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砖混结构时 ,PKPM(2005 年 9 月版)的主要步骤如下 : 1、输入结构模型及荷载:包括轴线、墙厚、连梁、板厚、构造柱(按柱输入)、设计参数等基本信息; 2、结构楼面布置信息:布置楼板错层、楼板开洞,修改部分板厚,布置圈梁 3、楼面荷载传导计算:输入及修改部分荷载,荷载传递计算 4、砌体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察看输出结果:包括受压计算、抗震计算、局压计算等结果。 5、画结构平面图:计算楼板配筋 6、砖混节点大样:在楼板配筋图的基础上,输出圈梁及构造柱的节点。 7、如果需要计算第一步模型中输入的连梁的话,可在形成 PK 文件这步选取要计算的连梁,然后到 PK 中 去计算。建议一次不多于 5 个,否则可能会计算不准确。 后面就是基础计算了! 梁的另一种算法 : 砖混的连梁可以直接用 TAT 或 SWATE 算,只需要把梁节点定义成铰支座,再进行整体计算就行,比用 PK 快且准确
地连墙施工工法及主要施工步骤 (1)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 导墙施工 --> 连续墙成槽和泥浆护壁 --> 下连续墙钢筋笼(带工字钢接头)--> 浇灌混凝土 (2)导墙 导墙的形式和分段浇筑长度宜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确定并与地下连续墙的接头 错开,导墙宽度为地下墙厚度加 50mm的施工余量。导墙平面中心线容许偏差为 10mm,墙面不平整度小于 5mm。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拆模后应沿其纵向每隔 1米 左右加设上下两道木支撑, 在导墙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 禁止任何重型机械 和运输设备在旁边行走,以防导墙受压变形。 (3)成槽和泥浆护壁 1 )成槽垂直精度不得低于 0.3%,接头处相邻两槽段的中心线在任一深度的 偏差不得大于 60mm,设计入岩 3m。 2 )成槽后清槽质量应达到有关规范、技术规程的要求; 槽底沉淀物淤积厚 度不大于 100mm,槽底 500mm处泥浆密度不大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