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单元测试 1、你喜欢中华文化吗? 答案:喜欢 第 2 章 单元测试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 特征是( ) 答案:源远流长 2、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 ) 答案: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3、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 ) 。 答案: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4、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 答案:包容性 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 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 ) 答案: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6、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 )。 答案: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第 1 章 单元测试 1、第一语言是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语言。 答案:错 2、按照克拉申的观点,习得是 获取知识的过程。 答案:潜意识 3、“中介语”这一概念是 首先提出来的。 答案:塞林格 4、“石化”是指中介语形式没有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永久性停滞状态, 常指“语言 ”的长久 停滞状态。 答案:偏误形式 5、“迁移”概念最早是由学者 提出来的。 答案:拉多 第 2 章 单元测试 1、第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是 20世纪 50年代到 60年代,人们开始系统研 究二语习得,其标志是 ___。 答案:对比分析假说、偏误分析理论 2、20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学习者语言获得了同自然语言相同的地位,人们开始转向 对语言习得机制的研究。其标志是 和 两种理论的提出。 答案:中介语理论、克拉申系列假说 3、偏误分析理论重新复苏的时代是 。 答案: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