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预应力技术引入筒仓结构中是近年来采用的比较有效且经济的手段。现阶段,国内外预应力技术主要包括后张有粘结预应力体系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从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及经济性等方面比较分析两种预应力体系的特点及差异,以便于设计人员能根据工程特点在结构设计阶段对预应力体系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 1 - 1. 编制依据 1.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 程施工技术指南》 2. 工程概况 2.1 预应力管桩型号为 PC型,桩径规格为 0.5m,对应壁厚为 100mm, 设计桩长 18-27m,桩间距 2.2m,正方形布置;其中 1-23 排桩长 18米,24-26 排 21米, 27-28 排为 24米。 29-38 排桩长 27米 ,1-14 排桩顶标高 14.0, 15-38 排桩顶标高为 13.6. 2.2 施工地点 施工地点在 DK87+110-DK87+194.36段(详见桩基平面布置图) 2.3 供水、供电 施工采用动力电,能够满足现场施工使用。 2.4 管桩厂家选定 管桩桩体由建华管桩繁昌有限公司提供。 3. 技术、检测要求 3.1 技术要求 本 段 施 工 工 点 预 应 力 管 桩 单 桩 承 载 力 设 计 特 征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