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_2、TiO_2混合着色黄色乳浊玻璃的研究
以氟化物和磷化物为混合乳浊剂,以CeO2和TiO2为着色剂来制备乳黄色乳浊玻璃。通过试样的色度、XRD、SEM研究发现,随着着色剂掺入量的增加,乳浊玻璃的颜色逐渐加深,最佳着色剂掺入量为:w(CeO2)=2.00%,w(TiO2)=2.67%。该玻璃主晶相为Ca5(PO4)3F,乳浊颗粒为规则球型,在球形颗粒内部出现明显的分相现象,且随着着色剂加入量的增大,球形颗粒的尺寸逐渐减小,分相液滴数量逐渐增加。分相液滴尺寸分布在100~500nm的范围内。
乳浊玻璃和乳浊釉磷酸盐原料中磷的快速分析
报道了乳浊玻璃和乳浊釉的磷酸盐原材料中磷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用硝酸溶解,高锰酸钾氧化-氯化亚锡还原-尿素乙醇磷钼蓝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最大吸收波长在732nm。该分析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可靠,适合乳浊玻璃和乳浊釉磷酸盐原料中磷的快速分析。
TiO2/SiO2复合薄膜对玻璃亲水性的影响
目的解决玻璃的防雾问题。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涂覆sio2和sio2复合薄膜,以改变玻璃表面的亲水性。通过全因素试验研究了sio2,溶胶的制备温度、sio2,薄膜的层数及sio2薄膜的层数对玻璃亲水性的影响。结果sio2,溶胶的制备温度对玻璃的亲水性影响最大,其次是sio2层数,最后才是sio2的层数。随sio2,溶胶的制备温度的升高,以及sio2,层数和sio2,层数的增加,玻璃的亲水性先上升,后基本保持不变。结论玻璃表面亲水改性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sio:溶胶制备温度为60℃,2层sio2,薄膜和2层sio2,薄膜。
镀TiO2(TiN)—SiO2膜的防眩热反射玻璃的探讨
镀TiO2(TiN)—SiO2膜的防眩热反射玻璃的探讨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玻璃膜和光催降解玫瑰红B的研究
以ti(oc4h9)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玻璃薄膜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法对催化剂的物相、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中tio2为锐钛矿晶型,粒径15-25nm。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膜的化学组成。磨擦学实验表明,tio2/玻璃膜具有良好的减磨和抗磨性能。水中染料玫瑰红b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tio2膜对玫瑰红b玫解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降解反应对时间和浓度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描述。
国产研磨玻璃珠在TiO_2研磨中的应用
本厂聚酯生产过程中t_1o_2研磨,采用福建省平潭县砂厂生产的研磨玻璃珠子代替美国进口的研磨玻璃珠子,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证明,研磨后的t_1o_2/eg悬浮液中t_1o_2颗粒尺寸为0.1-1μm粒度符合应用条件,其玻璃珠破损量也基本符合要求,可代替进口产品。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乙酸的转化率仍高达92.3%。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未发现有副产物生成,看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乳白玻璃生产中出现黄色条纹的分析
乳白玻璃生产中出现黄色条纹的分析
乳白玻璃生产中出现黄色条纹的分析
乳白玻璃生产中出现的黄色条纹是一种缺陷,测定了黄色条纹和乳白基玻璃的氧化铁含量和密度,又在实验室作了熔制实验,证明黄色条纹是由铁着成的。
着色玻璃标准
着色玻璃标准 前言 本标准光学性能指标、分类方法、光学性能测试方法等内容参考日本jis r3208-1998《吸热玻璃》。 本标准是在原jc/t536-1994《吸热玻璃》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在制定时参照gb11614-1999《浮法玻璃》国家标准将着色的浮 法玻璃按用途分为制镜级、汽车级、建筑级,并按不同的用途确定了不同的 质量指标;对于着色的普通平板玻璃按gb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划分等级。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jc/t536-1994作废。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蓝星 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起英、黄建斌、赵洪力、谭小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着色玻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着色玻璃的分类、要求
玻璃珠负载中孔TiO_2纳米薄膜光催化研究
采用玻璃珠为基底材料,钛酸正丁酯为前驱物,peg400为造孔剂制备了tio2中孔纳米薄膜.利用sem、tem、aes和raman光谱研究了薄膜的表面性能和结构特性.利用甲醛为探针分析,研究了该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并讨论了其催化活性与结构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薄膜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长催化寿命.且当膜层为3层(对应薄膜厚度约为210nm),peg添加量为15%,400℃煅烧2h制备条件最佳.
玻璃 (2)
材料知识 第1页共3页圣象美诗 玻璃的选购 一、装饰玻璃的特点和应用 1、高级银镜玻璃。高级银镜玻璃,是采用现代先进制镜技术,选择特级浮法 玻璃为原片,经敏化、镀银,镀铜、涂保护漆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其特点是成 像纯正、反射率高、色泽还原度好,影像亮丽自然,即使在潮湿环境中也经久耐 用,是铝镜的换代产品,其使用范围也大超出了铝镜产品。 2、彩印玻璃。是摄影、印刷、复制技术在玻璃上应用的产物。 3、彩釉钢化玻璃是将玻璃釉料通过特殊工艺印刷在玻璃表面,然后经烘干、 钢化处理而成。彩色釉料永久性烧结在玻璃表面上,具有抗酸碱、耐腐蚀、永不 褪色、安全高强等优点,并有反射和不透视等特性。 4、彩绘玻璃。彩绘玻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档玻璃品种。它是用特殊颜料直 接着墨于玻璃上,或者在玻璃上喷雕成各种图案再加上色彩制成的,可逼真地对 原画复制,而且画膜附着力强,耐候性好,可进行擦洗。根据室内彩
9玻璃的着色和脱色解析
9玻璃的着色和脱色解析
玻璃 (2)
玻璃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玻璃这一种货物。介绍了玻璃的种类、包装、成分,分析玻璃的特 性,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玻璃;通性;包装;管理方法 1.玻璃的概述 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 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 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 光,属于混合物。玻璃在古代也称琉璃。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 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也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 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 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融解的 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玻璃在古代又指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不
纳米TiO_2玻璃膜的制备与表征
以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加硝酸银引入银离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法在玻璃表面施涂膜层,控制提拉速度6cm/min,经500℃热处理,制得均匀透明的多孔纳米tio2玻璃.通过对样品xrd、sem等分析的研究,二氧化钛薄膜主要呈锐钛矿相,而且其纳米颗粒大小在50-100nm范围.以大肠杆菌为菌种,对样品进行抗菌测试结果表明:银的抗菌机理为银离子接触抗菌,添加少量银离子,薄膜即有良好的抗菌能力.透光率分析表明纳米tio2玻璃的透光性较好,在可见光范围内相对于普通玻璃的透光率在65%以上.
磨砂玻璃负载TiO_2薄膜研究
以磨砂玻璃片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经胶液配制、膜的涂覆与焙烧等工序,制备tio2催化膜。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胶液配比、涂覆次数、升温程序等因素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得到胶液的最佳配比为v(乙醇)∶v(酞酸丁酯)∶v(硝酸)∶v(水)=200∶20∶1∶2,焙烧温度为50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观察到玻璃片表面明显负载着厚实的薄膜,涂覆次数越多,薄膜越厚,但开裂也更严重。
纳米TiO_2/玻璃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以钛醇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玻璃薄膜。xrd、afm和厚度分析表明,纳米tio2/玻璃薄膜中tio2为锐钛矿型结构,粒径为纳米级,三层膜的总厚度为200nm。通过调节热处理温度,能有效控制薄膜中粒子的大小。uvvis吸收光谱表明,tio2/玻璃薄膜可以有效地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其光催化活性随tio2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受膜厚增加的影响不大。
玻璃性能 (2)
设部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长龙文志 五玻璃强度的特点 1高硬度,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数倍。 常温下玻璃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抗压强度、好的弹性、高的硬度,莫氏硬度在5~ 6之间,用一般的金属刻化玻璃很难留下痕迹,切割玻璃要用硬度极高的金刚石。玻璃与常 用建筑材料的强度比较如下: 2玻璃没有屈服强度。 玻璃的应力应变拉伸曲线与钢和塑料是不同的,钢和塑料的拉伸应力在没有超过比例极限 以前,应力与应变呈线性直线关系,超过弹性极限并小于强度极限,应变增加很快,而应力 几乎没有增加,超过屈服极限以后,应力随应变非线性增加,直至钢材断裂。玻璃是典型的 脆性材料,其应力应变关系呈线性关系直至破坏,没有屈服极限,与其它建筑材料不同的是: 玻璃在它的应力峰值区,不能产生屈服而重新分布,一旦强度超过则立即发生破坏。应力与 变形曲线见图二十。 3造成玻璃強度減弱的原因
夹层玻璃标准 (2)
gb9962-1999夹层玻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9.09.01发布2000.08.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等效采用日本标准jisr3205:1989《夹层玻璃》,并参考ansiz97.1:1984《建 筑用安全玻璃材料—安全玻璃性能规范和试验方法》、iso/dis 标准是1988年版的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是: 在保留原有ⅰ、ⅲ类夹层玻璃的基础上,增加ⅱ类夹层玻璃。增加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耐湿 性、抗风压性能四项指标,除耐湿性外,其他三项为推荐性指标。抗冲击性更名为落球冲击剥离性能,抗穿 透性更名为霰弹袋冲击性能。同时对一些试验项目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上作了适当修改。 修订后的标准,耐辐照性、耐热性、落球冲击剥离性能等效于日本jisr3205,霰弹袋冲击试验部分采 用美国ansiz97.1要求,耐湿性试验
ITO玻璃标准 (2)
玻璃基片质量标准 外形尺寸: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范围(mm) 1长度/宽度±0.20 2厚度 1.10±0.050.70±0.05 0.55±0.050.50±0.05 0.40±0.05 3垂直度≤0.10% 4磨边 stn/htn型: 1.1mm磨边宽度≤0.60,r面直径≤4.0 0.7mm、0.55mm磨边宽度≤0.50,r面直径≤3.0 磨边宽度最大处与最小处相差<0.15 tn/tp型: 1.1mm磨边宽度≤0.70,r面直径≤5.0 0.7mm、0.55mm磨边宽度≤0.60,r面直径≤4.0 磨边宽度最大处与最小处相差<0.20 5倒角 小角:c=1.50±0.50 大角:d=5.00±1.00 e=2.00±1.00 平面度: tn型、
玻璃断裂原理 (2)
知识分类制作者 主题制作日期 适用范围审核人 讲授人讲授时间 内容说明 在通常情况下,玻璃断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玻璃表面裂纹和griffith裂纹 一个则关重要的准则,葛利菲思准则:如若于由裂纹长度的增加而释放的弹性能大于产生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则裂纹发生扩展现象。 griffith断裂机理: 脆性材料,如玻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裂纹,裂纹的端部在应力集中的区域,由外力作用下进一步导致材料的断裂。 由于玻璃内部是存在许多微小缝隙的,假设微小的缝隙为椭圆形。 假设一个无限大的薄平板在张应力σ(sigma)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椭圆形微裂纹,其长度为2c。当产生裂纹时,其周围材料内 积蓄应变能的减少量为: opl教育(onepointlesson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建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