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筋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复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高韧性纤维混凝土(ECC)具有优异的韧性、卓越的耗散能力及裂缝无害化分布的特点,在结构抗震中有极其优良的性能;FRP筋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当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时不仅克服了普通混凝土的不足,还能满足结构耐久性和特殊性能的要求.介绍了FRP筋与ECC之间的粘结工作机制,及其组成构件和结构的抗震性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在抗震结构中使用FRP筋ECC构件,可以减少残余变形,提供相对大的弹性变形的能力.最后简要概述了针对FRP筋ECC复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综合性能指标法,提出了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方向.
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作者:曹万林,张亚齐,尹海鹏,张建伟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69116.aspx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初探
为验证具有稳定二次刚度的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增强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小的残余变形和良好的可修复性,本文首先基于纤维截面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sfcb增强的混凝土柱在往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介绍了sfcb增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部分试验结果,通过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两者吻合良好,且都证明了sfcb增强混凝土柱具有明显而稳定的二次刚度和屈服后残余变形小的特性。最后通过对sfcb增强混凝土柱与普通rc柱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进一步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sfcb增强混凝土柱具有残余变形小,可修复性强的抗震性能。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在利用opensees对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力学性能进行较好模拟的基础上,研究配筋率、轴压比、sfcb材性二次刚度比等指标对sfcb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进而研究sfcb柱在三个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响应特征,最后对普通rc柱和sfcb柱的滞回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材料的复合法则,利用opensees分别模拟钢筋和frp部分,可以较好的模拟sfcb在单向拉伸和往复拉伸作用下的力学特性;②同样配筋率下,较高二次刚度比的sfcb增强的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屈服后二次刚度,且复合筋中frp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sfcb柱的变形能力;③提高轴压比对sfcb柱二次刚度有所削弱,而较高sfcb材性二次刚度比可延缓sfcb柱中frp断裂后由p-δ效应引起的倒塌;④和等刚度配筋率的rc柱相比,8度大震作用下,sfcb材性二次刚度比大于0.15可以实现较小震后残余位移;⑤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柱理论和试验分析结果均表明,sfcb柱卸载残余位移远小于普通rc柱,即sfcb柱可以实现较高的震后可修复性。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具有稳定二次刚度和良好震后可修复性的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增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与普通rc柱有较大差别,本文对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轴压比为0.12的4个sfcb增强混凝土柱及1个rc对比柱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sfcb增强混凝土柱主要变化参数为sfcb中的纤维种类(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和钢/纤维比例。研究结果表明:①sfcb增强混凝土柱相对普通rc柱具有稳定的二次刚度,在复合筋内芯钢筋屈服后,sfcb增强混凝土柱承载力仍可稳定提高;②sfcb增强混凝土柱由于复合筋的二次刚度,实现了在与普通rc柱相同柱顶变形能力的前提下,具有较小柱脚曲率需求的特点,从而实现较小的卸载残余位移,较高的震后可修复性能;③sfcb增强混凝土柱的性能特点与复合筋中外侧纤维有直接关系,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柱相对于钢-碳纤维复合筋柱具有更好的延性(二次刚度有效长度)和相同柱顶侧向位移水平下卸载时更小的残余位移。
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第26卷第5期 2006年10月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 ineeringvibratl0n v01.26.no.5 0ct.2006 文章编号:1000一130l(2006)05—0109.05 基于能量原理的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朱建华,沈蒲生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l0082) 摘要:本文通过能量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振型分解法按等效单自由 度体系求解筒体结构的滞回输入能;用pushover法分析了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问的分布规律及结构自 身的耗能能力;根据楼层滞回耗能与弹塑性层间位移的关系求出了薄弱层的弹塑性位移。对一高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筒体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的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能量原理;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p
浅谈圆形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在轴压反复荷载下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承载力提高程度、卸载刚度、残余应变等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桥墩各抗震性能指标。
强震区跨断层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抗震性能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穿断层隧道的震时安全稳定性,文章依托中义隧道万隆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素混凝土二衬、钢纤维混凝土(sfrc)二衬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sbhfrc)二衬的结构位移及内力。研究结果表明:(1)sfrc二衬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减小了1.67%、0.68%,sbhfrc二衬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减小了0.97%、0.39%;(2)sfrc二衬与sbhfrc二衬边墙收敛分别减小6.54%、5.14%;(3)sfrc二衬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5.24%、2.86%,sbhfrc二衬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4.73%、1.02%;(4)sfrc二衬与sbhfrc二衬最小剪切应力分别减小2.93%、1.05%;(5)sfrc二衬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达32.99%以上,sbhfrc二衬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达36.08%以上;(6)sbhfrc二衬抗震性能优于sfrc二衬。研究成果可为强震区穿断层隧道抗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强震区跨断层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抗震性能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穿断层隧道的震时安全稳定性,文章依托中义隧道万隆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素混凝土二衬、钢纤维混凝土(sfrc)二衬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sbhfrc)二衬的结构位移及内力.研究结果表明:(1)sfrc二衬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减小了1.67%、0.68%,sbhfrc二衬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减小了0.97%、0.39%;(2)sfrc二衬与sbhfrc二衬边墙收敛分别减小6.54%、5.14%;(3)sfrc二衬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5.24%、2.86%,sbhfrc二衬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了4.73%、1.02%;(4)sfrc二衬与sbhfrc二衬最小剪切应力分别减小2.93%、1.05%;(5)sfrc二衬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达32.99%以上,sbhfrc二衬结构最小安全系数提高达36.08%以上;(6)sbhfrc二衬抗震性能优于sfrc二衬.研究成果可为强震区穿断层隧道抗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阐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柱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包括frp加固混凝土柱的原理、破坏形式、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抗震性能评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在抗震性能评估方面,介绍了延性的量化设计指标:位移延性系数和曲率延性系数。介绍计算位移延性系数的3种实用方法,并用曲率增大系数来衡量曲率延性系数,以期为frp抗震加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简要介绍以及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提出一些加 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组合结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abstract:byintroducingthesteelconcretecompositeframestructuralanddiscussingits behaviorofanti-seismic,thengivingsomeadvisesaboutimprovingthebehaviorofanti-seismic ofthesteelconcretecompositestructural. keywords:compositestructral,framestructural,anti-seismic 0.
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小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指导老师: 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1 以框架为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 一、结构抗震设计中所考虑的因素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种包含了振幅、频谱和持时三要素的三维随机振动。结构在地震地 面运动激励下形成强迫振动,所以结构物在地震地面运动激励下的反应是结构各振型自振频 率和阻尼、地面运动的幅值和频谱组成及持续时间以及场地条件等的综合反映。因此若对结 构进行抗震设计并完全控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以上与结构物在地震地面运动激励下的 反应有关的几个因素都应该在设计中加以考虑。由于人们对地震动和结构动力学知识有一个 由浅入深的过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中所考虑的因素也随之逐步趋于实际。 二、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地震动和结构动力特性的理解,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静力、 反应谱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南昌大学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混凝结构理论与应用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海学号:4160146150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得分: 任课教师:熊进刚时间:2016年6月 参考选题范围 1.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研究新进展 2.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分析 5.混凝土抗震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6.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7.常用软件在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 的应用(特点、优势、不足)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考核要求 1.可在上述7个选题范围中任选一个,也可另 选其它。注意,上述为选题范围,并非具体的读 书报告题目,读书报告题目由自己确定,忌大、 忌空,内容要比较具体,避免一般性、概述性。 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多层住宅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42卷第7期 2009年7月 土木工程学报 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 vo.l42 ju.l no.7 2009 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0736)、浙江省科技攻关 计划(2006c3105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f43)和嘉 兴市科技计划(2006az2003) 作者简介:初明进,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8203221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多层住宅 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初明进 1,3 冯鹏 1 侯建群 2 叶列平 1 刘彦生 2,4 (1.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 3.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4.浙江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多层住宅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是一种免模板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由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和与之正交的型钢拉条构成钢构骨架,再外覆钢模网充当永久模板,最后浇入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和楼板等住宅建筑中的基本构件。通过4个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结构墙体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这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刚度退化等受力性能,分析其破坏机理。研究表明,此新型墙体在多层住宅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其中型钢和钢模网共同影响着墙体的破坏形态,墙体中配钢能显著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承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此墙体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现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计算公式建议钢网构架混凝土复合墙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简要介绍了碳纤维布(cfrp)的发展和在建筑结构加固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碳纤维布在梁、柱、框架以及框架节点方面的抗震加固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预应力cfrp加固方法的新思路,为混凝土结构碳纤维抗震加固试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深井软岩巷道喷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支护技术
素混凝土构筑的喷层,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多原生的小裂缝,影响了抗拉强度及断裂韧性的提高,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强度要求高,要求支护材料有一定的变形量和韧性。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用凯泰(cta)改性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代替素混凝土的方案。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到改性聚丙烯(粗)纤维可以起到微筋材的作用,对混凝土起到增强作用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应变能。通过巷道围岩应力模拟分析,发现开挖后的巷道喷纤维混凝土进行二衬后,剪切破坏区向围岩的深部转移,巷道拱腰剪切破坏区大大减少,证明了喷射纤维混凝土用于深井巷道支护,由于强度和韧性好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围岩的破坏。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新型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frp-混凝土-钢管组合构件,结合frp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种新型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中着重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 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通过试验,对带有施工缝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整 浇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构件的相关 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施工缝的存在,破坏了构 件骨料本身的随机分布,在接缝面上形成了薄弱层,降低了柱的承 载力和延性。在继续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粘结层 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缝接缝面的性能。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他具 有传力明确、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较强、工程造价较低、结构 用钢量较省等优点;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开间, 适用于各类公用建筑和民用住宅。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钢筋混凝 土结构可以分为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全现浇式。现浇结构因为比 装配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同
钢纤维混凝土低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低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相同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5个钢筋钢纤维混凝土低剪力墙试件以及不同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相同钢纤维体积率的2个钢筋钢纤维混凝土低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剪力墙的延...
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方形柱的抗震性能的加强
近几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了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强的采用普通钢筋和约束不足型钢的钢筋混凝土方形柱的弯曲性能。对5个典型的少横向加强和低混凝土强度的弱柱试件在轴向恒载下承受往复位移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了cfrp铆钉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率对试件极限偏移率的有利影响,约束率的增大使柱具有更高的极限偏移能力。而且,与不设铆钉的cfrp加强柱相比,合理配置cfrp铆钉的柱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方程的简化偏移来改进frp加强方形弱柱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失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通过考查地震作用下梁失效对结构频率、极限承载力和安全储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梁重要性评估方法,并研究地震作用下梁失效后结构层间位移角变化情况.
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可打破现代混凝土发展的瓶颈,因此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聚合物改性、橡胶粉颗粒改性、纤维增韧、pva纤维增韧4个方面介绍了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改性机理、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耐久性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_梁岩
第34卷第2期 2014年4月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earthqu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dynamics vol.34no.2 apr.2014 收稿日期:2013-04-03;修订日期:2013-07-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70) 作者简介:梁岩(1986-),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抗震、耐久性等方面研究.e-mail:lyfeel555@163.com 通讯作者:罗小勇(1968-),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结构抗震、耐久性等方面研究.e-mail:tudou0522@163.com 文章编号:1000-1301(2014)02-0113-07doi:10.13197/j.eeev.2014.02.113.liangy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业与民用建筑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