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筑设计说明 3.设计成果 3.1基地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福田区百花片区,基地周围拥有相当成熟的城市空 间和致密的交通结构,属于典型的城市性小学。 原有校园周围高楼林立、片区交杂、空间拥挤、尤其与相邻住宅 和医院很近,构成明显的压迫感,依据重建计划需要拆除 20世纪 80 年代赶工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东侧主楼, 保留校园西侧田径场以及 西北角两层小剧场,同时对用地中央的两株古榕树重点保护。 3.2总体布局 3.2.1 平面布置 建筑主体置于地块东部,自北向南分为互相平行的北、中、南三 列,其中转折延伸至西北辅助入口与保留小剧场搭接, 三列之间尤垂 直的的西楼和东楼串联而组成“群落” :北楼、中楼与东楼围和合成 内院,中楼、南楼在东南入口处相互错位而后退形成入口广场,通过 天桥围合了另一半开敞的绿化庭院,均延伸至“群落 ”西侧的集会广 场,最大限度的整合成完场地,与保留田径场连成整体。 3
2011.6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 110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当代地域性策略在灾后重建中的探索实践 — 汶川水磨中学建筑设计 陈可石 1 王雨 2 1 背景 水磨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东南部岷 江 支流寿溪 河畔, 距 都江堰 市 34k m、 汶川县城威州镇 80k m、“5.12”震中映 秀镇 12km( 图 1)。该镇在地震中遭到了 严重损毁,从整体性重建规划设计,到 紧张的援建施工,持续 2 年时间的灾后 重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磨中学的建 设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项目 [1] 。 震前的水磨中学规模小 , 损毁严重, 灾后进行了易址重建。汶川县将县域内 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在全县北部和 南部地区集中设置若干所重点中学,水 磨中学即为规划的汶川县第二中学 [2] 。 重建的水磨中学定位在汶川县南部中心 学校,规模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