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传动球阀说明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 产品说明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蜗杆传动、法兰连接、浮动球直通式结 构形式,阀座密封面材料为ptfe、增强ptfe塑料(q341f)、金属堆焊钴基(q341y), 公称压力pn16~pn40,阀体材料为wcb、cf8、cf8m的球阀。 产品性能参数 q341f、q341y型pn16~pn40蜗杆传动球阀主要性能参数 型号pn工作压力/mpa适用温度/℃适用介质 q341f-16c161.6 ≤180水、气、油q341f-25252.5 q341f-40404.0 q341y-16c161.6≤425水、气、油含颗粒介质 q341y-25252.5 q341y-40404.0 q341f-16p16
开式蜗杆传动计算的迭代法
通过对齿形系数的曲线拟合,提出了开式蜗杆传动设计计算的简单迭代方法
TI蜗杆传动参数化造型与齿面接触分析
ti蜗杆传动的实体造型由渐开线斜齿轮和它所包络的ti蜗杆的三维造型两部分组成。本文以造型软件pro/e为工具,完成了ti蜗杆传动中蜗轮(斜齿轮)的精确三维造型,采用间接造型的方法实现了ti蜗杆的三维建模。利用接触线方程进行数值分析,在蜗杆三维模型上绘制出齿面接触线,直观地展示了ti蜗杆传动齿面接触线的形成过程。显示了三维造型技术在蜗杆传动研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性。
新型滚锥齿蜗杆传动的失效分析
通过对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应力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防止失效的措施。
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形式——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该传动的啮合函数、齿面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该传动的各种传动形式,研究其母平面倾角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母平面倾角决定传动副的接触线分布;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平面内齿轮二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为研制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体积小的新型动力蜗杆传动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蜗轮蜗杆传动中齿形的准确性分析
齿形变化是指蜗轮齿形严重偏离理想的齿廓线。在蜗轮蜗杆减速装置中,齿形是否准确,是影响蜗轮蜗杆传动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重点就蜗轮蜗杆传动中齿形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转向的判定及轮齿受力分析
通过对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转动方向的判断,对轮齿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解决了蜗杆和蜗轮在啮合节点处的受力方向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ear
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WormGear
机械设计基础蜗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蜗杆传动
新型硬齿面环面蜗杆传动研究
采用精确磨削ti蜗杆的砂轮,用类似直廓环面蜗杆或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磨削方法加工环面蜗杆,使该蜗杆和齿面形状与砂轮曲面相同的蜗轮相配合,形成一种新型蜗杆传动,给出了这种传动蜗杆副齿面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这种传动蜗轮齿面上接触线的形状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其啮合特点。
新型包络圆柱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Ⅱ)
首次建立了双自由度运动状态下,用环面砂轮包络加工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数学模型.用环面刀具包络成形的蜗杆副,蜗杆的轴向齿廓为凹齿廓,蜗杆与蜗轮为瞬时双线接触,并兼备了二次包络成形和凹面齿圆柱蜗杆的特征.这种新型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塔吊回转机械中蜗杆传动优化设计
采用随机方向法对塔吊回转机的蜗杆传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图形表示了在优化搜索过程中各个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设计结果表明,可以明显地节约有色金属用量。
TI蜗杆传动模型的参数化建模
阐述了利用matlab、pro/engineer、ansys三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模,在ansys中采用apdl实现模型的参数化设计。
蜗轮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研究
选取蜗杆齿数、模数和直径系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蜗轮有色金属齿圈体积最小作为设计目标,建立了包含3个设计变量和10个约束条件的蜗轮蜗杆传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分析与实例计算结果。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综述
针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ZA型蜗杆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在保证传动的预期可靠度及其它随机约束概率的条件下,以最小蜗轮齿冠体积为目标,建立了za型锅杆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示例.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为了简化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hertz理论,应用线性回归法和插值法,推导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计算公式;考虑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修正了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弯曲强度计算公式;根据蜗杆副有限元网格模型,分析了轮齿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解析式计算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弯曲强度)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大6%~16%,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蜗轮齿面接触应力沿接触线呈倾斜l型分布;蜗杆载荷从1n.m增大至额定值时,5对齿啮合的最大齿间载荷分配从32.4%降至27.5%.
慢速卷扬机中蜗杆传动的强度校核
u型渠道衬砌机是u型渠道机械化施工的主要设备,有着成型好、效率高、成型渠道糙率低等优点。而作为附属的牵引设备-慢速卷扬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衬砌机性能的发挥,蜗杆传动又是卷扬机牵引力大小、寿命长短的关键。
基于蜗轮蜗杆传动的俯仰机构设计
介绍了俯仰机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俯仰机构。该俯仰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具有自锁功能,可在水下环境中带动水下机器人相关探测识别设备上仰或下俯,实现垂直工作范围的调节。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优化设计研究
文中首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优化方法,其次分析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优化流程,最后以实例的方式对方位角、高度角蜗杆副的设计进行优化,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润滑油对蜗杆传动效率影响的研究
合理的选用润滑剂以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减少磨损发热已成为研究蜗杆传动热点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标准试验机和蜗杆试验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筛选试验研究及其主工成果,从而为合理地选用润滑剂(油)提供了科学伯依据。
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几何特性分析
为消除环面蜗杆传动齿侧间隙,提出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采取双排滚子错位布置,且滚子轴线与蜗轮径向倾斜一定角度.阐述了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依据空间齿轮啮合理论和微分几何理论,采用运动学法建立了蜗杆副的静态坐标系及活动坐标系,推导了该新型环面蜗杆齿面方程,并导出了该传动的蜗杆轴向截面齿廓方程、法向截面齿廓方程、一界函数、螺旋升角等几何特性相关的方程及计算公式,分析了滚柱半径r、滚柱偏距c2、倾斜角γ等啮合参数对蜗杆几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传动蜗杆喉部齿廓非常接近直线,蜗杆不会发生根切和齿顶变尖现象.要使该传动保持良好的几何特性,r不宜超过12mm,c2在5~9mm之间,γ在18°~25°之间.
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的运动机理分析
以电磁、电机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一种新型非接触传动形式——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介绍了该传动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及啮合分析,给出了传动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啮合条件,导出了蜗杆电枢螺旋角计算公式,进行了电枢螺旋角与蜗轮齿数、传动比之间对应的关系分析。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质量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