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
CO2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在设定工况条件下,采用3组CO2非共沸混合工质(R744/R22、R744/R1270、R744/ R600a),对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了系统制冷量、压缩机功耗、制冷COP和冷凝压力随CO2,质量配比的变化关系。
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空调循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一、绪论自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莫莱耐(molina)和罗兰(rowland)教授发表论文指出cfc会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层的观点以来,越来越多的现象证实了这种论点的正确性。为此,1987年9月14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了专门国际会议,当时有23个国家签署了一个“控制破坏大气臭氧层物品的蒙特利尔协定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冰箱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分析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冰箱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分析——对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制冷循环,选取不同的冷凝压力将对系统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丙烷(r290)和异丁烷(r600a)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为例。按照饱和压力与r12的相近原则选取三组配比,并根据饱和温度对...
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变组成容量控制空调系统可行性分析
采用由r32/r125/r134a组成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循环制冷工质,分析了其分馏特性,并且对变组成理论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探讨了一种采用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通过改变组分组成达到容量控制的新型空调系统的可行性.
碳氢化合物混合工质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碳氢化合物混合工质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阐述了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剂的可行性。阐明了这种物质在冰箱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成份含量变化的影响,通过热力学性质和实验表明tr12是一种热力学性质与r12极为相似冷效果和节能效果都优于r12的制冷制...
NH3/CO2超市制冷系统的分析研究
nh3/co2超市制冷系统的分析研究——文章介绍了利用自然工质nh3和co2的复叠式超市制冷系统,通过对nh3/co2超市制冷系统与r22和r404a超市制冷系统的分析比较,得出nh3/co2超市制冷系统较r22和r404a超市制冷系统有明显的优势;自然工质nh3/co2复叠式超市制冷系统...
采用CO2天然混合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采用co2天然混合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针对采用co2工质制冷系统高压压力过高的不足,本文分析了采用3组天然混合工质,在设定工况下进行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分析与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CO2蒸气固体颗粒制冷系统
co2蒸气固体颗粒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装置通常利用液体汽化吸热来获得冷量,由于co2在三相点一56℃以下时产生固体,故不能用它作为制冷剂来获得-56℃以下的低温环境.提出一种利用co2蒸气固体颗粒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可以以co2为工质获得三相点以下的温度...
CO2在大、中型超市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co2在大、中型超市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大、中型超市的制冷需求和超市制冷中制冷剂的应用现状,回顾了co2的特性,总结和分析了co2用于大、中型超市的制冷系统的基本方式。在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co2在国内外大、中型超市制冷系统的应用现状作了分析,最后...
应用不同混合工质的自复叠制冷机组性能的理论分析
应用不同混合工质的自复叠制冷机组性能的理论分析——混合工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自复叠制冷机组的各项性能。
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混合工质泄漏性能的研究
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混合工质泄漏性能的研究——尽管自复叠制冷循环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深冷及普冷领域,对于循环中工质泄漏特性的研究却较少。以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相区的等温泄漏为基础,分析了在自复叠循环装置中各部件的泄漏对工质组成的影响,其中发生在冷凝器出口...
CO2制冷特性和应用分析
co2制冷特性和应用分析——介绍了co2制冷剂的的历史和发展;分析总结了co2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冷特性;阐述了亚临界循环、跨临界循环等4种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co2制冷技术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和复叠式制冷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非共沸混合工质R22/R142应用于高温空调机的研究
论述了非共沸混合工质r22/r142代替r142的优点。以最高温度70℃、压力不超过1.9mpa为目标的试验表明:其制冷量提高55~75%,应用于高温空调机前景广阔。
房间空调器应用HFC32/HFC152a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试验
本文介绍了房间空调器应用对环境无危害的hfc32/hfc152a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模拟计算及试验研究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和大量的测试表明,hfc32/hfc152a是hcfc22很有希望的一种替代制冷剂,其空调器能效比较采用hcfc22提高18.1%,为研制无公害的节能型家用空调器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制冷空调系统应用混合工质的性能和泄漏研究
尽管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优点很多,但其工业应用至今仍是很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制冷装置内混合工质的泄漏以及由此引起的浓度变化。另一个缺点是,尚缺乏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以确定循环系统内工质的浓度。本文介绍了作者的研究结果。研究的非共沸混合物具有大的沸点差。其目的是评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研究内容为:1.进行泄漏试验和计算机摸拟,以确定泄漏引起的浓度变化;2.简单地确定循环系统内混合物的浓度。为了与沸点差极大的最恶劣情况比较,作者对沸点差较小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实际情况中,用一种新开发的三元混合物代替超级市场的制冷系统中使用的r502。
制冷空调系统应用混合工质的性能和泄漏研究
讳.j参肓手糸多之映世-问 一海外文献一 制冷空调系统应用混合工质 的-性能和泄漏研究 performanceandleakageinvestigationsofrefrigeration andair‘conditioningsystemsusingrefrigerantmixtures n ^,1h‘km鼬,f。r曲丁占, l/\【汉诺戚大学制二争研究所i德国)> ’昊宏平(谭'吴业正(蝰】 一 —~ :、 — / . (广州胜风电子机撼工业公司,广州sto4oo)(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西安710049) 尽管非共沸混旮翩冷剂的优点根多],但其工业应用至夸仍是很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制 冷装置内混台工质的泄漏以及由此引起的挚.魔变化。另一个缺点是,尚缺乏一种有效简便的方 i击以确
汽车空调混合工质替代物的研究
?乞季, 制冷避no.3年第1。;.期‘(。:) /j}一i 汽车空调混合工质替代物的研究 m曲n一co / nmn呲 . 二黾|tl8i——一——————一,/ 【提要】本文分析和研究汽车空调(mobileairconditioning橱称mac)系统的 代用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和设备的适应性.探讨用纯工质及嘱台工质作为汽车奎调制 冷剂替代物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对mac系统而盲.纯工质r134a直接替代的问题 较多.使用近共拂混合工质作为mac系统的代用工质.其热力学性质可尽量接近 rl2.仅要求加强连接管材料的抗渗透性.是具有优越性的中短期替代物. 一 、汽车空调替代工质特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小体积、高制冷能力的汽车空调已作为一种舒适性和安全性装置 被广泛使用。鉴于ri2优良的热力学性质以
汽车空调混合工质替代物的研究
本文分析和研究汽车空调(mobileairconditioning简称mac)系统的代用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和设备的适应性。探讨用纯工质及混合工质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物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对mac系统而言,纯工质r134a直接替代的问题较多。使用近共沸混合工质作为mac系统的代用工质,其热力学性质可尽量接近r12,仅要求加强连接管材料的抗渗透性,是具有优越性的中短期替代物。
混合工质变浓度空调系统动态特性的模拟
本文在分析混合工质变浓度空调系统的传热传质和参数间的相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以实际流体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结合系统各部件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并实现了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低压CO2灭火剂贮存装置制冷系统设计探讨
结合低压co2装置制冷系统设计的实际工作,通过对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优化、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
制冷系统中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冷凝器设计计算
制冷系统中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冷凝器设计计算——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实验和研究。在一般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可以实现非等温制冷的洛伦兹循环(lorenz)。
混合工质变浓度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
本文在分析混合工质单位容积制冷量随组成浓度变化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筛选出的工质r22/r142b和r32/r124,进行固定工况下变浓度稳态性能对比试验和变工况变浓度调节稳态性能试验,测得空调系统在不同浓度下的稳态性能参数,验证了混合工质变浓度的容量调节特性。
制冷空调领域CO2替代合成工质可行性分析
制冷空调领域co2替代合成工质可行性分析——介绍了天然工质co2在制冷空调领域里的应用概况,分析比较了co2与自然工质氨、碳氢化合物作为替代工质的可行性。指出了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来考虑,在几种常用的自然工质中,co2用来替代人工合成工质最具竞争力。针对c...
非共沸工质自复叠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非共沸工质自复叠制冷技术研究现状——文章回顾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其原理和特点,并与单级压缩/双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进行比较。总结自复叠制冷技术目前的研究概况,指出该技术在现阶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考虑并改进...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研发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