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洞庭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以洞庭湖区子流域为评价单元,将其划分为陆域、岸边带和水域三部分,从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出发,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揭示洞庭湖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一般,健康等级为一般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79.4%。各子流域的陆域健康状况一般,大部分健康指数为4~6;岸边带的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健康指数为1~8,健康状态良好的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0%;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健康指数均高于4。位于中心的大通湖子流域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需加强退田还湖的力度,积极开展其岸边带的植被恢复与治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的是南洞庭湖和新墙河子流域,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预防及治理是今后需关注的重点内容。
湿地功能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以洞庭湖区双退垸为例
以调控湿地生态功能为途径,在分析双退垸次生湿地功能动态变化、现阶段功能特点及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洞庭湖区双退垸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方案,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分析
研究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基于遥感和arcgis平台,利用洞庭湖区2001年及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通过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的粮食产量修正,分析洞庭湖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草地减少最多;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林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2001~2011年洞庭湖区土地生态功能价值减少了2.555亿元,变化率为-1.47%,减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功能上,建设用地扩张、草地退化是导致土地功能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姜加虎,黄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长江荆江段南岸。湖泊形状呈近似“u”字形,岳阳站水位 33.50m时(黄海基面),湖长143.00km,最大湖宽30.00km,平均湖宽17.01km,湖泊面 积2625km2;最大水深23.5m,平均水深6.39m,蓄水量167×108m3。因入湖泥沙长期 淤积、高洲围垦、并垸合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清代末期以来,湖泊形态 演变剧烈,湖盆抬高,入湖河流三角洲快速发育,湖面南移而缩小;现湖体已明显演变为西 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首尾相接三个部分,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典型特征。 洞庭湖区不但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
浅析洞庭湖区防洪整治措施
文章对洞庭湖区的防洪概况以及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洞庭湖防洪对策及整治措施,指明洞庭湖防洪问题的关键措施是“拦、挡、蓄、泄”相结合。
洞庭湖区撇洪工程对防洪的影响分析
文章针对中咨公司评估重点垸堤防加固时提出的问题,通过典型年和设计条件下的排水演算,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撇洪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水情条件下撇洪工程对洞庭湖区防洪的影响等。
洞庭湖区1999年堤防工程险情浅析
文章介绍了1999年洞庭湖区出险的情况和出险的主要原因,并与1998年的险情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洞庭湖区存在堤防设计水位偏低、堤防工程建设滞后、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洞庭湖区水利工程更新改造项目经济评价初探
20世纪70~80年代洞庭湖区所建的电排等水利工程面临着成批更新改造任务,如何评价这些更新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文章提出了单列法、捆法和分摊法等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系统健康是对生态系统状态特征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目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尚处于方法论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均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在国内外关于生态健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一般包括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法两类方法。指示物种法简便易行,但由于指示物种的筛选标准及其对生态系统健康指示作用的强弱不明确,且未考虑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因素,难以全面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指标体系法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服务功能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是目前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方法。并对具体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洞庭湖区软基堤防工程加固处理设计——以钱粮湖垸采桑湖堤为例
淤泥质软土是滨湖地区堤防建设中常遇到的地基,常常因为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塑流剪切滑移等工程地质问题,使大堤坍滑、沉陷、开裂等而危及堤防工程安全。目前加固处理这类险工的主要方法有:换基、反压平台、砂井排水及桩基等,文章以钱粮湖垸采桑湖堤为例,提出了粉喷石灰桩结合反压平台加固软基的处理方法。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洞庭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在构建环洞庭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环洞庭湖区各城市历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的3个地级城市(益阳、岳阳、常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化利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土地利用状况也越来越合理。不同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显著,常德市相对最优,岳阳市次之,益阳市第三。
洞庭湖区防洪治涝堤防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洞庭湖区的堤防建设是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洞庭湖区堤防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可能影响以及环境影响的评估,为洞庭湖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堤防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工程实施后,可提高大堤的防洪标准和抗洪能力;还可以防止垸内洪溃对水环境的重大污染;灭螺平台是一项水利结合灭螺的综合措施,从而间接地改善了水体质量.同时,堤身和堤基的渗控处理,减少了大量的渗漏,可以避免垸内土壤沼泽化和潜育化,有利于土壤改良.
湖南省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步伐,省人民政府决定于2016至2017年在洞庭湖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省农委、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经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已发布实施.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
湖南省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步伐,省人民政府决定于2016至2017年在洞庭湖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省农委、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经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已发布实施。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实施范围为:岳阳、益阳、常德三市所辖县市区(含农垦管理区)和长沙市望城区。
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通过实地调查与测定,获取相关数据,运用货币方法分别估算三峡水库蓄水前(1996年)后(2010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996年的156.69×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177.11×108元;1996年湿地主要服务价值量排位为:调蓄洪水>蓄水供水>大气调节>科研教育,2010年湿地主要服务价值量排位变为旅游休闲>交通航运>大气调节>蓄水供水;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中,与水体关联的直接价值量由1996年的110.85×108元减少到2010年的27.47×108元,减少了75.2%;尽管物质产品生产与供给方面的直接价值比重有所增加,但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文化社会方面的间接价值却保持在总价值量的80%左右;除气候因素外,三峡水库蓄水、长江入湖水沙减少也是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症结所在.
洞庭湖区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常遇难题及对策
结合洞庭湖地区大直径钻孔桩施工中遇到的糊钻、孔斜、漏失等问题,论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螺旋状阶梯翼板钻头、正反循环相结合钻进工艺、双环导正器、平水位钻进等。
洞庭湖区蓄洪垸堤防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与设计优化
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现状水土流失强度轻微,但其堤防加固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仍不可忽视。总结了在堤防加固工程设计中,应重视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土石方合理调配以尽量减少弃渣;选择合理的弃渣场,并因地制宜布置完善的拦挡、排水措施。同时,还从生态保护、节省投资角度,对主体护坡工程、堤基防渗工程提出优化设计建议,认为预制混凝土块护坡厚度应尽量切合实际,改变以往一直过于保守的状态;采用水泥土防渗墙进行堤基防渗,厚度可以减少为0.2m。
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及防洪对策
水陆交错带是指内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界面区。从结构、功能和性态的角度,分析了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及其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界面的系统稳定性、促使界面的湿地类型有序演化和强化界面的防洪功能等防洪对策。
洞庭湖区二期堤防加固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文章简要介绍了洞庭湖区二期堤防加固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原则及方法,对同类工程环境评估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洞庭湖区启动10大环境治理工程
湖南将在洞庭湖区继续实施沟渠塘坝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等五大专项行动的同时,启动环境治理10大工程建设,促进洞庭湖区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湖南省自2016年3月启动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大
厅科技外事处组织开展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影响调研考察
为进一步掌握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区所发生的变化与遇到的问题,2016年11月28日至30日,湖南省水利厅科技外事处组织开展了“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影响调研考察活动”。厅科技委、省水利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省水电设计院、水电职院、省水科院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厅科技外事处、水资源处、水文局、
洞庭湖区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以洞庭湖地区淤泥质土为原材料,利用水泥加固软土技术原理,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水泥掺入比、含水率、含砂率、水泥标号、龄期对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强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文章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城市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建立以人群健康、城市福祉、人居健康、环境健康、生境健康和环境影响六大要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对包头市2001-2005年评价样本进行宏观分析,得出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策。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基于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以2011—2012年间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2011年8月),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808,健康状态为\"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桥梁工程标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