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的设计
10 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的设计 作者: 唐韶华, TANG Shaohua 作者单位: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苏州,215002 刊名: 低压电器 英文刊名: LOW VOLTAGE APPARATUS 年,卷(期): 2007,(8)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5条) 1.洪元颐 . 李宏毅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 2002 2. DGJ 32/J 14-2005.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 3. DL/T 402-1991.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4. IEC 60694-199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同技术要求 5. IEC-TC 64-41.3.故障情况下的电击保护 本文链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ydq200708009.aspx 授权使用:西安建筑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流保护分析
小电阻接地系统属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该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故零序电流(以下简称零流)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的部分原则可参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进行。由于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流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目前尚无统一的原则可依,现就根据不同电网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讨论并确定不同的整定原则与方案。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改造探讨
结合苏州电网小电阻接地模式的实际工况,从运行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分析,介绍了一种结合物联网传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对配电网在线监测的方案,该方案对包括高阻接地及断线触地等配电网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选线和定位甚至故障的前期预防都十分有效.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分析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分析
35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方案分析
针对南京路变电站35kv系统电容电流过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暴露出的问题,制定了两种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方案,采取在变压器角形接线侧增加z型接地变和中性点电阻的方式。根据南京路变电站35kv侧为双母线接线且需并列运行的特点,对z型接地变的设置方案及容量选择、运行操作等方面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经小电阻接地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几种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案。
小电阻接地系统继保探讨
文章采用对称分量法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序网分析,在给定的初始参数条件下,提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参数的一些特点。对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与整定时有关元件定值间的配合问题进行探讨。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综合选线
近年来小电流接地系统在我国低压及中压配电系统中普遍应用,当配电网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虽不会影响连续供电,但如果配电系统长期故障运行,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会破坏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环节而发展成相间短路故障,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通过搭建10kv小电流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前后各线路测量数据,通过综合比较零序电流比幅比相法、首半波法和零序导纳法提出一种较高灵敏度和可靠度的综合选线方法。
配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安全性能的分析
摘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配电网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可行性,并对高阻接地的安全 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安全性的分析可知从过电压情况来看,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 高,对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有较大的威胁;采用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仍不能减小 电弧接地过电压,因而最好采用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从实现继电保护的难 易程度看,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比较难,若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则更难;因此最 好采用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从人身安全的角度看rn=1/3ωc0,人身触电 电流将要大大增加,对安全不利;不仅如此,单相接地电流增大,对安全也没有 好处,将会增加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可能性。因此,对于煤矿井下来讲,最好是 rn取较大数值。 关键词:配电网络中性点高阻接地安全性能分析。 abstract thispapermainlyexpoundsthedistributionnetwork n
6_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6~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张金霞 (青海大学水电系,青海西宁 810016) 摘要 文中简要分析了6~10kv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指出了传统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经电阻接地是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接地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271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neutralgroundingschemeof 6~10kvdistributionpowernetwork zhangjinxia (hydroelectricdepartmentofqinghaiuniversity,xining 810016) abstract neutralgroundingin6~10kvpowernetworksisbrieflyanalysed.afewpr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首钢京唐公司的应用
阐述了首钢京唐公司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结合运行经验及典型事故分析,验证了零序保护的可靠性及灵敏性。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与接地故障检测技术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与接地故障检测技术 1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论 1.1导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即是一个综合性的 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 密切的关系。 1.2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简史 在发展初期,电力设备的中性点最初都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 改为不接地方式运行。 存在问题:直接接地方式系统扩大时,单相接地故障增多,线路断路器经常跳闸,造 成频繁的停电事故;不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容电流在故障点形成的电弧 不能自行熄灭,间歇电弧产生的过电压往往又使事故扩大,显著地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 靠性。 两种代表性的解决办法:德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自动
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方式探讨
随着中低压配电网中电力电缆数量的增加以及用电负荷的增大。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或消孤线圈接地方式成为主流。本文详细比较了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针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的情况,研究了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的特性,并据此提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保护的方案。
铁路10kV电缆贯通线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研究
介绍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特点,采用对称分量法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序网分析。详细介绍了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及整定时有关元件定值间的配合问题。
基于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
采用零序互感器和指示器组合方式,反映零序电流突变,并与继电保护接地动作及线路重合闸相匹配,确保线路接地故障跳闸后故障指示器能正确动作反映故障范围,并能自动或手动复位,其具有重量轻,便于安装,报警清晰,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及免维护等特点。
基于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
基于上海市区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提出了新型的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采用零序互感器和指示器组合方式,反映零序电流突变,并与继电保护接地动作及线路重合闸相匹配,确保线路接地故障跳闸后故障指示器正确动作,反映故障范围,并自动或手动复位。该指示器具有重量轻、便于安装、报警清晰、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及免维护的特点。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介绍了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机理及电容电流的工程计算方法。并就某110kv变电站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旧站改造后的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电能计量分析
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如果参数不对称就会产生零序电流。此时,对电能的计量如果仍采用两元件法,就会产生计量方法的误差。理论分析这一误差的产生是由于零序电流的存在。本文就是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有效接地系统中电能的准确计量,并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在软件上,应用labview开发平台。采用了labview图形化软件实现了原有硬件实现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电网中性点接地改为电阻接地的研究
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往多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当电容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后应向电阻接地方式转换,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随着城市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缆在我国许多城市电网中的使用率越采越高,许多公用变电站 的出线已大部分或全部改成电缆线路,电缆线路的大量应用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即电力系统电容电流的不断增长,如实测的某城市一55ky配电网电容电 流高达200a以上,如此大的电容电流将严重危及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比较了中性点 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分析了电网结构、变压器连接组别对中性点接地 方式的影响,针对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安装位置以及消弧线圈补偿形式的优化提出了新观 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长期以来解决电缆导致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过大的问题主要 有两种方法,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在35kv配电网中大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最近十几年以来陆续有城市采用小电 阻接地方式,如上海、天津;
10kV配电网中性点在高阻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定位指示的试验验证
10kv配电网中性点在高阻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定 位指示的试验验证 作者:吕军,陈维江,齐波 作者单位:吕军(张家口供电公司,张家口,075000),陈维江(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武汉,430074),齐 波(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齐超.杨以涵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一种实用化方法的研究[会议论文]-2007 2.曾祥君.尹项根.陈德树.张哲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故障选线新原理[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0,16(1) 3.邵明.黄彦全.韩花荣.李云飞.shaoming.huangyan-quan.hanhua-rong.liyun-fei基于prony算法的小电流 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期刊论文]-继电器2005,33(
6-10kV电网中性点经中电阻接地的单相接地保护
主要探讨6-10kv电网中性点常用的单相接地保护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农村电网稳定、安全地运行。
10kv配电网中接地故障及排除方法
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大用户,它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市政建设及广大人民生活需要。电力企业除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消除缺陷外,还应积极发挥当地政府、传媒和广大群众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刍议10kV配电网控制与保护系统
10kv配电网控制与保护系统专业性强,设计过程复杂,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考量的专业要素比较多。利用arm,将lpc2138处理器作为核心,依托内部时钟设置,调整主模块,通过系统功能设计,提升各功能模块有效性,使10kv配电网控制及保护系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谈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二级消防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