.机械强
测斜缺失数据插值比较及建模分析
固定测斜仪在自动监测中数据信息缺失现象的客观存在影响后期数据分析及建模,针对监测数据缺失情况,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掘数据信息,提高监测预测效果,结合实例及插值工作经验,以拉格朗日插值方法为主要插值分析方法,探讨在不同数据缺失形态下插值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并以插值后数据序列建立gm(1,1,t)监测模型,分析比较拟合、预测效果,并讨论以插值结果为依托的新陈代谢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空间插值方法对比研究
在钻孔分布合理的条件下,利用钻孔数据对地层进行插值重构是正确认识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选取合理、有效的插值方法是保证空间地质建模质量的根本。通过对最小二乘法、三角剖分法和克里金法等几种常用插值重构方法的阐述和数值实验,对云南中部地区地质钻孔数据进行了处理,在253个钻孔中随机抽取90余个样本点进行了比较:三角剖分插值算法及最小二乘距离加权插值算法是全局插值拟合方法,当增加、修改和删除数据点时均需重新计算权函数或线性方程组的解,算法的稳定性和效率都明显下降,可在不追求精度时选用;而克里金插值法是局部插值方法,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拱桥挠度监测数据的插补分析
拱桥挠度监测数据的插补分析——针对由于挠度监测数据的漏测造成监测数据的不完整性,结合曾家沟大桥工程实例,通过采用matlab计算软件,采用拉格朗日内插法对拱桥钢拱架施工时的挠度监测数据进行插补并分析,从而完善该桥挠度监测数据。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缺测降水数据插补
缺测降水数据的插补可以有效改善数据系列的完整性,以元江境内的元江、洼垤、因远、街子河、阿支、磨房河等水文和雨量站点逐月及年降水数据为基础,研究缺测降水数据的插补。站点之间月降水数据相关分析表明:各站点之间相关性较差,相关分析难以满足本研究流域内部分月降水数据插补精度,故尝试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流域降水数据进行插补。研究表明:基于本流域降水数据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检测样本合格率达到89.6%,具有较好的插补精度,说明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本研究流域的缺测降水数据插补,为降水数据缺测的插补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缺测降水数据插补
缺测降水数据的插补可以有效改善数据系列的完整性,以元江境内的元江、洼垤、因远、街子河、阿支、磨房河等水文和雨量站点逐月及年降水数据为基础,研究缺测降水数据的插补。站点之间月降水数据相关分析表明:各站点之间相关性较差,相关分析难以满足本研究流域内部分月降水数据插补精度,故尝试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流域降水数据进行插补。研究表明:基于本流域降水数据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检测样本合格率达到89.6%,具有较好的插补精度,说明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本研究流域的缺测降水数据插补,为降水数据缺测的插补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岩土工程师(铁路)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