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思路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 经规划、 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 紧急疏散、 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 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 **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 (一) 以人为本。 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绳, 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 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建设安全、宜居城市。 (二) 科学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规划 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合理制订 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 近期规划要适应当前防灾需要, 远期规划要通过城市改造和发展, 形 成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三)就近布局。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尽可能在居民区、学校、大型公用建筑
1 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 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 容。为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我区防灾减灾能力,保 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结合我区实 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 我区地处首都西南交通枢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总 面积 201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88.7 万,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生命线”工程多,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危化产品多,占全 市 67%以上;地质灾害多,存在煤矿坍塌、山洪、泥石流等 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将对我区造成极大破 坏,产生大量需要疏散和避难的群众。因此,规划建设应急 避难场所,既是国家和市政府的要求,也是我区客观现实的 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施工方案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注册登录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应急避难场所施工方案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应急避难场所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