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桥梁工程
从现有的结构形式及相应的典型工程着手 ,全面综述了近代桥梁建设的概貌。同时 ,基于桥梁结构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对其在 2 1世纪的跨径发展、新材料应用、后期管理等方面 ,对桥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为今后的建设提供借鉴。
进入21世纪的重庆桥梁建设及风工程研究
简要介绍了重庆市长江大桥的建设情况,并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为例,介绍大跨度拱桥的抗风性能的相关研究工作。从主拱节段模型静力三分力试验,节段三分力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两榀拱肋的干扰效应,全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全桥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和风洞试验,拱桥的涡激共振,拱桥三维随机风场的模拟等方面说明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21世纪是钢结构的世纪
站在历史新起点\r\n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钢年产量仅3千万吨,国家实行节约用钢政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钢产量有了较大发展,建设部提出合理采用钢结构的方针;随着钢产量进一步提高,又提出建筑积极采用钢结构的方针。1999年72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钢结构住宅,
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制造工程与维修工程越来越趋于统一。未来的制造与维修工程将考虑设备和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全寿命过程,是一个以优质、高效、安全、可靠、节能、节材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再制造技术是充分利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和其它技术形成的再制造成形技术,形成再制造毛坯,制成再制造产品,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优质、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能形成新的行业,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 21世纪的宏伟工程
历经40余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各有关部门、省市和规划研究单位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前期勘测规划设计和反复研究工作,终于酝酿而出——
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
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 方晓阳 (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环境工程和科技中心) 文摘论述了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评价的重要性,同时讨论 了常规岩土工程方法不适用研究土与环境相互作用问题的原 因。阐述了笔者于年代末提出的粒子能场理论,并特别强 调其在敏感性生态岩土工程方面的应用:土的干湿、胀缩和 冻融循环机理;土的污染和清污机理及过程;放射性核废 料和氡气的控制。最后,用两个最具挑战性的环境岩土工程为 例来说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关联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污染,清污,生态,环境,岩土工程,核废料,氡气,太阳能 中图法分类号,,, 作者简介方晓阳,男,著名研究教授,博士,美藉华人。曾在 普灵顿大学和理海大学工作,现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环境工程 和科技中心工作。年代初,与人合作开发出第一个有害有毒 场地识别和表征专家系统;年组织召开了第一届环境岩土 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年提出用
21世纪初的中国造价工程师
21世纪初乃至上半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并接受国际惯例。本文介绍了在新世纪中,中国造价工程师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以及挑战,需要采取什么样措施以提高竞争力等问题。
21世纪LNG工程融资面临挑战
随着西欧和亚洲市场的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工业已经逐渐壮大,北非和东南亚地区仅有为数不多的lng工程。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lng生产商可以向1万海里之外的市场供应比其他原料更具价格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
绿色再制造工程——21世纪的重要产业
为实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通过绿色再制造工程尽可能减少失效和报废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利用报废产品零部件的发展模式。论述了再制造工程的定义、作用以及应用前景。
21世纪的中国土木工程教育
21世纪的中国土木工程教育刘西拉一、严峻的挑战世界即将跨入21世纪,记得在1978年,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研究结构工程学科跨世纪的战略规划时,当时21世纪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现在却是可以听到她的脚步声了。正如大多数人所预料的那样,在这世纪...
21世纪土木工程教育的新趋向
为了适应21世纪土木工程行业飞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发布的报告《2025年的土木工程》,就土木工程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教育发展的三个新趋向,即:(1)以社会需求为动力,调整专业和学科布局,开发并推动跨学科的领域;(2)对学生领导能力及社会洞察能力的培养;(3)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培养。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龚晓南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prospectsforthedevelopment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 inthe21thcentury 龚晓南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文摘根据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12个应予以重视的研究领 域,展望了2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中图法分类号tu4 作者简介龚晓南,男,1944年生,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博士。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理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软粘土力学、地基处理、基坑工程等领域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 gongxiaonan (departmentof
21世纪组织工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述评· 作者单位: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 外科上海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曹谊林,email:yilincao@yahoo.com 21世纪组织工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曹谊林 周广东 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是引起人类疾病和 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积极探索的国际前沿课题。自 本世纪以来,组织工程研究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各种结构相对简单的组织构建及缺损修复研究 均已在高等哺乳动物体内获得成功,部分成果已开 始临床应用,这为本世纪组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 应用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深入发展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1,2]。本 文就从组织工程的3个基本要素浅谈21世纪组织 工程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种子细胞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种子细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浙江大学龚晓南教授 1引言 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 及相关学科发展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 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过 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 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 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 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_龚晓南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prospectsforthedevelopment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 inthe21thcentury 龚晓南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文 摘 根据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12个应予以重视的研究领 域,展望了2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中图法分类号 tu4 作者简介 龚晓南,男,1944年生,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博士。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理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软粘土力学、地基处理、基坑工程等领域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 gongxiaonan (
21世纪工程造价管理
政府今后将不再直接参与工程造价管理,非政府管理机构会取而代之。价格的管理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价格的管理将趋于国际化。管理体制将会有大的变革;价格形成机制会发生根本变革;价格管理技术将不断更新。
将在21世纪崛起的生物制造工程
生物制造工程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生物技术融入制造技术之中……
创造21世纪的财富——垃圾的生物降解转化工程
创造21世纪的财富——垃圾的生物降解转化工程
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
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安民兴邦。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动员亿万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水利基础设施,为...
21世纪低压铸造技术的展望
介绍了低压铸造发展史,世界各国低压铸造概况,目前国内低压铸造普遍存在的问题和21世纪低压铸造将在设备、工艺、模具和自动化等方面发生的根本变化。强调低压铸造最关键的问题是设备一定要满足工艺条件要求,创造稳定的浇注条件,才能使低压铸造产品质量高,并取得高的成品率。
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投篮号维修工程越来越趋于统一。未来的制造与维修工程钭考虑设备和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运行全寿命过程,是一个以优质、高效、安全、可靠、节能、节材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再制造技术是充分利用各种表面工程它技术形成的再制造成形技术,形制造毛坯,制成再制造产品,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优质、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能形成新的行业,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照亮21世纪的LED灯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蓝色led的发明。因为只有集齐了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才能将发光二极管(led)用于制造照明光源。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关于获奖成就的声明中指出:"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被led灯照亮的。"此前红光led和绿光led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被应用于机器仪器的显示光源,但由于光的三原色包含红、绿、蓝,蓝色光源的缺失,令照明的白色光源始终无法创建。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工业界,如何造出蓝光led曾困扰了人们数十年。1973年,当
面向21世纪的测量工程教育探讨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讨论了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对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对目前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面向21世纪的深入探讨。
面向21世纪的制造工业——CIM工程
以计算机集成制造(cim)为主题,介绍了cim技术的思想、概念和工程意义。对国外cim的研究现状及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入的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制造工业中的cim工程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几点考虑。
试论21世纪中斩制冷空调业
对能源危机与环境的普遍关注,促使各行业着眼于未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节能与环保”成为新技术开发应用的首要前提。21世纪的制冷空调业也必然朝着“节能高效、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对绿色环保替代工质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一些的无公害制冷剂开始投入使用,同时节能高效装置的开发设计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制冷空调系统与能源环境的关系以及在新世纪制冷空调为的发展趋势。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设备技术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