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5.03.29
中国古建筑名词

格式:pdf

大小:8KB

页数: 1页

【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中国古建筑名词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 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 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 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 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 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 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 :是 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 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 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 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2)

格式:pdf

大小:36KB

页数: 13页

1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名词及条目 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 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 (形成重檐屋顶 ),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一般指第二种 ),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 部分称之为出廊 (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 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 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 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 11 间,通进深可到 11 架,特 例到 13 架。小式建筑开间只

热门知识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精华知识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最新知识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点击加载更多>>
专题概述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