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表面无钯化学镀镍新工艺
为了解决贵金属化学镀工艺中活化成本高和环境污染重的问题,利用废弃的碱性镀镍液和有机添加剂A制得了胶体镍盐活化液,用KBH4将其中的镍离子还原为金属镍作为活化中心,诱导ABS塑料表面无钯化学镀镍。讨论了活化时间、温度、pH值对活化效果的影响,对镀层的结合力、耐蚀性、表貌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体镍盐活化液pH值为8左右,活化温度50℃,活化时间2~3 min,活化效果显著;镀层平整、光亮,结合力好,耐蚀性高。本工艺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BS塑料化学镀镍之无钯活化工艺
研制不使用金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能节约生产成本,取代硼氢化钠及甲醇活化工艺,有利于环保。为此,对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提出了一种无钯活化工艺,即以nah2po2.h2o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bs塑料表面化学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60.00g/lnah2po2.h2o,0.02g/lniso4.6h2o,ph=10,温度75℃,时间60min。采用sem等手段对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次磷酸钠可以在塑料表面制取活性镍,进而有利于化学镀镍。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无钯活化化学镀镍
为了在玻璃微珠表面实施无钯活化化学镀镍,以醋酸镍和次亚磷酸钠的甲醇溶液为活化液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当每升甲醇中溶有醋酸镍和次亚磷酸钠各400g时,以20g/l的装载量,将玻璃微珠在其中浸泡20min,并在165℃下热氧化还原反应30min后施镀,将施镀前后的玻璃微珠分别用环境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进行表观形貌和成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可在玻璃微珠表面形成均匀光滑、包覆完整的镍磷镀层。以此工艺代替胶态钯活化工艺,既可降低成本,又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ABS塑料低温超声波化学镀镍磷液优选
传统的高温酸性化学镀镍磷工艺不适用于abs塑料表面金属化,而低温施镀又很难获得均匀的镀层。采用低温碱性化学镀镍磷工艺并施加超声波辅助对abs塑料施镀,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镀液配方和参数。结果表明:化学镀液对镀速的影响顺序为次磷酸钠浓度>硫酸镍浓度>ph值>柠檬酸钠浓度>硼酸浓度;最优工艺条件为35g/l硫酸镍,20g/l次磷酸钠,25g/l柠檬酸钠,35g/l硼酸,8mg/l碘化钾,ph值为8,温度60℃,超声波频率28khz;最优配方的镀液稳定性好,制得的镀层厚度均匀,无起皮、起泡现象,表面光亮,基体完全被覆盖。
ABS塑料表面电沉积铜工艺研究
介绍了一种abs塑料表面电沉积铜工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表面整理,去应力,粗化,敏化,活化,化学镀铜,光亮酸性镀铜。通过平行试验得到abs塑料上电镀铜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无水硫酸铜140g/l,硫酸60g/l,氯离子30mg/l,光亮剂3ml/l,磷铜片阳极(p含量为0.03%~0.06%),温度40°c,电流密度1.5~3.0a/dm2,电镀时间5min。扫描电镜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得铜镀层光亮、均匀,与塑料基体结合良好。
杨木板材表面化学镀镍
实验研究了普通杨木单板表面化学镀镍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讨论了各种操作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试验了化学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确定了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杨木板材经过预处理及敏化、活化处理后,化学镀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5,镀镍温度控制在65℃,反应时间50min,杨木板材表面可以得到较好的化学镀层。
碳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碳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专业机教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所学专业材料加工职称 完成期限 一、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化学镀镍技术是采用金属盐和还原剂,在材料表面上发生自催化反应获得镀层的方法。 化学镀与电镀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以往煤矿综采支架上用的立柱、千斤顶、油缸的防腐 均采用镀铬及镀锌,由于受几何形状的影响,只能对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等简单部件进行电镀, 稍微复杂一点的内孔、沟槽就很难采用电镀的方法来解决防腐问题,且镀液废水对环境污染严 重。化学镀镍在以往煤矿综采支架油缸上还未使用过,也不敢轻易变更防腐工艺。通过实际考 察和检验,该方法完全可行,只要对产品镀层的质量严格控制,完全能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优秀的均匀性、硬度、耐磨和耐蚀性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该项技 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几乎难以找到一个
不锈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采用主要含硫酸镍、次磷酸钠、表面活性剂、醋酸钠及柠檬酸钠的镀液对不锈钢试片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硫酸镍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镀液ph值及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确定了这几项参数的较佳取值。结果表明:硫酸镍25g/l、表面活性剂0.1g/l、温度85℃、ph值4.6较为适宜,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得的镀层样品经弯曲、热浸和人工汗实验均合格。
ABS塑料化学镀铜实验
通过研究塑料化学镀铜的时间与铜沉积速率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甲醛作为还原剂进行塑料化学镀铜的原理;同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以后进行课程设计或进行研究性工作奠定基础。
ABS塑料化学镀铜的研究
以abs塑料为基体,甲醛为还原剂,edta为络合剂,研究了化学镀铜的基本工艺。考察镀液的ph值、温度、时间对镀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ph=12.5、t=50℃、t=40min。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最佳条件下镀铜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该镀层外观红亮,表面平整,杂质含量很少。
基于钴活化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提出了利用钴对玻璃微珠表面进行活化的化学镀镍新工艺。玻璃微珠表面在六氨合钴(ⅱ)溶液中对六氨合钴(ⅱ)离子进行吸附,镀液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将六氨合钴(ⅱ)离子还原成单质钴作为催化活性基底材料分布在玻璃微珠表面。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利用该工艺可在玻璃微珠表面形成均匀光滑、包覆完整的非晶态镍磷镀层,同时对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化学镀镍在铸钢槽筒上的应用
由于化学镀与电镀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为了提高铸钢槽筒的性能,以满足络筒工艺的要求,延长槽筒的使用寿命,决定对铸钢槽筒采用化学镀镍工艺。根据槽筒的具体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锌合金压铸件化学镀镍-钨-磷合金工艺
0前言锌合金压铸件化学镀镍不需要直流电源,且均镀能力好,是一种提高其耐磨损、耐腐蚀和装饰性能的优越工艺。但是锌合金不能直接进行酸性化学镀镍。因为锌合金的化学活性强,表层疏松多孔,易受酸性溶液腐蚀,直接进行酸性化学镀镍,不仅结合力不好,而且锌容易溶解于化学镀液中,毒化镀液。为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
以胶态钯为活化液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能谱分析(eds)分别对微珠镀镍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对镀层成分进行了测试,并对微珠施镀装置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可在微珠表面形成光滑、均匀的ni-p镀层,且在微珠间无散落的镀层金属颗粒存在;采用液体搅拌促进镀液循环,有利于微珠的悬浮和分散,并提高镀液的稳定性,为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的金属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工艺。
锌合金表面碱性预镀+酸性化学镀镍层分析
制备碱性镀层、酸性单层、碱酸双层,研究预镀层对锌铝合金镀镍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镀层能有效保证整个碱酸镀层的质量。试样在350℃下热处理1h,然后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和界面状态,预镀层对镀层的热处理没有负面影响。
碳钢化学镀镍-铜-磷合金及耐蚀性研究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钢表面进行镍-铜-磷三元合金化学镀。研究了ph值、温度、硫酸铜含量等条件对沉积速度、铜含量、耐蚀性以及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90℃,镀覆时间为1h,镀液的ph值为7.5,硫酸铜浓度为1.2g/l时,镀层的耐nacl溶液腐蚀性良好,且耐蚀性优于镍-磷化学镀层.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研究
铝合金的预处理是化学镀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二次浸锌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考察了浸锌过程中浸锌时间、浸锌温度、退锌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化学镀镍采用先碱镀再酸镀的方式,获得均匀、光亮的镀层,并讨论了主盐、还原剂、配位剂、ph值等因素对酸性化学镀镍沉积速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和镀液配方。制得的ni-p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
ABS塑料镀铜工艺研究
综述了abs塑料镀铜工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对化学镀铜的原理、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了主盐、还原剂、络合剂、温度以及催化剂对镀品的影响。
45号钢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
在45号钢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获得含磷10%(质量分数)的镍磷合金镀层。比较了其与2cr13不锈钢的耐磨性及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含磷10%的镍磷合金层的耐磨、耐蚀性均优于2cr13不锈钢
火焰处理在ABS塑料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中的应用
利用火焰处理工艺对abs塑料化学镀工艺的粗化工序进行了改进。通过选择合适的火焰处理工艺参数对abs表面进行粗化处理,利用化学镀工艺获得了光亮ni-p复合镀层,其中ni、p质量分数分别为:83.21%、5.01%。
铝及铝合金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优选
化学镀镍前的预处理对镀层性能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存在许多缺陷。为此,通过对各种预处理工艺的筛选,确定了适用于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条件预处理工艺并预镀中间层,然后在传统化学镀镍磷镀液中加入镀镍中间体和无机盐,组合出了一种新的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探讨了镀液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沉积速度、镀层耐蚀性和外观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镀液和镀层的有关性能。获得的最佳化学镀工艺参数为:25~35g/l硫酸镍,25~40g/l次磷酸钠,15~25ml/l乳酸,8~12g/l柠檬酸钠,15g/l乙酸钠,10mg/l2-乙基己基硫酸钠,0.4g/l糖精,5~10mg/lpps,5~10mg/ldep,40~50mg/l无机盐;ph值4.4~4.8,温度80~90℃。用该工艺所得镍磷合金层结晶细致、达到全光亮,与铝合金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好,适用于铝及铝合金装饰性化学镀镍磷合金,拓展了铝及铝合金的应用范围。
35CrMo钢管件化学镀镍工艺及质量控制
35CrMo钢管件化学镀镍工艺及质量控制
1060铝化学镀镍直接置换锌前处理工艺
探讨了在铝基体上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工艺中,采用酸性条件下直接置换锌进行前处理的可行性,并用正交实验法对该预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置换时间为10s,hf用量为10ml/l,置换温度为25℃,op乳化剂用量为20ml/l时,施镀后,可得到厚约38μm,硬度约503hv,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高磷镍-磷合金镀层。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市政道桥规划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