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下述物质中,能吸收可见光产生分子能级跌迁的是 C A. KMnO 4溶液 B. 基态 K 原子 C. EDTA 溶液 D. K 2Cr2O7溶液 2. 显色反应一般在水相中进行,若显色产物不溶于水,可采用什么方法测定其吸光度 A. 萃取分光光度法 B.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C.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D. 示差分光光度法 3.在原子吸收法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可消除 A.物理干扰 B.电离干扰 C.背景干扰 D.化学干扰 4.分子吸收可见 -紫外光后,可发生哪类分子能级跃迁 D A. 转动能级跃迁 B. 振动能级跃迁 C. 电子能级跃迁 D.以上都能发生 5.影响最大吸收波长 max的因素有 A A. 物质的结构 B. 溶液的浓度 C. 温度 D. 溶剂的极性 6.摩尔吸收系数( )与吸收系数( a)的换算关系是 A A. = a·MB. =a/M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TU1810) 1.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检验人员在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检验 结果的正确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厂检验员对产品质量的检验。 3.职责: 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简述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 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 能级间的跃迁,它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朗伯—比耳定律( 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 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 溶液的吸光度是吸光物质 的浓度及吸收介质厚度(吸收光程)的函数。其常用表达式为,式中为系数: A=ε·ι·C 式中 A 为吸光度; ε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ι为光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