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时,需要事先根据承受外荷载的情况,估定其预应力的大小。由于施工因素、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钢筋中的预应力会逐渐减小。这种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的大小已成为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很多,而且许多因素相互制约、影响,精确计算十分困难。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加坡计中普遍使用超过150m甚至200m的预应力钢绞线束。随着束长的增加,预应力损失量就越大,且控制难度加大。以下通过分析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来解决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方法。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概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是指配置的主筋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 凝土梁。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是指由单根或多根高强钢丝、钢绞线或粗钢筋, 沿其全长涂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使之与周围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 张拉时可沿纵向发生相对滑动的预应力钢筋。 同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采用类似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进行施 工,无粘结筋像普通钢筋一样进行敷设, 然后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 强度后,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锚固。 省去了传统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预 埋管道、穿束、压浆等工艺,节省了施工设备,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工期, 故综合经济性较好。 分类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一般分为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梁。前者是指受力主筋全部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而后者是指其受力主 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与适当数量非预应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