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黄腊石滑坡大地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介绍运用GPS复测黄腊石滑坡大地形变网,并将其测量成果与常规方法作精度比较。实践表明:GPS网能满足设计要求,精度高,实施方便,可用于大地形变的监测。
GPS复测黄腊石滑坡大地形变网的精度分析
介绍运用gps复测黄腊石滑坡大地形变网,并将其测量成果与常规方法作精度比较。实践表明:gps网能满足设计要求,精度高,实施方便,可用于大地形变的监测。
黄腊石滑坡群石榴树包滑坡及其灾害分析
由于黄腊石滑坡群的复活,在三峡大坝正式蓄水之后,结合不同的降雨过程和不同的长江水位分析了石榴树包滑坡的稳定性变化以及因滑坡而引起的涌浪对其上下游的重要城镇和建筑物的影响。
黄腊石滑坡变形中的匿动力
黄腊石滑坡下伏基岩中,有浅层盲性缓倾角张性正断层,对其形成机理,首先用重力说与构造成因说解释未获证实效果.研究了匿能———温差应力的影响,获与显微构造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情况一致的解,使地质灾变中有匿动力影响获证实.
K剖面法在黄腊石滑坡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介绍了k剖面法在黄腊石滑坡中的应用情况。k剖面法全称“反射系数法电法勘探”,简称“k剖面法”,是长江水利委员会孙经荣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式提出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解释方法。黄腊石滑坡,位于三峡水库区巴东县城以东2km处的长江北岸,距三峡大坝坝址66km。由于规模较大,且距三峡坝址较近,又有复活现象,因此,被列为三峡库区近坝库段三大不稳定滑坡之一。实践表明k剖面法尤其对崩坡积滑坡的勘探有效,而且可以获得较完整的、宏观的有关滑坡地质结构的物性资料,这一点其它勘探方法是不可能具有的。
黄腊石滑坡监测系统的布置与改造
讨论了黄腊石滑坡现有的监测系统,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黄腊石滑坡监测的改造方案。
黄腊石滑坡立体监测系统
本文对黄腊石滑坡立体监测系统的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论述。首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滑坡的地质环境及近期活动迹象;在此前提下,对黄腊石滑坡立体监测系统,即自动边坡监测系统、大地形变测量、宏观变形迹象监测及短基线倾斜仪等监测手段及监测网络的布置,多方案、多方法的监测技术原理和在其监测网络中各自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并一一作了论述,同时对预测、预报资料分析体系—数据库及软件包的功能以及在滑坡监测和灾情预报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根据已取得的有限监测资料,对黄腊石滑坡近期变形动态亦进行了初步分析。
黄腊石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分析
为监测黄腊石滑坡深部位移发展,探明可能的滑移面,在滑坡体上布置了钻孔测斜仪。介绍了钻孔测斜仪埋设情况。近期的监测成果表明滑坡目前处于位移缓慢发展的蠕变状态
黄腊石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分析
黄腊石滑坡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五峰暴雨区北部边缘,降雨是诱发黄腊石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作者根据对长江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得到了诱发黄腊石滑坡复活的降雨阀值,并利用所得阀值评价了黄腊石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
黄腊石滑坡综合信息预报方法研究
滑坡时间预报是滑坡研究中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本文以黄腊石滑坡为例,提出了建立在多因子评价基础上的综合信息预报方法。运用此方法可随时判定活动性滑坡的危险状态,结合其它数学预报模型进行滑坡时间预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黄腊石滑坡群演化与古环境气候的关系
黄腊石滑坡群是长江三峡库区一大型滑坡群,研究发现,黄腊石滑坡群的主要发育期与古环境气候的暖期气候期一致这一结论对掌握滑坡的发育史,进而对滑坡灾害预测评价、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黄腊石滑坡群石榴树包滑坡有限元分析
黄腊石滑坡群是三峡河段大型滑坡之一,石榴树包滑坡是该滑坡群之一。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石榴树包滑坡作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分布情况分析认为;天然状态和遇百年一遇洪水时滑坡体是稳定的;遇三峡水库库水位骤降或地震时,滑坡体处于临介破坏状态或不稳定。
黄腊石滑坡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分析
采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了黄腊石滑坡群石榴树包滑坡区的地下水位因降雨而变化的过程,给出了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为滑坡治理提供了基本资料
Sarma法在三峡黄腊石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黄腊石滑坡位于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北岸斜坡上,地属巴东县,而巴东县城即在对岸上游的1.5km处,是三峡两岸具有重大危害的最活泼的大型新老滑坡群体,它由周家弯-石榴树包滑坡、大石板-台子角滑坡和皂角树滑坡三部分组成。总体积达到4000×104m3,主体体积为18000×104m3。用sarma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 (2)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 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一、 长江三峡工程干流库段全长690km,31条较大支流库段总长807.8km。库岸 类型见下表。库岸岸坡总的稳定条件较好,稳定条件较差的占8.8%,差的占 1.2%,其余为好的和较好。三峡工程建设前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 皆为崩塌和滑坡,且主要发生在碎屑岩岸坡和碳酸盐岩岸坡中。 三峡水库岸坡类型表 岸坡类型 岸坡单侧长库 (km) 占库岸总长(%) 分布情况 土质岸坡140.54.69 零星分布,城镇居民和良 田集中地 结晶岩岸坡32.01.06坝址库段 碳酸盐岩岸 坡 454.515.19三峡库段 碎屑岩岸坡2368.679.06 秭归盆地和四川盆地东 部库段 三峡水库两岸已查出崩塌、滑坡千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30处(其中干流306 处),总体积283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 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一、 长江三峡工程干流库段全长690km,31条较大支流库段总长807.8km。库岸 类型见下表。库岸岸坡总的稳定条件较好,稳定条件较差的占8.8%,差的占 1.2%,其余为好的和较好。三峡工程建设前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 皆为崩塌和滑坡,且主要发生在碎屑岩岸坡和碳酸盐岩岸坡中。 三峡水库岸坡类型表 岸坡类型 岸坡单侧长库 (km)占库岸总长(%) 分布情况 土质岸坡140.54.69 零星分布,城镇居民和良 田集中地 结晶岩岸坡32.01.06坝址库段 碳酸盐岩岸 坡 454.515.19 三峡库段 碎屑岩岸坡2368.679.06 秭归盆地和四川盆地东 部库段 三峡水库两岸已查出崩塌、滑坡千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30处(其中干流306 处),总体积2835
黄腊石滑坡群石榴树包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动态研究
黄腊石滑坡群石榴树包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动态研究
长江三峡黄腊石滑坡监测系统辩识斜坡蠕变能力及蠕变趋势灰色分析
本文探讨了黄腊石滑坡监测系统辩识斜坡蠕变的能力,并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处理了滑坡监测资料,绘制了斜坡蠕变趋势曲线图。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人类在海洋探索领域的不断深入,海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众多的水下地形测量手段中,gps技术凭借它极高的精度和对环境极强的适应力被广泛运用在水下测量工作中。本文对这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对gps水下测量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GPS_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南昌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系(院)工程测量专业 题目:gps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xxx 班级工程测量x班 学号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完成日期年月日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25页 表格3个 插图4幅 ⅰ 摘要 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目前已经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已成为快速采集数据和导航定位的有效工具。它的高效率、高精度及全天候作业等特点已 得到广大测绘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gps(rtk)运用的基本原理、系 统组成、应用范围、技术特点、误差来源,目前gps(
黄蜡石滑坡监测中大地测量要点分析
大地测量是黄蜡石滑坡监测中的一个部分。基于黄蜡石滑坡的地形特点以及地质情况进行大地测量,于建网原则及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本文就其监测中大地测量的基本要点作分析。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阐述了gps-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随着gps技术的发展,水下地形测量采用gps获得平面坐标,回声测深仪获得深度的基本模式。保证了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使得水下测量变得快速精确方便。
GPS在地形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gps在地形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应用gps技术、尤其是rtk技术给传统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带来的飞跃变化,对新技术进行了论述。
GPS控制网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探讨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工作经验,以某山区地形测量为工程背景,研究探讨了基于gps山区公路地形测量技术,分析了整个技术流程,相信对同行能有所裨益。
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事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其中gps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测绘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定位与地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rtk技术是gps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通过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地形测量精度,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