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目的]对甘肃省庆阳市20个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为黄土高原山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环评提供借鉴.[方法]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庆阳市20个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1)人均GDP与新增耕地量对土地整治变化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土壤污染情况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最为突出;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对项目区土地资源状态有重要影响;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对各类土地整治变化及其人口、资源和环境所产生影响相对突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对环境影响的响应最突出.(2)研究区域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镇原县山岔镇周家庄土地整治项目(0.256 9)和庆城县太白梁乡庙山土地整理项目(0.130 4).[结论]各个项目区的综合指标基本在0.150 0~0.250 0浮动,说明庆阳市20个项目区生态环境提升潜力较大.
关于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的思考* 何春阳 1,2 ,杨洋 1,2,贾克敬3 1.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面临问题,提出合理有序地开展 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环评工作的基本建议。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土地整 治规划环评工作基本定位不清,层次体系不清,缺乏可操作的技术规范。研究结论:要明确定位,依法建 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环评体系;要尽快制定各级尤其是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环评工作技术规范;要大 力开展相关理论方法和典型案例的研究。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建议 1引言 科学有序地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对于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行为、实现耕地保护目
基于熵权DPSIR模型的宁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宁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并结合宁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环境影响识别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dpsir获得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2001—2008年,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增加了0.0263,变化幅度较小;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整体环境具有正面的环境影响.
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研究
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研究——结合我国的环境现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对我国规划环评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内容以及优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导致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支撑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如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等突出问题。本文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供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参考。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在开发土地的过程中,很多人比较盲目,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可以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讨论,以期提高评价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在开发土地的过程中,很多人比较盲目,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可以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讨论,以期提高评价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公众参与技术方法第三小组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公众参与技术方法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组别:第三小组 小组成员: 汤玉莹13200215133 王善文13200215134 丁璿13200215135 王艳娟13200215136 岳柳青13200215217 指导老师:梁媛 公众参与技术方法第三小组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公众参与技术方法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完整评价体系。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初步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影响初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三同时”验收和环境影响 后评估或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等六个评价阶段。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群体、形式 及其主要内容等也不尽相同。文章结合公众参与方面的研究案例,界定了公众参 与的群体,探讨了公众参与内容、形式、程序等
论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现代化建设造成国土的空间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虽然在不断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过也存在耕地减少过快过多的问题,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等突出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编制区域、流域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建设规划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缺少整体考虑,没有对规划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导致规划实施后出现了不少环境问题,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将就土地规划环境影响及评价展开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是在开发土地的过程中,很多人比较盲目,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破坏,可以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讨论,以期提高评价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09]96号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 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 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学习贯彻《条例》, 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 《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 合决策进入了新阶段。《条例》要求将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整体影响作为 规划环评的着力点,有利于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 的环境问题,是“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抓手。《条例》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筹作为推进规划环
论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将影响到一个城镇未来的发展,决定着这种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在我国经济建设积累的经验中,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在城市土地规划中,应当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使得土地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全面。本文主要对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的质量及相关特性对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进而创造、获得财富。对土地进行利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还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而土地利用规划则就是一种引导土地利用的规划形式,其严重的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但是,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从狭隘的经济观点方面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以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复杂、综合性的,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特性,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需要对规划区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和开发利用日益增大,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严谨,而在早期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中,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很多决定并未考虑环境因素,也没有真正将生态保护纳入到规划编制过程。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土地规划中的决策不当,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来实现。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从土地整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回顾并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评价原理,运用列昂波特相互作用矩阵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据此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框架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流程以及评价方法,初步形成了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程。
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生态足迹法在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目前中国使用的几种评价方法都难以量化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将生态足迹法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运用到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中,并以信阳市浉河区双井等(两)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规划方案为例,以期为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初探
当前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在土地整理规划中也需要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做出相关的土地整理规划决策。但是当前我国在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还处于探究的初级阶段,其中还有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本文针对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及评价做出了重点的分析和探讨,同时就应该如何推动、发展和完善水利专项规划影响评价提出了建议。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针对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评价重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推动、发展和完善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建议。认为,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现状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等,应从宏观角度考虑规划方案实施对流域(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评价,把握主要环境问题,充分重视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点,保证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需水,考虑梯级水库的叠加累积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拟定和优化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探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通过对公路、铁路以及城市交通等方面的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下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进行总结和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探究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人们赖以生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在探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时,并认清其重要性,还需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进行探讨,充分剖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探究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人们赖以生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在探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时,并认清其重要性,还需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进行探讨,充分剖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能够较好的减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种环境要素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为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充足的、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各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介绍,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来源和特点进行分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民航机场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