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厚板铝合金温度场检测分析
通过对13mm厚2024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工艺实验,检测了焊接过程中沿水平焊缝X方向、垂直焊缝Y方向和焊缝厚度Z方向上特征点的三维温度分布,并分析了焊接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铝合金超厚板热轧过程温度场模拟
根据热模拟试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在marc软件中建立试验铝合金的材料数据库。采用二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铝合金超厚板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热轧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整个轧制过程中,轧件内部节点的温度变化缓慢,而表面节点的温度变化较为剧烈。计算的板坯表面温度与实测的表面温度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124铝合金超厚板热轧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根据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得到的数据,在marc软件中建立了2124铝合金的数据库;采用二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该铝合金超厚板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热轧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轧制过程中,轧件内部节点的温度变化缓慢,而表面节点的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模拟计算的出口处板坯表面温度(431℃)与实测的表面温度(436℃)吻合较好。
2024铝合金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二、基本要求 三、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3.12024铝合金简介 3.22024铝合金成分及主要原材料介绍 3.3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3.4实验原理 3.5合金的熔铸 3.6试样的制备 3.7测试方法 3.8技术路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4.1实验结果 4.2实验结果分析 五、实验结论与心得体会 5.1实验结论 5.2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本综合实验是在金属材料本科生完成相关专业理论课之后的一次全面 综合实验训练,通过从铝合金材料设计与选择、制造到性能检测的全面训 练,使学生了解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的生产全过程,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 理论来解释试验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及创新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了解课题所研究铝合金材料设计方法; 2)初步掌握
2024型铝合金的热处理
介绍了2024型合金的发展、相组成及热处理工艺制度,指出通常2024型硬质合金是四元(al-cu-mg-mn)合金,但合金中含有相当多的杂质铁和硅,因而大大地改变了合金的相组成。其热处理工艺制度及形变制度对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2024铝合金宽温快速阳极氧化
2024铝合金宽温快速阳极氧化
厚板铝合金双丝气体保护焊工艺
厚板铝合金双丝气体保护焊工艺——采用双丝气体保护焊对40mm厚7a52铝合金板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坡口形式和参数等对接头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双丝气体保护焊工艺及参数。焊缝缺陷、硬度、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表明:对于40mm厚7a52铝合金板...
2024铝合金小边距点焊行为分析
"小边距"点焊2024铝合金是航空、航天器点焊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不可避免。研究此种条件下点焊过程动态参数的行为特征与接头形貌、力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实现在线判识焊点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小边距焊点的外观与标准焊点相比无明显异样,但其熔化核心的形状以及显微组织存在明显区别。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边距的减小,焊点的负荷能力有所下降。在边距足够小的条件下点焊,容易产生喷溅或未焊透缺陷。分析所采集的动态参数行为特征,得知小边距点焊时的动态电阻减小、焊接电流增加、热膨胀位移量减小等监测信息与上述焊点质量信息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
淬火温度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固溶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淬火水温下进行浸没淬火和喷淋淬火。运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淬火板的表面残余应力,利用维氏硬度仪测试板表面显微硬度,研究淬火工艺及水温对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浸没淬火与喷淋淬火引入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水平与表面显微硬度迅速下降,且在一定的温度下,前者比后者引入的残余应力水平大40%,而显微硬度仅大7%。
基于SYSWELD铝合金管点焊温度场数值模拟
基于专业焊接软件sysweld,采用goldak提出的双椭球热源模型,对1.5mm厚铝合金管点焊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中充分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的非线性,及对流、辐射等边界条件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并运用hsf校正工具对热源各项参数进行校核。将模拟结果与焊接接头相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熔池形状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得到了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铝合金圆管空拉拔过程中温度场仿真预测
阐述了塑性成形中热力耦合效应的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铝合金空拉拔过程热耦合计算的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两组模拟方案,一组以拉拔速度为变量,速度变化范围为50~200mm/s,一组以摩擦系数为变量,变化范围为0.02~0.4。通过模拟仿真获得了拉拔过程中模具和管子温度场的分布,并依据拉拔速度方案和摩擦系数方案得到了拉拔结束后模具最高温度分布和拉拔速度及摩擦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具最高温度随拉拔速度的增加和摩擦系数的增加都是近似线性的增加;对坯料及模具温度场的仿真预测为润滑剂的选取、拉拔工艺及模具设计提供了依据。
大型中厚板铝合金框架氩弧焊焊接工艺分析
通过系列试验确定合理的焊缝坡口、焊接顺序以及工艺余量,最终减少大型中厚板铝合金框架的焊接变形,满足了设计图纸要求。
2024-T3铝合金电阻点焊研究
铝合金的焊接结构,一般采用氩弧焊等熔焊工艺。然而铝合金电阻点焊已在航空、汽车、地铁车辆、建筑行业、量具、刃具及无线电器件等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项目以航空常用高强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电阻点焊基础工艺研究,明确焊接条件对接头成型及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到获得优良的电阻点焊接头的工艺条件。
铝合金厚板的生产
applicationofnylonbrushrollerandnon-wovenrollerinthe aluminumplateandstripproduction hemei-qiong 1 ,liujing-an 1 ,zhangzhi-gui 2 ,liuhuang-ping 3 (1.southwestaluminum(group)co.,ltd.,chongqing401326;2.xianyangdatianmachineryco.,ltd.,xianyang712038; 3.galuminiumgroupco.,ltd.,guangzhou510550,china) abstract:characteristicsandclassificationofnylonbrushrollerandnon-
212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热处理制度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dsc,om,tem分析,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对2124铝合金40mm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适宜的固溶温度为495~500℃,固溶时间为80~100min;适当提高固溶温度或延长固溶时间,合金中过剩相的溶解程度增大,合金的固溶程度增大,因而合金强度提高,但过高的固溶温度或固溶时间使合金的伸长率降低;当淬火水温度在16~35℃范围内时,合金性能变化不大,但稍高水温淬火有利于提高合金的伸长率;随淬火转移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有所上升,但伸长率下降,为了提高合金的塑韧性,淬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短;合金适宜的时效温度为185℃,时效时间为12h,合金主要强化作用来源于s′和θ′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7B04铝合金热轧厚板组织分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7b0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组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7b0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过烧温度为481.75℃;(2)7b04铝合金热轧厚板组织为铝基体上分布着尺寸不等的第二相颗粒,其中大部分较大,第二相颗粒的走向与轧制方向相同,呈纤维状分布,而大量细小的第二相颗粒也呈纤维状分布,这些颗粒是由于均匀化退火后慢速冷却形成的η相;(3)7b04热轧组织基本上包括基体al、mgzn2、mg32(alzn)49、al23cufe4和mg2si等几种相。
2024、2524合金和含微量Sc、Zr的2524铝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
制备了含微量sc、zr的2524铝合金板材,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比较研究了2024、2524合金和含微量sc、zr的2524铝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微量sc和zr在2524铝合金中主要以次生的al3(sc,zr)粒子形式存在,这种粒子与基体共格,钉扎位错和亚晶界,高温固溶处理过程中仍然能够部分抑制合金的再结晶。在t3状态下,含sc、zr的2524铝合金的塑性与2524铝合金的相当,而屈服强度提高了18n/mm2。微量sc、zr对al-cu-mg合金的强化作用主要来源于添加微量sc、zr引起的细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析出强化。
1.8mm 2024-T4铝合金板的搅拌摩擦焊接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厚度为1.8mm2024-t4铝合金薄板进行焊接实验,通过高压水冷装置来控制由残余应力产生的失稳翘曲变形,并对焊缝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搅拌摩擦焊方法焊接1.8mm厚的2024-t4铝合金薄板可得到外表成形美观、内部无缺陷的平板对接接头。在冷却水压为0.4mpa、搅拌针旋转速度为2100r/min、焊接速度为120mm/min时,搅拌摩擦焊的焊接接头强度可达到377.9mpa,达到母材强度的80.39%。
7085铝合金超厚板热连轧过程的宏观场分析
建立7085铝合金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基于marc软件对7085铝合金多道次热轧过程进行有限元建模与仿真,分析热连轧过程中轧件的温度场及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对比整个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仿真结果与基于经典热轧变形抗力解析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从而验证了7085铝合金超厚板热连轧过程宏观场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为生产实践过程监控与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中厚板铝合金组织特征
研究了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中厚板铝合金的焊缝组织。结果表明,光纤激光-mig复合焊接可一次焊透8mm厚铸造铝合金zl114,焊缝中没有大的工艺气孔,也无热裂纹,但出现较多的冶金气孔。焊缝主要由α(al)和al-si共晶组成,焊缝上部、中部和下部组织变化不明显,焊缝没有分层现象。焊缝较热影响区和母材组织细密,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共晶组织类似,但焊缝和母材共晶组织明显不同,体现在共晶形态和si含量的不同,但母材的共晶组织在一定的热循环条件下,可以转变为与焊缝类似的共晶组织,伴随的是枝晶数量的减少,枝晶在母材和焊缝中都占绝大部分。
7A04铝合金论文:7A04铝合金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各向异性
7a04铝合金论文:7a04铝合金棒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研究 【中文摘要】超高强度铝合金由于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韧性 较好、热加工性能好以及可热处理等优良的性能,一直在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铝合金棒材的生产 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定强度地纤维状晶粒和织构。而 它们所引起的各向异性会对铝合金材料的塑性变形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纤维状晶粒和织构的不良影响,并最大程度的利用它们 发挥出铝合金的潜在力学性能,一直是材料工程领域重要的课题。本 文采用室温拉伸实验、高温压缩实验、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 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变形温度下7a04铝合金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变 化规律,旨在为热加工制度的制定、合金组织与性能的预测和控制等 提供参考。对变形温度的研究表明,变形初期(达到真应力峰值前), 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高炉底板用钢Q345中厚板焊接温度场模拟
以q345中厚板对接焊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焊接过程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和不同点所经历的热循环曲线进行分析,得出距离焊缝等距离的各点经历了相同的焊接热循环;由于多层多道焊具有焊接热叠加效果,在焊接第三道次后应降低焊接热输入,同时模拟结果为焊接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厚板铝合金激光-MIG复合双层焊接方法
提出了激光-mig复合双层焊接中厚板铝合金方法,该方法分两层进行焊接:第一层为打底焊,解决焊接熔深不足的问题;第二层为盖面焊,解决焊缝成形不良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激光器额定功率为4kw时,采用激光-mig复合双层焊接方法焊接zl114a材料的熔深可达10mm,接头抗拉强度平均值为238mpa,大于母材抗拉强度的80%.采用激光-mig复合双层焊接方法焊接了某航天产品圆筒形模拟件,焊缝成形良好,熔深达到9mm,焊缝内部无裂纹、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缺陷,无可见夹杂物,存在的缺陷形式主要是链状气孔,气孔直径均小于1mm,焊后基本无变形.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驻场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