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04 城 市 开 发URBAN DEVELOPMENT30 . 收稿日期 2004-09-17 林。自明清以后,就有人“一个包袱一 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竟然梦想成 真。当年,那些敢于离乡背井,远涉沅 水重重险滩来此捞银子的人们,造就 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商城呢? 踏上高码头数百年的青石板,徐 徐倘徉于经纬交错的古街巷,也渐渐 走进了洪江古商城的历史。目不暇接 的满是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 和民国年间的牌匾、楹联,街巷两侧的 高墙长满了苔藓和野蕨,露出几个世 纪风雨的斑驳。俗话说:“要知家境看 门楼。”许多建筑不仅飞檐翘角造型典 雅,其门楼和墙壁上也可见色彩鲜明 的壁画,门楼前峙立着被一代代人抚 摸过的光洁威严的石狮、门墩上雕刻 精美的石鼓,无一不是在炫耀主人当 年的富有和显赫。据洪江档案史志记 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统计和民国 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实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