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11.18
天安门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3页

天安门 天安门是皇城正门,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 1417年)建,原名承天门,取“承 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初始,仅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明英宗(天顺)时 被烧毁。宪宗(成化)时工部尚书白圭主持修复,建城楼。宽五楹,深三楹,明 末又毁。清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重建为宽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顶城楼, 改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解放后曾多次修缮,楼原高 33.7米,1970年 2月重修后,为 34.7米。1984年天安门又大修并以 “金龙和玺” 取代“文革”时的彩绘。厅内灯具制成宫灯造型,由一个重 450 公斤的主灯和 16个各重 350公斤的辅灯构成众星捧月的图案。 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为迎 接龙年旅游年,正式对外开放。 天安门城楼上所挂的毛主席画像,宽 4.6米,高 6米,重 1.5吨,每年在国 庆节前更换一次。 作画者是中国画院的画师葛小光先生。 毛主席画像

冷战年代的天安门广场扩建

格式:pdf

大小:106KB

页数: 1页

1958年8月,为庆祝翌年的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决定大规模改建天安门广场,并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民族文化宫等重大建筑(俗称“十大建筑”)。天安门广场大小的问题一开始就引起争论。参与合作的苏联专家力主采取一个比较小的方案,他们的依据是当时北京的人口只有140万人,

热门知识

天安门原名叫什么

精华知识

天安门原名叫什么

最新知识

天安门原名叫什么
点击加载更多>>
专题概述
天安门原名叫什么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